五年级美术教案全册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1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点:
从感受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教学设备、课件、纸、笔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出示冷暖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往。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相推移排列成一个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的表现力,让学生根据其概念进行分类,用以巩固所学过的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新课
(1)师出示课件“相环、对比、补”。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的颜为对比。
(2)师出示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彩的运用(进入绘画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配,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彩?
(5)师生总结梳理
4、动手练习:
运用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5、学生作品展评
优秀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谈对它的感受。
2 彩的和谐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掌握邻近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进行涂练习
3感受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并掌握其调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表现出和谐的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使他们感受到邻近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轮表,明白邻近之间的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画面
(2) 出示课题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比较邻近与对比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出示轮)
在环上,相邻近的彩,称为邻近如:
黄 黄绿 绿
红紫 紫 蓝紫
黄橙 橙 红橙
(2) 寻邻近(师生互动)
a 家居图片
b 生活图片
c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出邻近,并说说邻近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的调配方法
黄里逐渐加大蓝比例,最后变成绿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美丽的纹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型 造型?表现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能力目标 进行对比的涂练习。
情感目标 感受彩的美。
内容分析 重点 认识彩的对比。
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
教法学法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的强烈,在观察轮表发现哪些颜是对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具学具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教材处理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出现在另一种颜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当两种颜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轮,发现三原中任何两相混所得的间与另一原互为对比,即互为补关系。
(3)在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