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湿地——
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总面积
63.8 km 2,属于中国八大盐碱湿地之一庵东滩涂,是世界级观鸟
胜地。
杭州湾湿地属于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其中湿地面
积6 261.58 hm ²,湿地率98.19%,自然湿地占湿地面积的
65.45%,人工湿地占34.55%。自然湿地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淤
泥质海滩、潮间盐水沼泽、浅海水域)和沼泽湿地(草本沼泽、
森林沼泽)。人工湿地包括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库塘等。
杭州湾湿地既有沿海滩涂、离岸沙洲,也有围垦而成的陆地
和水塘,其庵东滩涂被列为全国重要湿地名录。丰富的植物多
样性和底栖生物吸引了303种鸟类的栖息和停留,包括IUCN 红
名录极危物种勺嘴鹬、青头潜鸭和白鹤3种,濒危(EN)物种
大杓鹬、大滨鹬、黑脸琵鹭、东方白鹳和中华秋沙鸭5种,易危(VU)
物种白头鹤、白枕鹤、黑嘴鸥等10种;还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
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卷羽鹈鹕、白琵鹭和白尾海雕等,固有“鸟
类天堂”的美誉。
2005年,杭州湾湿地获得全球环境基金(GEF)和世界银行
“东亚海洋大生态系统污染”消减投资基金400万美元专项资助,
建成集湿地恢复、湿地研究和环境教育于一体的湿地生态保护
和旅游区;2011年12月杭州湾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试点单位;2013年5月国内首家以候鸟为主题的杭州湾湿地博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
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正式批准为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湾湿地植被有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草丛湿地植被型组
2个植被型组,6个系。浮游植物192种,隶属7门76属。
杭州湾南岸有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121种,以甲壳动物和软体
动物占绝对优势;滩涂生境主要类为软体动物、甲壳类及多
毛类;围垦区湿地主要类为软体动物、甲壳类的钩虾及水生
昆虫,尤以摇纹幼虫为主要优势种。杭州湾水域鱼类资源丰富,
有9目64属78种,分为洄游性鱼类、海水鱼类及河口性鱼类3
种类型,其中河口性鱼类在数量和种类上占优势。
杭州湾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是世界
濒危物种黑嘴鸥、黑脸琵鹭和卷羽鹈鹕的重要越冬地与迁徙停
碧沙宿鹭
候鸟博物馆杭州湾湿地全景
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
歇地之一,是我国东部大陆海岸冬季水鸟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自2005年起至今,记录鸟类21目62科303种,其中候鸟有
173种,占鸟类总数的57.10%,记录繁殖鸟(夏候鸟和留鸟)76
种,占鸟类总数的25.08%。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
鸟类有36种,列入IUCN红名录的受威胁鸟类共有31种。
杭州湾湿地是我国八大盐碱湿地之一,是典型的近海与海岸
湿地,潮间带上大面积的滩涂、盐水沼泽与多种生物,形成了
“蒹葭秋雪、碧沙宿鹭、麋鹿悠游、天鹅戏晖、巢林鹬归”的
特湿地景观。湿地公园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每年春节、冬
季,成千上万的候鸟大规模迁徙、停歇与栖息,呈现“万鸟翔集、
雁舞鸥鸣”的壮丽奇观。杭州湾也是我国沿海潮差最大的海湾,形成了特有的河口近海——海岸型湿地景观。
杭州湾湿地公园及周边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可利用价值高,主要有:
(1)大桥文化:湿地公园所处的杭州湾为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喇叭形豁口,千百年来,它宛如一道天堑,阻隔着南北两岸的交往。如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建成,全长36 km,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
(2)海塘文化:当地筑堤造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47年始建的大古塘,全长80 km,经历340年完成,工程十分浩大。此后的600多年,陆续修建新塘、八塘、九塘、十塘、十一塘,终于筑起巍巍480 km的新旧海塘,通过筑塘围涂,开垦种植,创造了浓郁的海塘文化。
(3)青瓷文化:湿地公园所在的慈溪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湿地公园也是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青瓷文化造就了当地人民“能商善贾、精工细作”的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农商皆本”和“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杭州湾湿地候鸟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候鸟”为主题的博物馆。展馆占地面积约2 000 m2,博物馆分为“飞越中国”“迁徙之谜”“留梦杭州湾”三大展区。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以及鸟类标本、游客互动等形式多角度地展现了候鸟的相关知识和杭州湾湿地鸟类概况(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供稿)。
候鸟乐园丹枫迎秋
麋鹿悠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