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重点归纳
                    第一章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及分类
(一)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联系: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贸易是世界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两者都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
区别:A、角度不同。对外贸易是对一个国家而言的,国际贸易是对世界范围而言
      B、对外贸易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贸易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反映的是世界贸易状况和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对外贸易的分类及其各特点(P15)
1、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一国经过第三国国境向另一国出口或进口商品。对第三国而言,即为过境贸易。(直接、间接)
  直接过境贸易:商品途经本国,不在本国海关仓库存放就直接运往第三国。
  间接过境贸易:商品途经本国,不在本国海关仓库存放就直接运往第三国。
相关:
净出口(net export)——指一国或地区在某种商品的对外贸易中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
净进口布加迪威龙跑车(net import)——指一国或地区在某种商品的对外贸易中进口量和值大于出口量和值。
2、按贸易所涉及标的物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
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 一般指货物贸易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10大类
     0-4 初级产品
     5-9 工业制成品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 一般指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出售或购买服务的交易,它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外汇报酬。主要包括劳动、技术、旅游、运输、保险或其他非物质形态商品的进出口。
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最大区别
    反映在海关统计中:前者必须通过关境,因此海关统计可以反映出来;后者无法为海关统计所反映。
3、按照是否有第三方参与将国际贸易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双核cpu是什么意思直接贸易(direct trade):两国或地区之间不借助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无第三方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指借助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有第三方
(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的区别?
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还是间接贸易?)手机qq名片背景图片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从商品生产国进口商品,但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这种形式的贸易成为转口贸易。
间接转口:即转口商品从生产国输入进来,然后再销往商品的消费国。
直接转口:即转口商仅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但商品还是从生产地直接运往消费国。
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P17
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
(1)转口贸易有第三国的商人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而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过境贸易则无第三国商人参与;
(2)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过境贸易通常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如印花税等;
(3)转口贸易属于间接贸易;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
注意:
对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来说,商品不一定经由第三 国转运,二是强调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交易的达成有第三国参与;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不同,前者有第三国参与,后者无第三国参与,它也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内。
三、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
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交易过程大同小异;
经营目的都是为获取利润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差异:
北京旅游区(1)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经营环境的差异:
语言、风俗、法律、经济政策、货币和度量衡、商业习惯、商业管理、举例和运输、争端解决、市场调查难度生日电子贺卡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2)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经营风险的差异:
信用风险
商业风险
汇兑风险
运输风险
价格风险
政治风险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经营收益的差异:
国际贸易有可能获得比国内贸易更大的经营收益,但是由于国际贸易风险比较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可以从市场容量的大小,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的信贷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经营收益及其变化。
(4)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经营人才的差异:
精通外语;
了解国外的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文化宗教等,善于交流;
了解国际经济环境和变化的能力和知识,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和选择;
熟悉国际贸易惯例;
具有远大的眼光;
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资金、人才、信息、营销网络
              第三章  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的作用
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
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
可以产生专业化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对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有明显促进作用。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2.国际分工各个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p46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萌芽阶段表现为:
西欧殖民主义者强制性地对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进行掠夺,从这些地方为本国输送自己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并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二)国际分工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特点
1、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国际分工在形成阶段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
3、世界市场出现了大宗商品。
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等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化工厂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促成国际分工的形成。
(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
特点:
1、分工的中心国家扩大;包括法国、德国、日本、美国
2、发达国家间出现部门分工;
3、亚非拉国家垂直型分工加深;
4、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一组国家为中心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新体系。
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过去,亚、非、拉美国家只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而现在则被拉入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从而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新体系。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当代国际分工
在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世界工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
1.在分工格局上,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与工业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工业与工业的分工主要有两种类型: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精尖工业和一般工业的分工,即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与劳动、技能型工业的分工;
发达国家之间在相同技术水平上的产业内部的分工。产业内部的分工沿着三个方向发展
首先,国家之间产品的专业化;它是指不同国家对同一种类不同规格和型号的产品的专业化生产。
其次,国家之间零部件的专业化;它是指不同国家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进行专业化生产。
最后,国家之间工艺流程的专业化。它是指不同国家对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
2.国际分工的领域不断扩大,从一般的商品生产扩大到了服务领域,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
3 跨国公司的作用大大加强,公司内部跨越国界的分工是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内部贸易在战后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4.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内部分工逐渐加强;
5.在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过渡。
6.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增强。
7.知识经济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基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工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分工过渡;
国际分工出现了大脑——手脚的分工。
8.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离开外围;
  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如日本的雁行模式
  区域性经贸集团内部分工加强
  服务分工尚未形成固定形式
3、国际分工的发展制约因素(7个)P53
(1)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环境、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对于国际分工的  产生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国际分工发展的早期尤其如此。
  * 自然条件制约的作用在下降
(2)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学技术的革命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推动和加速了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二)影响国际分工参与度
(三)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四)提高国际分工层次
(3)人口与市场:(
人口、生产和市场规模影响参与国际分工的张力。
劳动规模越大,分工越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生产,必须参与国际分工
(4)交通和通讯业
(5)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和资本输出对国际分工的推动作用P56
(6)国际生产关系影
  生产关系影响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
(7)经济体制与政策:
经济体制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内因的基础。
4、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赫——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一)产生背景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83)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他在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