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分析
农村金融多样性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启,“三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对创收、增收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更多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我创业的热情融入时代发展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农民创业过程中,农民有自己的创业经营思路,但农民创业不能仅凭一个创业项目的思路,还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支持,才能将思路和资金整合在一起,为农民创业创造一定条件,从而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农村发展。在创业过程中,农村金融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将不同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向农村,让更多创业农民享受到农村金融普惠政策,成为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多样性;农民创业;影响分析
引言
互联网革命推动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农民的创业融资约束。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拓展了金融的服务范围,降低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和应用给农民创业提供了便利。作为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数字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其创业效应也获得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1农村金融多样性及农民创业的相关概念
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多样性与多层次关系,早日实现农村地区振兴。农村金融多样性主要根据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对象,出台对应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以不同金融策略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信贷,以增强农民对金融产品及其服务的选择。从多样性的供需关系层面来看,主要分为金融供给多样性、金融需求多样性和金融监管多样性3个方面。在这3个方面中融入金融机构的多样性、金融产品的多样性、金融服务的多样性以及金融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农村金融机构多样性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公司、互联网信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信贷公司在农村的覆盖率逐渐增加。自2020年,随着国家监管的强化,互联网信贷公司在农村的比例有所下降,农民创业资金的占比逐渐减少,更多地倾向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多样性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指引下,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和推广适合“三农”的服务项目,从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不同维度对农民创业提供相匹配的金融服务,让农民在创业过程中享受到更加贴近农村实际、更能满足农民创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增加创业成功的概率,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性体现出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不断地丰富着农村金融产品的种类。同时,银行不断增加农民
抵押贷款的项目,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农民创业是指农民在现有环境下,借助一定的物质资源,以体力、智力等为工具对某一经营项目进行开拓。在农民创业过程中,主要分为个人创业和集体创业。个人创业以个人或家庭为主,成员范围较狭窄。集体创业是不同的农民组合起来,以不同的出资金额、出资方式进行创业,按一定的约定共同分享创业经营成果。
2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实践,支农发展、助农增收、激活要素、农银双赢的新型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政府出台了免税、贴息、奖励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三农”力度。相关金融机构主动占位,打造试验平台,建立新机制,与联席部门积极配合,策力,提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减少了资金外流。同时,搭建农村资产交易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向金融改革项目集聚,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注入生机活力。一是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扩大服务“三农”半径,是实现借贷双方互利共赢的重要基础。改革试验前,原有金融机构因为资金安全的需要,纷纷减少服务网点,因而导致服务农村金融的机构少,网点数量不足,辐射半径小,农民存贷款很不方便。为解决便民问题,建立贴近“三农”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增设网
点,扩大金融服务“三农”覆盖面,以更方便、更灵活、更快捷的方式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既降低了农民存贷的门槛,金融部门自身也得到了很可观的收益。二是探索“绿信贷”模式,金融产品进入创新快车道。长期以来,农民贷款缺少有效抵押物,是困扰农村借贷双方的突出问题。对此,应结合惠农政策落实,推出惠农补贴和“林权”抵押贷款,以此带动金融机构开发适合经济发展的新产品;同时,开展土地新一轮整治、搭建兴农蔬菜大棚、退出重点水利建设贷款等特化服务项目,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把诚实守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金融服务领域,提高了农民贷款信誉度,降低了金融风险。三是上下联动,配套施治,是金融改革试验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农村金融改革试验覆盖面宽,涉及政府部门多,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特别是金融领域本身具有特殊性,使得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要经过总行和银监会批准,改革难度较大。面对复杂的局面,金融机构主动抢占先机,加之有关部门大力配合,才能有效打开突破口,取得令农民满意的改革成果,这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农村金融支持农民创业的建议
3.1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如何创业
(1)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民的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第一,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风控能力合理下放贷款权限,合理设定贷款额度,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第二,积极宣传金融知识,加大对贷款、信用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知道如何获取贷款、如何使用贷款和恶意拖欠贷款的危害性;第三,积极改善县域网点的服务质量,简化贷款程序,提升服务效率,满足农民、乡镇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资金需求。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利用网点分布广的优势,积极开展符合农民需求的信贷业务,更好地为农民创业服务。
(2)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缺少抵押资产或合适的担保人也是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分散和转移金融机构风险。第一,政府部门可以建立非营利的政策性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化农村担保机构,以促进担保机构多元化的发展;第二,可以借鉴欧美的成功经验,建立自上而下的政策性再担保机构,并为商业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业务,分散担保公司信用风险,以提高其抗风险能力。第三,政府要完善农村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农村担保市场和土地流转市场,并对市场参与者进行有效的引导、管理,从而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利率高的问题。
3.2建立对农民创业的金融扶持机制
资金缺乏是我国创业农民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很多农民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开始他们的创业之路。加强对农民创业的资金扶持,拓展融资渠道是解决我国农民创业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想解决农民融资困难问题,第一,金融机构要调整对农村的经营策略,为创业的农民创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服务;第二,成立互助基金,以自愿、有偿的原则对经营中出现资金危机的创业农民提供一定的帮扶。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金融多样性不断调整和变化。农村金融多样性要紧贴农村实际情况,抓住创业农民的心理需求,真正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将信贷得到的创业资金发挥到最大化。农村金融多样性的政策及其变化对农民创业有诸多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尽量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让农民在创业过程中不因多样性的变化而影响创业进程,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扶持与助力,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储蓄向投资活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菁,焦娜.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基于收入回归的Shapley分解[J].浙江金融,2018(9):73-80.
[2]黄杰,刘从九,张鹏程.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基于2003—2017年皖江城市带农村地区时间序列数据[J].铜陵学院学报,2018(4):37-39,6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