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寨建筑里的城市生活真相
导读
中国名街我们生活在此处,想象着别处,满心以为臆想中的别处就是所谓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中国城市生活的全部真相。
大家常讲:越是中国的,就越是国际的。但有时候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似乎更切近我们的现实:越是国际的,就越是中国的。
如何证明这一点呢?比如,当我行走在中国的城市街道上,宽敞的马路两边密布着高大的建筑落,有意思的是,我经常会看到这些修建于中国城市的高层建筑连同它们脚下的街道,拥有并不属于这个国家的名字——香榭丽舍、曼哈顿、中央公园、左岸……这种“国际范”的街名和建筑名,早已被我们默认。要是一座城市没有几处以翻译成中文的洋文命名的街道或建筑,那反而是奇怪的。
图片:上海松江新城的泰晤士小鎮(Thames Town)
一次很典型的经历是在我国西部某直辖市,当我置身于该地的金融中心时,蓦然发现自己被一“外来”的建筑落包围。头顶的大厦被冠以世贸大厦、时代广场、银座等等名字,逼人
的“国际范”从四周向你扑面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我不由得想起了多年前国内曾流行一时的“世界公园”,那种将人面狮身像、埃菲尔铁塔、白宫、罗马斗兽场等诸多世界著名景点并置于一处的密集感,那种足不出中国就能向国际接轨的牛逼感,与今天城市里各种密集出现的“国际化”地名确实是一脉相承。我猜测,当年的游客大概已成为了今天的业主,他们不再需要去建在景点的山寨“白宫”游玩,他们自己干脆就住进了开发商修建的“白宫”小区里。
或许是因为这种接轨国际的名称被用得太滥,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宣布,将重点清理“道路、桥梁、建筑和居民区的违规地名。”民政部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举将针对“大、洋、怪、重”以及对居民造成不便的名字,尤其是“损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背离公序良俗、人民众反映强烈”的名称。
看来,接轨国际接得太过头,也容易引起反感,背上一个“数典忘祖”的罪名。《人民日报》曾撰文批判洋文名称在国内的泛滥,“追求外国名字,不仅容易丢失身份认同,也反映了一种懒惰和对本国文化的不自信。”也难怪,如今早已不是一味强调“引进来”的时代了,当下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国“走出去”。走出去的最佳证明便是强大的中国资本海外并购、海外投资、海外撒钱,一路买买买,恨不得把美国白宫旁的土地买下来,更名为“驻马店”,这才真正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大国自信。
江苏华西村仿造的法国凯旋门,李根/CFP
回到正题。洋名字的背后,是街道与建筑在造型外观上的“崇洋”与整个城市设计风格上的“山寨化”。因此,用不用洋文名称这件事,如果仅仅解释为一种源于民间的“崇洋媚外”和对欧美城市建筑的简单复制,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美国学者碧安卡·博斯克在《谁把埃菲尔铁塔搬到了中国》一书里,有一个颇为独到的观察。她认为中国城市加倍模仿西方风格,其实是为了一部分入住的人而建造,所以这些山寨的建筑和街区在规模上都经过一定调整,中国的复制建筑有时候会比原建筑的体积还要大,风格更粗犷,能够容纳的人也更多。
尽管这些城市的建筑与街道会受到“崇洋媚外”的责难,并且在风格上也很不搭调,但是,它们显然符合中国城市的规划逻辑,也符合中国国情。所有这些因地制宜的部分都充分显示出了“越是世界的,就越是中国的”这句话的合理性。换言之,当我们把埃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和白宫“搬到”中国内地,成为我们生活的街道或小区楼盘名称的那一刻起,这些名字就已不再是陌生的异域名字,而是地道的本地名称,它们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想象和内心的居住诉求。
在今天的北上广等大城市,山寨型的建筑风格早已不是主流了。但在大城市的周边卫星城,以及内地的二三线小城市,“世界公园”风格的城镇和建筑却一直是一种审美的主流。比如,
上海市曾经做过“一城九镇”的城市规划,即以上海市为中心,在周边建设十个卫星城镇社区。但如果仔细观察每一个卫星城市的特征,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模仿了一系列欧洲城市的风格,这里也有长三角版的埃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道。再推而广之,上海以外的中心城市,例如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等城市的周边,你总会发现有一以“中国版XXX”为特征的卫星城镇和社区,有时候它们自我宣传为中国版的巴黎、威尼斯,有时候又成了伦敦或马德里,千变万化,总之你抓不住它的节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