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5篇
五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5篇
五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制作,使学生掌握小船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小船的制作方法三、材料准备
  缝衣针、吹塑纸、铅笔、漆包线、圆纸筒、一号电池2节、胶水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谈话:小船会钻圈,你听说过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待我们制作好这件小玩具,再通过试验,也许你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学习制作方法
  1、做小船
  (1)磁化缝衣针(2)做船体(3)美化小船(4)做线圈
  (5)连接线路让小船钻圈
  (三)讨论交流
  你能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1、小船顺利通过“桥洞”。
  2、小船行至“桥洞”中间时不再向前。
  (四)教师小结五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2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
  1、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主要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外拓展方法
  1、积极拓展课后内容,如《安全标识》《民间木雕》《彩的世界》……渗透相关课外知识,增加文化内涵。
  2、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前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积累的过程中了解课堂内容。
  教学进度表五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本校和转入的同学)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
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五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3、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活中各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可能性”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数”中,体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测、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体会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渗透“化整为零”的策略。通过操作、旋转、平移等探索活动,体会“转化”思想,并能用符号和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建立模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5、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图形与数的关系,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
  6、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并能获得解决问题方法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梳理所学内容;对错题或活动过程的进一步反思,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分享算法多样化;进一步追问算理的解释;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五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4
    一、教材简析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科书(PEP Primary English)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的精神和1990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制订的《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的目的要求编写的,供六年制小学三-六年级使用。全书共8册,每学期一册。
  本套教材的编写,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吸取了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和
全身反应法等各教学法的优点,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教材在编写中尽量做到教学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分量适度、易于入门。教学内容的编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循环往复不断复现,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学中要求教师在交际中听说,兼顾语法结构,以便于教学,易于接受,同时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
  2、打下较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