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升学:学龄儿童几岁入学年龄
这篇《少⼉升学:学龄⼉童⼏岁⼊学年龄》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我国现⾏规定的⼊学年龄为6周岁,但不少家长主张让孩⼦“早点起跑”,想出各种办法把5岁多的孩⼦往⼩学⾥“塞”。与此同时,主张“到什么年龄⼲什么事”的⼈也不在少数。那么,孩⼦上学,到底是5岁还是6岁好呢?
  赞成:早起的鸟⼉有⾍吃
  王⼥⼠的⼥⼉今年4岁,但她已开始为⼥⼉明年上学铺路。王⼥⼠⾃⼰⽣在10⽉,因当时国家规定7岁⼊学,王⼥⼠将近8岁才踏进⼩学校门,⽐班上年龄最⼩的同学⼤了快两岁。“⼈家在6岁学到的东西,我到8岁才学,差距在起跑之时就拉开了。”因此,王⼥⼠坚决不让⼥⼉步⾃⼰后尘。
  ⼀路赶早,是不少年轻⽗母的共识。他们认为早上学,早毕业,早就业,什么都⽐别⼈早⼀年,机会⾃然更多,早起的鸟⼉有⾍吃,就是这个道理。
  反对:拔苗助长不应提倡
  部分幼⼉园、⼩学教师则意见⼀致:不提倡孩⼦5岁⼊学,建议家长尊重孩⼦成长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他们认为,幼升⼩最合适的年龄应是6⾄7岁,幼⼉⼼理、⽣理在五六岁形成分⽔岭,6岁⼤体上能完成由幼⼉向学童过渡的过程,孩⼦⾃⾝也开始具备⼀定的独⽴思维能⼒。⽽5岁的孩⼦⼼理发育、脑部发育均处于相对不成熟状态,此间⼊学,⼤部分孩⼦会感觉吃⼒,从⽽产⽣⾃卑、孤⽴情绪,最终导致不合,影响⼼理健康发展。
  倾向于早⼀年上学的家长,⼤多认为⾃⼰的孩⼦聪明过⼈,但⼩于6岁和⼤于6岁的孩⼦相⽐,差别不在智⼒⽽在⾏为习惯和⾃理能⼒。从⾏为习惯来说,年龄⼩的孩⼦由于⾻骼、肌⾁、韧带、⼒量的发育状况,写字效率普遍不⾼,要想跟上全班的节奏,势必付出更多努⼒。从⾃理能⼒看,不⾜6岁的孩⼦⽐较“糊涂”,⼲什么事都得⽼师、家长提醒,就连上厕所这样的事都记不住,有的孩⼦下课光顾着玩,上课后急着去上厕所。
  如果因为⾏为习惯和⾃理能⼒差“拖后腿”,孩⼦很可能会受到失败感的困扰,长此以往产⽣厌学情绪,“提前⼀年,也许误了⼀⽣”。
  专家:应该区别对待
  何时⼊学?是5岁、6岁抑或是7岁?在教育专家看来,没有绝对的答案。孩⼦的性格、性别、发育、⼼智等个体差异决定上学时间的早晚,有的孩⼦语⾔能⼒强,但动⼿能⼒差,有的孩⼦学习能⼒强,但社交能⼒偏弱,不能⼀概⽽论。
  据调查,提前⼊学的孩⼦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不少。“开窍”早的孩⼦,对学习兴趣浓,能主动听讲,且思维发散性更强,具有⼀定的独⽴能⼒、⼈际交往能⼒、承受学习压⼒的能⼒,早上学并⽆妨。但玩性较⼤的孩⼦,注意⼒差,坐不住,听不进课,上学早反⽽不好。
  随着⽣活⽔平提⾼,⼉童认知能⼒、发育速度都在改变,对于孩⼦的发展,希望家长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只盯着⼩学这⼀两年:如果孩⼦的确具备了提前⼊学的综合素质,可以考虑5岁⼊学;但如果家长意在攀⽐,只是为显⽰孩⼦的与众不同,那么奉劝家长们切莫因为浮躁⽽害了孩⼦。
 摇篮特聘专家茅于燕提醒:
  我认为何时⼊学,六岁或七岁,年龄是⼀个因素,但不是的因素,这⾥⾯还有⼀些因素⼀起考虑的,⽐如:
  1、她⽣活处理的能⼒;
  2、学习意识形成了没有;
  3、⼤运动、⼿的精细动作发展得怎么样;
儿童入学年龄
  4、语⾔能⼒怎么样;
  5、与⼈交往有没有困难等。
  如果这些⽅⾯都好,还要看:
  1、要上的⼩学离家远不远;
  2、学校的⽼师教学怎么样,是否有经验;
  3、学校基本环境怎么样等。
  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了再决定是否让孩⼦六岁就⼊学,还是等到七岁再⼊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