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诗文注释之疑点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诗文注释之疑点
作者:刘萍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1年第09
        【摘 要】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虽经反复修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古诗文的注释部分,进行了细致的考量,对其中存在的几个疑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材 人教版 古诗文 注释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自20016月发行第1版以来,虽经修订,笔者仍发现诸多不解之处,现列举一二,还请读者指点迷津不吝赐教。
        《木兰诗》(第65页)中策勋十二转中的字教材作如下注释: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从注释看来,字为量词,但是《力王古汉语字典》中对的注释是zhuǎn,量词,表示行为动作的次数并举此例为证。另外在《学生古汉语词典》对的注释是zhuàn,量词,旋绕一圈为一转,那直译字,是译为还是
呢?
        《桃花源记》(第167页)中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中的两个字含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在原文中处处志之先出现,教材未作注释,寻向所志后出现,课本上对寻向所志整句解释是寻以前所做的标记20075月第2版的《教师用书》第176页对处处志之的译文是处处都做了记号。从以上译文看,两处的含义应该都是做标记,是动词,但是根据《力王古汉语字典》来看,字有志向、记载、旗帜、痣四个意思,并没有做标记的意思,倒是的同源字有此意向:“‘识(識)的第二个义项是记住,例如默而识之(《论语·述而》),引申为加上标记,又为标记、标志,例如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汉书·王莽传》),这一意义后来多作’”,而关于职、識、帜、志《力王古汉语字典》第984页是这样说明的:职、識、帜三字双声叠韵,志,古之部,与三字为阴入对转,双声,都有标志的意思。《说文》部:职,记微也。桂馥《义证》:‘……今人不知識为帜之正文,职为識之本字矣。《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郑玄注:志,古文識;識,记也。《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何晏《集解》引孔曰:广学而厚識也。’”由此看来的本字,識、职、志三个字均有记、标志的意思,只不过有此义项的被写做,有经过简化,让人难以追本溯
源而已。故对两个字解释为“‘,原为标记,在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做标记’”更清楚明白。
        《桃花源记》(第167页)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无论的教材是这样注释的: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从注释看来这里的无论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翻译这类词时一般需要对两个字分别解释,那么不要、不无论在这里的含义就该是不要说或不必说,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条件连词。但是教材上注释中不要说(更)不必说之间似乎应为顿号的标点符号用成逗号,很易让学生误以为无论的完整意思是不要说,(更)不必说,且前、后半句缺一不可,甚至以为无论是递进关系。
        《隆中对》(第198页)中百姓孰不箪食壶浆的读音和意思,教材未做注释,但在教材第198页课文后的研讨与联系(二)中问及的读音和含义,《教师用书》(20085月第1次印刷)第246页给出的参考答案是箪,名词用作动词,用竹筐装着。由此可知后面的应该是名词,是吃的东西、食物的意思,应读作“shí”,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第246页明确给出箪食壶浆字读“sì”,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
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中华成语大辞典》第182页也有相同的表述。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辞典》表述中……供养的意思,是动词,那么的用法还象《教师用书》上给出的名词活用做动词吗?可能更应该是名词做状语,那么字读“sì”,解释为动词,给……桃花源诗原文及翻译”更合理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158页)中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到底是读“kōng”“kòng”,做何解释?教材对空乏的解释是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这个解释似乎不够明确,笔者猜测可能是说都是缺乏,在本句中指在资财方面缺乏。教材注释的后半部分又强调在这里是动词,因而就应该解释为使……缺乏、使……空乏。《王力古汉语字典》第855页举《论语·先进》中回也其庶乎,屡空这一例子时说字旧读“kòng”。《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214页在分列第6个义项时说:“kòng(控)贫穷。《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以上是否说明应读“kòng”,意思是缺乏、空乏、贫穷,在此活用为使……缺乏、使……空乏、使……贫穷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