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众智 凝共识 聚合力 以“五社联动”新模式助力武汉疫后重振
特别关注
汇众智凝共识聚合力
以“五社联动”新模式助力武汉疫后重振
◎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市积极组织社工开展居 家隔离线上支持和方舱医院、隔离点社会工作服务;疫情 防控转入常态化以来,针对疫后众需求,围绕社区“两 委”中心工作,组织实施了 “五社一心、爱满江城”项 目,积极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 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的作用,并联合心理服务专业力 量,形成联动服务机制,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围绕大局,支持社工参与疫后重振。一是中央的部署 和要求,为社工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 示为社会工作参与指明了方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卫 生健康委、民政部关于加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系列 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政策指引。二是疫后众和 基层的需求,为社工服务提供了强劲动力。针对部分众 出现的“疫后综合症”,民政部驻鄂工作组联合省民政厅、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提出“五社一心”项目,发挥“五社联动”和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作用,为新冠肺炎康 复患者、病亡者亲属、因疫情致困的特殊体、一线工作人 员以及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等服务,加强关
刚刚武汉发布最新隔离政策
心 关爱,促进融合融入。三是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营造了 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 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等1+4文件,着力完善社区党 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协同、广大众广泛参与 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 合”,为“五社联动”提供了重要机遇。
聚焦需求,推进疫后项目有序实施。一是聚焦疫后 心理健康,开展心理疏导。汇集部、省、市三级慈善资金 2225万元,回应疫情防控需要和居民迫切需求,第一时间 在89个社区实施“五社一心”项目。重点协助康复患者、病亡者亲属疏导情绪、融入社区、恢复正常生活;积极为 一线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提供工作减压、社会支持和资 源链接,有效地疏解了悲伤、压抑的社会情绪,抚慰了疫 情带来的社会创伤,恢复乐观、积极的社会心态。二是聚 焦受疫致困体,开展关爱帮扶。社工发挥资源链接优势,帮助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落实福 利政策,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爱心商户等多方力量,统 筹开展物资帮扶、能力提升、人际关系调试、健康咨询、精神慰藉等服务,累计协助7627人享受救助政策,713人 实现再就业,有效增强受疫情影响困难体的抗逆力和内 生动力。三是聚焦社区矛盾调处,促进社区和谐。建立矛 盾调处和社区协商机制,引导居民就停车难、垃圾分类等 具体问题,共同制定居民公约;组织居民参与“老旧小区 微改造”;培育孵化了纠纷调解类社区社会组织,不断提 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组织化程度,强化社区共同体意识,有效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多方发力,探索建立“五社联动”机制。一是以社 区为平台,回应众关切。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
作 用,引进专业社工力量,为社工参与化解“疫后综合症”提供工作条件。组建“社工+社区工作者+心理服务专业力 量+志愿者”团队,幵展入户走访和需求调查,尽力满足服 务对象生活困难、纾解不良情绪、融入生活社区等需求。二是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发挥专业优势。省、市两级财 政投入3500万元,建成101个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692个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对持证社区工作者发放职业 津贴。中心城区基本实现“一社区一社工”。三是以社区 社会组织为载体,扩大居民参与。重点培育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居民互助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实施社工、社 区社会组织“双百佳助力计划”,举办社区公益创投大赛 等,有效带动社会资源转化为社区社会资本。四是以社区 志愿者为辅助,凝聚社会力量。建立“社会工作者+志愿 者”协作机制,有效发挥169万注册志愿者作用。探索社 工主导的“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五是以社 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各类慈善资 源下沉社区,依托省慈善总会村社互助平台,成立29支社 区慈善冠名基金,吸引爱心捐款用于社区特殊困难众关 爱帮扶。在汉阳区率先试点“公益积分”全区通存通兑,建立了实体“公益超市”。■
14中国民政2020.2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