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在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实践创新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在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实践创新
作者:李薇
来源:《社会治理》 2019年第8期
    李薇
    【摘要】“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旨在探索首都城市基层治理,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首都城市基层治理的重大创新。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西城区创新党组织设置,有效引导资源整合,构建“纵向同轴横向同心”的组织力建设模型,夯实治理基础,构建精简高效治理体系,借助大数据,拓展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探索总结出特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西城模式。
    【关键词】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 首都功能核心区 基层治理
    北京市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处在首都治理的一线和前沿,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使命。西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和首都治理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作为抓好城市基层党建、新时代转型背景下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的重大改革创新,作
为树立鲜明的基层基础工作导向、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治理效率、有效解决城市治理实践难题的重要途径,探索总结特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西城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西城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积极构建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融合发展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促进党的政治、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
    一是构建“纵向同轴、横向同心”组织力建设模型,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纵向同轴,就是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基层各党支部纵向同轴响应,注重体制内力量联结,确保党的领导贯彻到各自最基层党支部。横向同心,就是以街道工委、尤其是社区党委为核心,建立社会面党组织联系机制,把各级党组织团结到地区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上来。通过纵向完善三级党建责任体系、横向建立党建协调委员会等,把各领域党建要素凝聚到基层治理之中,形成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领导主轴”和上下联动的基层党建网络。
    二是做实三级党建协调委员会,为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搭建平台。西城区15个街道、259个社区成立了党建协调委员会,加强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横向联动,推动实现事务共商、平台共建
、资源共享。不断深化党员教育联管、思想工作联做、普法教育联抓、社会治安联防、公共设施联造、困难众联帮、社区环境联治、社区文化联办、社区文明联创、和谐社区联建的“十联”区域化党建运行体系,形成了区域化党建合力。
    三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使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基层治理。成立19个区委党校分校,建立面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机制,发挥宣传、教育、培训平台机制作用。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成立411个街巷治理临时党支部,在重大活动、重要工程项目、背街小巷的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准物业临时党组织,改变物业管理企业党建虚化、弱化、边缘化的状态,强化物业管理单位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党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众贴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一步提升,党在基层职能基础进一步巩固。
    四是有效引导资源整合,不断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拓展深化。立足核心区职责,实施中央政务办公区和集中生活区等重点区域定期诊断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公共沟通互动,建立完善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定期向众报告工作通报情况机制,让沟通联系渠道更加顺畅。引导驻区单位资源和社区精准对接,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项清单机制,设立驻区单位资源共享奖励项目,驻区500多家单位的活动场地、就餐、停车等服务资源向众开放。开展区域化党建项目920项,参与党员29749人次。推进“双报到”工作,已有1003家单位党组织、46353名党员进行了报到,广泛开展了城市清洁日、月末大扫除、周末小巷当管家等主题活动,通过“双报”活动服务众45940人次,解决众问题5
56个。通过区域化党建、资源共享、“双报道”等带动了更多的党员和众共同参与到城市治理的实践之中,形成了共建美好城市家园的良好氛围。
报道报到
    (二)夯实城市基层治理基础,构建精简高效治理体系
    立足新时代首都发展治理形势要求,坚持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赋权、下沉、增效”,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赋权明责,强化街道在城市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全面梳理街道职责清单,明确赋予街道六项权利,即:综合指挥权、决策建议权、考核监督权、干部任免权、准入审核权、财政自主权等,对街道在城市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安排,推动形成全区上下集中力量支持基层治理、共同服务众需要的新型治理导向。发挥好街道作为基层政权具体代表者、政策措施实施执行者、居民众直接服务者、社会力量组织协调者的基础地位作用。
    二是下沉聚力,增强街道服务管理力量。配强街道人力资源,增加街道事业单位机构数量、机关科级领导职数,街道事业编制人数。实行街道统筹的综合执法机制,加强属地化管理力量,将城管执法队、统计所、司法所和各专项指挥部人员管理下沉,在15个街道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实现了公安、环保、城管、工商、食药等执法力量的有机整合,固化形成常态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违法建设、开墙打
洞、占道经营等问题的治理和解决。
    三是整合优化,提升街道服务管理效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街道各类机构进行通盘调整、综合设置,构建形成“一委七办三中心”的大部制格局(“一委”是街道纪工委;“七办”是综合办公室、党工作办、平安建设办、城市管理办、社会建设办、民生保障办、地区协调办;“三中心”是党服务中心、全响应街区治理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进一步健全了更好发挥街道基础地位作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保障。推行工作职责手册管理,引导各街道运用模块化管理理念推进流程再造,重塑街道内部运行机制,探索项目制、流程制、分组制岗位设置,加强力量资源整合,减少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提升了协同效能。
    (三)从突出问题入手,解决基层治理和服务众“最后一公里”
    基层治理问题种类多、数量大,原因多样、影响广泛,牵涉到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活需求。西城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推动吹哨报到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着力解决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用“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机制合力破解难题。聚焦常见的、多发的、基层反映广泛、众需求强烈的治理问题,通过走访调研、热线诉求、舆情检索等大数据分析,从具体事项入手,首批梳理出包括老旧小区管理、居住停车、房屋中介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煤改电后续问题、拆迁停滞
项目安全与环境管理等8类37个项目清单,通过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道”的机制,划定吹哨范围,明确报到主责部门,明确牵头部门,确定解决流程,统筹协调处置,形成有效的可扩展的块处理模式和协调处理机制,逐步深化拓展基层治理各类痛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截至目前,实现了8类13项问题的解决,24项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已制定方案正在推进。
    二是形成三级“吹哨报到”机制。在实施问题事项清单管理的基础上,纵深推进“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已形成了街道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街巷长三级“吹哨”;区级部门、街道科站队所、社会单位三级“报到”机制。全区强化纵向协同,依托“全响应”社会治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问题转办流程,强化反馈督办,提升了解决问题效率。如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建设、街巷胡同居住停车难、煤改电设备老化等一批基层治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三是实施“微改革”助推机制。制定实施“微改革”行动计划,围绕办事便利、惠民福利、城市宜居、和谐共治、依法治理等五类29项切口小、措施实、接地气、见效快、可推广的改革事项,从细节处着眼、从细微处创新改革举措,助推城市基层治理堵点痛点问题解决,实现“小切口”推动“大变局”,精准提升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简化老旧小区增设电梯审批流程、改革校外教育资源利用方式缓解“入园难”、推行“煤改电”电费补贴便民试点、实现“指尖上”的健康服务、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等。
    (四)转变作风,走好新时代党的众路线
    加强作风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加强城市基层治理,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实现众诉求“接诉即办”就是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顺民意、解民忧,切实走好新形势下的众路线,不断增强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践创新举措。
    一是开展“进千门走万户”行动,建立联系众的长效机制。西城区把“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作为对党员干部作风重塑的契机,以推动基层治理难题解决和各项工作落实的“向前一步”,形成全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众的“五联”工作制度体系,即: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处级党员领导、党代会代表、普通党员联系众制度。由区级领导带头,各级党员干部走进楼门、院门、单位门、走进老百姓的家门,通报情况、宣传政策,面对面沟通,解疑释惑,真诚倾听众的心声,切实办好惠民实事。通过“进千门走万户”行动,展现了纠正作风弊病、真心服务众的新气象、新作为,拉近了同众的距离,赢得了民心。
    二是推行“民生工作民意立项”和基层民主协商机制,百姓的事让百姓说了算。将民意立项作为开展民生工作的基本方式,探索完善了民生项目分类推进工作模式,即:“政府要做+众支持”的民意征求型、“众要做+政府该做”的民需申报型、“众想做+政府能做”的民情驱动型三种类型,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促进资金、力量、政策与众需求有效对接和精准匹配。通过实施“民生工作民意立项”机制,精准对接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重点推进了包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楼加挂电梯、公共休闲空间建设、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便民商业网点建设等45个项目,使居民众
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三是实施定期通报制度,积极回应众关切。区级层面:采取向社会公开区委常委会决策结果、政府常务会微博直播、政府向公众报告工作、建立政府开放日、议政日、听证会等方式,主动向公众通报情况;街道层面:紧紧围绕宣传党的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办好惠民实事,推动重点工作开展。街道工委每月向社区书记通报反馈1次;社区层面:社区党委至少每月或半月向居民众通报反馈1次,开发“西城社区通”信息化平台,包括社区公告、党建园地、办事指南、身边事、议事厅、社区服务、吹哨报到等模块、建立起面向社区、面向居民的通报机制,“社区通”时时发布与众相关联的大事小情,努力用真诚的沟通赢得居民众的理解支持,实现众对党组织的工作认同、干部认同、组织认同、思想认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