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公司的企业战略
一、公司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是全球电子商务的领导者,是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自从1999年创建以来,阿里巴巴集团茁壮地成长,现已拥有阿里巴巴网站,支付宝,淘宝网,阿里软件,阿里妈妈,中国雅虎,阿里学院七家公司。阿里巴巴的运营总部位于中国东部的杭州市。在遍布中国、香港、瑞士和美国的30多个城市都有销售人员和分公司。截至2007年6月30日,阿里巴巴公司共有超过4400名全职员工。
二、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环境:
国家领导人视察阿里巴巴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企业发展的殷切期望和关怀。阿里巴巴选择扎根杭州,一方面因为马云先生的故乡是杭州,另一方面也因为杭州政府对电子商务及互联网
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杭州市市长蔡奇在2008年3月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大会的致词上,表达力政府对马云先生提出“把杭州打造成‘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大力支持。
2、经济环境:
“21世纪正是劳动密集型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机”,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正遇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期,国内相关的行业空间和国外电子商务的发达给了阿里巴巴一个极其有利的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
阿里巴巴的总部在杭州,在浙商文化“求速度”、“善于创新”以及“独特的创富模式”的影响下,给阿里巴巴一个快速成长的摇篮。
4、科技环境:
信息时代的来临及网络的普及,是电子商务有生存空间。人们可以通过电脑以及手机随时随地的网上冲浪,这给予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前提。
(二)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1、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1)环球资源网在海外版会员确实和阿里有得一争,但是在国内会员中,阿里现在要远远领先于环球资源,现在有了强大资金支持,在海外版会员的增长方面,阿里显然要比环球资源的前景要好很多。
(2)慧聪网2004年推出的买卖通本身就是个错误,没有好好的将带宽和服务器增加,只是盲目的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了上千万的广告费,并且透支自己手头上刊物积累起来的优势资源,再加上阿里三分之一的海外会员贡献了百分之七十的收入,但慧聪一开始就只是瞄准了国内会员这一没有太大利益的部分。
(3)中国化工网A股上市的第一家纯网络公司,至少在五年内,中国化工网还不具备和阿里巴巴叫板的能力,毕竟只凭借一个化工行业,是不可能和阿里叫板的,而且现在上市的阿里巴巴,买下中国化工网的钱都有。
通过以上的分析,阿里巴巴巴巴目前面临的同行业竞争,威胁不大,起码在短期没有真正
的威胁。
2、替代品威胁:
阿里巴巴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环球资源、慧聪等B2B网站,而是Google、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随着用户使用习惯与技术的发展,这两者会有交叉。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为了让客户通过互联网到自己可以有许多种方式,一是通过阿里巴巴,一种是通过门户的广告,一种是通过搜索引擎。客户会拿这三种广告效果进行比较。未来,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与“诚信通”不仅需要阿里巴巴提供B2B的服务,还需要搜索引擎服务,如何整合搜索业务与现有的B2B业务对阿里巴巴至关重要。
百度占据中国近百分之七十的搜索市场,其实,马云并非不明白百度的威胁,并且早有所行动,和Yahoo中国的合作,但对yahoo的改造不是很尽如人意,如意未来的阿里巴巴前景依然充满着未知。
沃尔玛通过整合整条供应链向下游消费者提供具体的有形产品服务,对整条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使得沃尔玛有更大的主控权,而其形成的经济体也更有竞争力。如果沃尔玛把实体的购物模式搬到网上,那对于阿里巴巴的冲击将是很大的。
3、新进入者威胁:
目前阿里巴巴在B2B里头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优势,但是集中在大中城市。在广大的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正在高速建设,电子商务意识在逐步唤醒。
一呼百应自03年开始研发,有在B2B垂直搜索领域的先发优势。再加上近一年来全国渠道路演,渠道队伍迅速组建。业务遍布全国各地,深入二三级城市广大农村地区,优势明显,即使在国内地域覆盖范围上也不输阿里巴巴。
4、供应商议价能力:
阿里巴巴构建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需要采购大量的软硬件产品,硬件方面阿里巴巴可以外购和租赁,有大量的供应商可以选择。软件方面,阿里巴巴的核心软件则来源于自行研制或关联公司。所以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非常低。
企业搜索软件5、购买者议价能力:
阿里巴巴的实质是一家互联网服务公司,其意义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所以购买者议价能力对阿里巴巴的影响比较微小。
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一)企业的资源:
1、客户资源: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并拥有的客户数量非常之多。
2、财务资源:从2004年到2009年5年间,阿里巴巴的总资产及营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总资产从2004年的3.59亿元到2009年的38.75亿元。五年里,阿里巴巴一直处于盈利状态,2004年净利润0.74亿元,2009年则达到了10.13亿元。
3、人力资源:公司拥有资深的管理层人员。
4、声誉资源:阿里巴巴是全球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务交流社区和网上交易市场。
(二)企业的战略能力:
阿里巴巴基本具备实现增长的能力。它的资产的运用效率很强,营销和服务也做得很出,品牌打造、网络建设在同行中也是做得很不错的,但是它在融资以及风险管理和搜索研
发能力上有所欠缺,同时并购雅虎中国后,在整合上也面临着极大地挑战。
(三)核心能力:
1、阿里巴巴所独创的B2B模式。基于互联网的B2B电子商务过程推广到一个社会化的、廉价的系统当中,从而使中小企业进入这种简化的业务流程领域成为现实。这种商务模式突破了地域的局限,
2、极具凝聚力的企业文化。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此基础上凝炼了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3、坚固的管理团队。马云是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他一直倡导在中国企业要讲究团队精神,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不平凡的事,因此手下云集了大量的精英。
四、综合战略分析:
(一)SOWT分析:
1、优势:
(1)进入市场较早,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阿里巴巴是进入电子商务市场最早的几个网站之一,阿里巴巴已经初具规模的形成一定的产业链。
(2)对电子商务或者说中国互联网的根本背景有透彻地了解。
阿里巴巴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定位,以及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实施的诚信通、中国供应商业务等,使阿里巴巴独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的电子商务之路,这也是阿里巴巴团队对中国电子商务透彻理解的体现。
(3)页面设置人性化。
阿里巴巴的页面功能多样、完善,并且操作简单。信息量大但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很适合商人的口味。除此之外,它还有别的网站没有的商人论坛,有利于商家交流信息,寻商机,这都坚持客户第一和人性化的理念。
(4)资金准备充足,具备危机意识。
马云则表示阿里巴巴是国内最早做好了过冬准备的企业,目前手握160亿现金,各业务发展健康,“金融危机跟阿里巴巴一点关系都没有”。阿里巴巴有充分的资金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战和公司的正常运作。
2、劣势:
(1)与yahoo的资源整合困难。
收购雅虎固然给阿里巴巴带来了许多益处,但是由于在收购时,雅虎中国的状况不是很好所以企业资源的整合问题很多,如今yahoo中国的搜索排名已经迭出前三,远远落在百度和谷歌后面。
(2)运作模式简单,易于模仿,容易被替代。
阿里巴巴的B2B业务的盈利模式是简单的,它的收益来自注册企业的交易,而事实上,很多需要长期稳定供求关系的企业当通过阿里巴巴得到了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后完全可以抛弃阿里巴巴而“私下”进行交易。
3、机遇:
(1)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增长。
2008年B2B电子商务市场出现加速增长,增长率增长到59.10%,之后增长率开始持续下降,到2011年降至34.70%,易观国际预测,2011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用户总数将达1.55亿,其中付费用户达128万。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将会给阿里巴巴带来巨大机遇。
(2)政府的政策支持。
阿里巴巴关系到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是新兴产业。受到了政府的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扶植。
(3)金融危机,促进商务方式变革。
金融危机下,大买家的订单少了,展会等传统渠道的买家减少了,但是,中小买家变得更加活跃,更多买家通过电子商务的低成本渠道进行采购,阿里巴巴今年二季度买家询盘同比增长43%。
4、威胁:
百度和谷歌的紧逼,以及专业网络的迅速崛起,这无疑是阿里巴巴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再说当今中国的消费习惯,人们已习惯去各类市场买东西购物,而网购是年轻一代的选择,阿里巴巴的消费对象比较单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