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写作专题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研学路上,畅享自然风光,增长知识技能,收获精神启迪,感受生命美妙……研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请你以“研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如写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温馨提示∶
你既可以写研学前的畅想,也可以写研学中的见闻,还可以写研学后的思考。
19.范文示例:
研学之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家盼望已久的“恰同学少年”研学之旅终于开启了。我早早地起床,吃完早饭后,背上我的小书包,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向学校飞奔而去。一进校园,同学个个都兴奋不已,在老师和教官的带领下,我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出发了。我们带上蓝的红军帽,系上鲜艳的红领巾,别上闪亮的徽章,我们一路欢声笑语,心中充满了期待。
经过一个小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省会长沙。太阳公公终于露出了笑脸,沐浴着冬日暖阳,我们坐上了去往韶山的大巴,在车上,我们唱起了《少先队队歌》和《歌唱祖国》,顿时,车上沸腾起来,一股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下车后,我们首先参观了故居,家里非常简陋,连电灯都没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年少时代的还能坚持刻苦学习,我们更加要珍惜现在学习的环境,以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接着,我们来到了纪念馆,馆内珍藏着书写的字、画、诗歌以及和相关的珍贵文物和历史图片,形象的展现了伟大的一生和丰功伟绩。最后,我们来到了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铜像,那伟岸的身躯高高地矗立在广场中央,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向敬献花篮,心情无比激动。
第二天,我们回到长沙,来到橘子洲头。一来到这里,就能看见一座巨大的青年头像
屹立在那里,十分显眼。的面容慈祥又严肃,好像在俯视着祖国的美丽山河。听导游说,1925年,从广东回到长沙,来到橘子洲头,写下了《沁园春·长沙》,橘子洲头因此得名。我漫步在橘子洲头,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果然就像诗词里说的那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同学们齐声朗读《沁园春·长沙》,在文字中细细体会当年风华正茂的雄心壮志。
研学的最后一站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这是学习过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读书气氛,并在第一师范门前拍下了珍贵的合影,从第一师范出来,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向一样刻苦认真地学习,长大也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两天的研学之旅结束了,美好的时光如流水,我们恋恋不舍地踏上回家的火车。虽然时间很短,却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详解】
本题是一道话题作文。要认真审题,“研学路上,畅享自然风光,增长知识技能,收获精神启迪,感受生命美妙”提示了研学的意义,“你既可以写研学前的畅想,也可以写研学中的见闻,
还可以写研学后的思考”提示了作文的立意角度,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最深的最有意思的内容来写,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感受,既要写自己,又要写别人。本题以记叙文为首选文体,写作时应着重凸显自我的心灵感受,强化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可以去写自我在研学中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人情世故的看法;可以写研学过程中对成长教训的总结,探讨个性与人际交往的关系;可以写研学之旅的喜悦,从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之中选取耳目一新的素材,在与众不同之中写出自我真情实感,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写作时要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用形象的文字去描述,用生动的细节去再现,抒写一片真情,突出研学的重要意义,力求文章形象生动感人至深。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请以“从那一刻开始”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那一刻,我感悟到了原本忽略的爱;那一刻,我领悟了生活的真谛;那一刻,我发现了不经意的美丽;那一刻,我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要求:(1)字迹端正,条理清晰。(2)文章内容积极向上,要有真情实感。
20.参考例文
从那一刻开始
上小学时,我总觉得课本里的诗句会晦涩难懂,总是想着,那些诗人不是被贬官,就是遭遇战争,哪来那么多的话写呢?写就写吧,偏偏还要写得押韵,整首诗念下来,就像读顺口溜一样。
但从那一刻起,我学会了读诗。有一年的生日那天,我从家人的礼物中,到了一本名为《人间词话》,毫不起眼的一本书。翻开一瞧,满篇密密麻麻的字,还有几首词,虽说有些扎眼,但我还是耐着性子读了下去。现在还记得,主要讲的是诗的意境,分为“以人看物”和“以物看物”两种。自然,第二层次的境界要高些,我记得下面那两句诗,“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似简单的诗句,却让我仿佛看到了平静的湖面上,缓慢升起一阵白烟,氤氲的水汽包裹着整个湖面,偶有几只白鸟悠悠地插过水面,激起一两朵水花。突然,我爱上了这一句仙气缭绕的诗,仿佛是一株草,一棵树,欣赏着如此的美景。从那一刻开始,我爱上了读诗,也学会了读诗。
在读书时,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作者的观点和认识,并不轻意苟同。他说,诗人写的诗分为三种:貌似、骨似、神似。作者却把温庭筠的诗说成是貌似,举的例子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那首诗,叫《菩萨蛮》。但我却认为温庭筠的诗,至少也该为骨似。就拿《望江南》来说吧,“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思是:千船过去了,盼望变成了失望。太阳余晖脉脉地洒,江水慢慢地流。
虽然只有两句,却将妇人谢秋娘独倚危楼,无语流泪的举止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融情于景,充分表现出哀思的心境。
“从那一刻开始”,我不仅爱上了读诗,欣赏诗中所描写的美景,还不知不觉地学会思考和质疑,学会更加深入地思考。我觉得我学会了读诗。
人生中有许多的“那一刻”,从学会读诗的那一刻起,我体会到一种宁静。仿佛梦回千年之前,随着辛弃疾一起在军营中“醉里挑灯看剑”;随着苏轼一起抬头望月,感叹“千里共婵娟”;随着陆游一起赞赏“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洁品质……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该题目简洁明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很容易打开思路,在内容上贴近我们的生活。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细审题意,才能确定好的立意。要认真阅读题目前的提示,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从所给题目中提取关键词“那一刻”,由此确定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能错误地写未来的事情;且必须为后面“开始”伏笔,所以选择好“那一刻”尤其重要,可以是激动人心的社会见闻,震撼心灵的亲身经历的事件和人物,也可以是对大自然或某种情感、品质的认知……总之,越鲜活越具时代气息。描述好“那一刻”的场面和情景是成功的前提,将“那一刻”描述具体、形象,不遗余力的加以渲染,这就为后文的“开始”作了必要的铺垫,才能使“开始”水到渠成,不留痕迹;其次提取关键词“开始”, “开始”的内容,最好是给人的深刻的启迪,或者是某种行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或者视野的豁然开朗、焕然一新,或者是发现生活的美、人生的价值……“开始”应该是“那一刻”的照应,关键在于有丰富的内涵,突出和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巧妙选材,巧妙构思。要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最好按第一人称来写。选材要重内涵,有新意,要写出对自己的影响,写出自己的感悟,而且要深刻。在结构上,材料安排要
详略得当;开头有悬念,情节有波澜,结尾处深化主旨,这样是很容易出彩的;另外语言要流畅,富有表现力。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有人说,仪式很重要。有了仪式,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便不同;有了仪式,这一刻与其他时刻便不同。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我们在节日的仪式里传承文化;国旗下讲话、生日送祝福,我们在日常的仪式里表达情感。
也有人说,没必要在乎仪式。洗脚、送礼、写感恩卡,我们不该只在父亲节(母亲节)那天去展现这种“仪式”,因为它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真正重要的还是我们心中的那份真、善、美。
阅读上面文字,你想到了什么?请以“仪式”为话题,写一篇600-800 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三、写作
23. (40 分)作文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 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五等(15 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科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卷
13、阅读下面图文,按要求写作。
    好的图文总能引发我们的无限,联想与思考,请仔细阅读右下的图文,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
    面对右图中跌倒的甲虫和图下的批注,你有什么感想呢?有没有联想到在成长过程中曾帮助过你的那些人,那些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的人和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述文。
如果没有人拉你一把,你是翻不了身的。
题二:
  图片将甲虫定格在了瞬间:“傍晚的余晖斜刺在冰冷的铁板上,把世界切割成了灰白两极。甲虫仰面躺在滚滚车轮遗落的尘土盛,眼睁睁地看着功底上的重型工程车从它弱小的身旁目中无人地驶过……”请你以此为开头,续写一个故事。
2020父亲节是几月几日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600字左右;
(2)发挥联想与想象,添加恰当的环境描写和内心独白;
(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卷面书写:3分
解答
18、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构思适当的情节,紧扣所供材料,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续写的写作要求 :
①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②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③续写文章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部分的主题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2.续写的方法和步骤 :
①一般先确定中心,然后根据中心构想故事情节,接着就可以动笔写了。 
②展开想象,合理推测情节发展。展开想象,就是对原文故事没有写出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推想,打开思路,多角度地去想象,想象出几种情况,几种结果,从中加以选择。 
③续写要注意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特别是给出开头的续写,必须要与上文紧密联系,使上下文融为一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