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唐⼭⼤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的断想
那⼀天,四⼗年
——唐⼭⼤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的断想
“记忆”
⽣命⾥永难忘却的伤痛
⽩花花的阳光⾥,⼀束黄菊花,静静依偎在⼀块⿊⾊⼤理⽯纪念墙底座上。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撼⼈⼼魄的纪念墙了。七块巨⼤的⿊⾊⼤理⽯墙⼀字排开,上⾯密密⿇⿇地镌刻着唐⼭⼤地震罹难者的名字。
那束黄菊花前,⼀个头发灰⽩的中年男⼈对着纪念墙鞠躬。“地震那年,我刚10岁,母亲和都在地震中遇难了。”男⼈的眼神⾥掠过⼀丝哀伤,“⼀晃40年过去了,可地震时房倒⼈亡的惨烈场⾯仿佛还在眼前,永远忘记不了。”
踟蹰于纪念墙前,⼼情像墙上的⿊⾊⼤理⽯般沉重。这是⼀座曾被灾难和伤痛笼罩的城市,被鲜⾎和泪⽔
浸染的城市——40年前那场惨绝⼈寰的⼤地震,摧毁了这座有着“近代⼯业的摇篮”之称的华北⼯业重镇,造成“24万城乡居民殁于⽡砾,16万多⼈顿成伤残”。
关于这场地震,记者最初的记忆是⼩时候曾经住过的防震棚。唐⼭⼤地震破坏⼒巨⼤,全国半数以上省份都有明显震感,以⾄于千⾥之外的⼈们都搭起了防震棚⽤以避险。
现在想来,那座防震棚在⼀个7岁孩⼦的记忆中或许并⾮是多么恐惧的体验,但是今天站在唐⼭⼤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对这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个个⽣命,我们可以想象那些阴阳两隔的伤痛,哀婉绝望的眼神,⽣离死别的泪⽔。
如果细⼼浏览纪念墙上那些罹难者名字,不难发现,有些刻在⼀起的名字往往只是最后⼀个字不同——他们⽣前多半来⾃同⼀个家庭;有些名字中的最后⼀个字是“丫”,则往往意味着这可能是⼀个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的婴⼉!史料记载,唐⼭⼤地震让70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
唐山地震死多少人⽬光触及纪念墙上⼀个个名字,⼼底泛起丝丝忧痛——每⼀个名字都曾经代表了⼀张鲜活的⾯孔,每⼀个亡者都带给⼀个家庭⽆尽的悲伤。
40年了,那些逝去的⽣命,已化作亲⼈的思念,尘封于历史的烟尘中。只是每年的“7·28”,⼈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将记忆的闸门打开,追思和怀念曾经的恸伤。
宛如那束黄菊花,在纪念墙前随风摇曳。
“砥柱” 废墟上救死扶伤的⾝影
⿊⾊的⼤理⽯纪念墙静静矗⽴,仰⾸默念⼀个个陌⽣的罹难者名字,⼀⾏熟悉的字突然跃⼊眼帘:部队及武警官兵。其后是⼀排排遇难官兵名单。我们不知道这些战友在唐⼭⼤地震中是如何牺牲的,但是震后⼗余万⼦弟兵昼夜驰援唐⼭,在满⽬疮痍的废墟上抢救⼈民⽣命的⾝影,却如⽩云飘过纪念墙前的⼀池清⽔,历历在⽬。
空军某部调度室主任李升堂,在地震导致机场指挥系统瘫痪的危急时刻,冒着巨⼤风险指挥⼀架飞机飞往北京,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灾情。接下来仅凭⽬视⽿听,⼈⼯指挥调度了2000多架次、13种机型的救灾飞机安全起降,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驻唐⼭某团报务员吴东亮,震后18分钟,从废墟⾥扒出报话机,⽤通信勤务电码,向上级呼喊报灾,成为最早的地震报
驻唐⼭某团报务员吴东亮,震后18分钟,从废墟⾥扒出报话机,⽤通信勤务电码,向上级呼喊报灾,成为最早的地震报告。
某部战⼠王彦修外出集训,经唐⼭⽕车站换车时地震发⽣了,虽然没有任何命令,但他毅然挺⾝⽽出,
在连续救出7名众后,不幸牺牲在垮塌的房梁下。
40年过去了,⼈民⼦弟兵在唐⼭抗震救灾中洒下的汗⽔,流过的鲜⾎,甚⾄付出的年轻⽣命,让唐⼭这座城市永远难忘。那些掀顶撬梁搜寻救⼈的绿⾊⾝影,那些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战⼠,那些修房建屋冬⽆冻馁的感⼈壮举,已经成为⼈们关于唐⼭⼤地震整体记忆的⼀部分。⼀如唐⼭抗震纪念碑碑⽂中所⾔:“地震之后……⼗余万解放军战⼠星夜驰奔,⾸抵市区,舍⽣忘死,排险救⼈,清墟建房,功⾼盖世。”
“我是⼀个兵,来⾃⽼百姓。”视⼈民为⽗母的⼦弟兵,在⼈民众⾯临危险的紧要关头,总是勇敢地站出来,成为永远值得党和⼈民放⼼的中流砥柱!
汶川⼤地震发⽣后,为帮助抗震救灾⼤军尽快掌握准确的震中受灾情况,空降兵15勇⼠舍⾝⼀跳,成为汶川抗震救灾
中“最美的⾝影”。就在当下,⼈民⼦弟兵正在南⽅江河⼤堤上奋⼒抗洪,“泥巴裹满裤腿,汗⽔湿透⾐背”……书写着⼈民⼦弟兵服务⼈民的动⼈篇章!
“涅槃” 危难中奋然前⾏的⼒量
并⾮所有的苦难都让⼈⼼⽣绝望。向死⽽⽣,是勇者⾯对灾难的毅然抉择。
⾯对唐⼭⼤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上那些已经逝去40年的⽣命,唐⼭⼈没有消沉,他们选择在废墟上浴⽕重⽣,在困境中砥砺前⾏。
今天,距离唐⼭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不远处,吸引世界眼光的唐⼭世园会正在举办。这⼀在昔⽇采煤沉降区和地震塌陷区上举⾏的国际⽣态盛会,选择了“都市与⾃然·凤凰涅槃”这样⼀个别具意味的主题。在唐⼭⼈看来,这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唐⼭40年来的凤凰涅槃,⾜以在我国乃⾄⼈类抗灾减灾史和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笔——
唐⼭⼤地震后,从泥⾎之中站⽴起来的⼈们,⽤各种⽅式⾃救互救,在抗击灾难中凝炼出“公⽽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万众⼀⼼、⾃强不息精神的⽣动写照。40年来,⼀场场⾃然灾害带给中华民族巨⼤的痛苦,同时也砥砺着民族精神,激励中国⼈民勇往直前。40年来,从唐⼭到汶川,从⽟树到芦⼭,⾯对频发的⾃然灾害,社会主义集中⼒量办⼤事的优越性,在⼀次次考验⾯前展⽰了强⼤⽣命⼒。
灾难中见证中国进步。唐⼭⼤地震后,我国开始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益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设⽴防灾减灾⽇,制订修订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应对灾难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备。就在今年6⽉1⽇,新⼀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40年来,我国的应急救援体系经过⼀次次灾难的考验和磨砺,在反应速度、物资准备、技术装备、
联动机制等诸多⽅⾯已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今天,我们站在唐⼭⼤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前,回⾸过往,祭奠逝者,感受到了唐⼭凤凰涅槃的动⼈历程,倾听到了⼀个⾃强不息的民族⾯对灾难奋然前⾏的脚步声!
40年,也许湮没了太多的历史细节,连同历史中的⼈和事。但是那种精神和⼒量却穿越了时空,在中华民族的⾎脉中赓续传承。
(丁增义王⽟宝马晓川)
相关阅读⼼怀感恩
40年前那场极其惨烈的⼤地震,是唐⼭⼈⼼中永远的伤痛。灾难⾯前,万幸有来⾃祖国⼤家庭的⽆私关爱,有来⾃⼈民⼦弟兵的⼤⼒援救,还有坚强的唐⼭⼈温暖真挚的互助互爱。正是这些爱,让我们唐⼭⼈度过了震后的艰难岁⽉,同时
⼦弟兵的⼤⼒援救,还有坚强的唐⼭⼈温暖真挚的互助互爱。正是这些爱,让我们唐⼭⼈度过了震后的艰难岁⽉,同时也让我们永远怀着⼀颗感恩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太过悲情地去回忆那段历史。⽐如许多⽼⼀辈的唐⼭⼈,不会说⾃⼰是幸存者,都会乐观地称呼⾃⼰是“震漏”。
我就是⼀名⼩“震漏”。地震发⽣那⼀刻,⾝为军⼈的⽗亲,敏锐地做出了反应:将8岁的我和弟弟从窗⼝扔了出去。因为住的是平房,我们全家侥幸逃过⼀劫。地震过后,虽然到处都是⼀⽚废墟,但是幸存的唐⼭⼈没有丧失信⼼,⼤家都有⼀个信念:党和政府不会不管我们,解放军会来救我们。
地震发⽣后,⽗亲把我们全家简单安置好,就⽴即投⼊到抢险救灾中,他说⾃⼰是⼀名军⼈,责⽆旁贷。⾯对史⽆前例的⼤灾,唐⼭⼈体现得极其团结。⽗亲的⼀位战友,家⾥8⼝⼈有7⼈在震中遇难,我妈妈⽴即去把那位唯⼀幸存的阿姨接到家中照顾,⼀住就是两个多⽉,不是亲⼈胜似亲⼈。
重建的历程让唐⼭⼈永远铭记。多年后我才得知,震后数年中,共有来⾃全国各地以及河北本省的20余万建设⼤军在唐⼭鏖战。正是他们的努⼒,才让全市23万户居民于1986年底搬⼊新居。我们唐⼭⼈都说,10年间,汽车拉⾛了⼀个废墟唐⼭,内部消化了⼀个简易房唐⼭,重新建起了⼀个新唐⼭。
爸爸常给我说起这些故事,他告诉我,⼀定要⼼怀感恩。1985年底,我参军⼊伍来到空军通信总站,努⼒做⼀名好兵,就像当年参加唐⼭地震救援的前辈们⼀样。1990年3⽉,我复员到唐⼭市⼴播电视局,当了⼀名新闻记者。这⼗多年来,我在采访中深深体会到了众多普通唐⼭⼈的感恩之⼼。
2008年汶川⼤地震时,唐⼭医疗队和抗震救灾抢险队是第⼀⽀到达成都的外地医疗队和抢险队;短短⼏天,唐⼭⼈为灾区献⾎8万毫升;迄今为⽌,唐⼭地震孤⼉张祥青捐款1.1亿元。当时,我主动请缨赴灾区采访,因为我当过兵,是⼀名战⼠;我是唐⼭⼈,与灾区⼈民感同⾝受。
感恩的⼼,让唐⼭这座城市充满了互助互爱的温暖氛围。⾃1995年开始,唐⼭⼗七中的“雷锋班”接⼒照顾孤寡⽼⼈宋⽟宝和⽼伴20年。⽼⼈激动地说:“我们⽆⼉⽆⼥,却有好多个孙⼦孙⼥。”这样的例⼦有很多,据统计,唐⼭⽬前共有注册志愿者45.8万余⼈。
40年了,伤痛渐逝,岁⽉静好,感恩常在!
(⾼虹)
军报记者发布
投稿邮箱:**************;
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