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运行规律
解读全球经济运行规律把握经济发展与投资机遇
北京中期母润昌李哲吴峥峥
摘要: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运行周期的必然结果。
二、金融危机一定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实体经济,全球各个经济体的GDP增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三、在经济调整周期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各种资产价格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经济调整有助于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改变民生,有助于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五、中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中国经济快于全球经济恢复增长。
六、全球经济的低迷可能持续两年以上,中国面临危机双重考验。
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调整后会较快趋稳,每一次危机之后的调整低点都在抬高,大宗商品长期走势依然会经历震荡调整后再次走高。
小结:企业与投资者应适时制定中长期保值与商品投资策略。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对于全球期货市场来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还在节节攀高,并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但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不断恶化,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深幅下跌。自2007年7月以来,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不断加深,逐渐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引起一定程度的经济危机。这场风暴先是摧残了华尔街以及全球重要金融机构,导致美国五大投行、两房公司以及AIG等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全球股市以及期货市场出现暴跌。继而,又开始逐渐影响实体经济,房地产、汽车、IT等行业遭受重创。使得失业率不断走高,消费支出快速减少。本次危机令我们联想起1929年那次经济大萧条以及之后历次的经济调整周期和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目前来看,全球经济仍未出现见底的迹象,但对此我们也不必过分惊恐。本文将以近几十年全球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基础,简要分析经济运行的周期,以及这场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和机遇是什么。从当前市场的几个主要方面入手逐一分析,让我们可以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这场危机的运行趋势,并对于在期货市场上的操作形成趋势性指导。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运行周期的必然结果。
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元以其独特的领袖地位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风向标之一,本世纪70年代布林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实现了自由兑换,真正站上霸主地位,回顾美国70年代至今的发展状况,图一可以清楚看出,美国的发展与停滞与世界经济的上行与减速具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主要原因是美国占全球GDP比重高达30%左右,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研究美国经
济的运行周期有助于了解世界经济的运行周期。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70年代至今的美国经济发展情况,并推断本轮经济调整的必然性。图一中美国GDP调整的年份分别发生在1973-1974、1981-1982、1990-1991和2001-2002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1、经济周期时间上,8-10年美国经济便会出现一次调整,从而带动全球经济步入调整;
2、调整幅度上,除1982年调整幅度较大,由于当时两次石油危机聚集的恶性通胀导致
经济生产大倒退,其余调整幅度都在1%之内;
3、调整时间上,每次调整时间都维持在2年左右;
4、调整原因上,全部是由于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导致,1973-1974——第一次石油危机、1981-1982——第二次石油危机、1990-1991——日本、俄罗斯、拉美等危机集中爆发、2001-2002网络危机破灭、2008-2009次级债危机。综上特点,本次经济调整如不由次级债危机引起,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爆发,因此本轮金融危机亦属于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
图一: GDP 年增长率:世界、美国以及其他各国
-3.00
-2.00-1.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
8.00
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G D P 增长率(%)-3.00-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8.00世界及其余各国G D P 增长率美国世界其余各国
二、金融危机一定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实体经济,全球各个经济体的GDP 增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中国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9%。国家统计局称,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
美国方面新出台的美第三季度GDP 修正后年率下降0.5%,为01年第三季度GDP 下降1.4%以来的最差表现,其中企业利润下降3.0%,消费支出下降3.7%,创下28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全球性经济衰退已经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该经济数据显示,随着信贷紧缩问题进一步恶化,持续了近20年的消费者支出热潮在今年第三季度戛然而止,并创下历史最低点纪录。数据显示占据美国GDP 比重70%的第三季度消费者支出下降3.1%,为1991年以来首次出现降幅,同时也是自1980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该指标第二季度增长1.2%。之前有预测显示,第三季度消费者支出将下降2.4%。同时,美国消费者第三季度非耐用品支出下降6.4%,为195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美国11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升1.1%,为1965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12月的数据能如预期那样继续走软,那么CPI 年率将接近零
水平,反映了美通胀压力在逐步消退;消费市场已陷入深度萎缩。美联储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目前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局面日益激烈,这可能将对消费者支出施加更多的限制。美国经济活动的节奏似乎已经大幅减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也无奈作出声明称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全球金融危机时间
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2008年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较前季萎缩0.2%,较上年同期增长0.7%,此数据显示GDP连续两季录得萎缩,证实欧元区陷入首次经济衰退。这并没有让外界感到意外,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欧元区陷入经济衰退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今年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下滑可以说是受到了多重因素的拖累:首先,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并在今年第三季度前期达到峰值使得欧元区出口形势严峻。其次,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高歌后,也在第三季度达到历史顶峰,加剧了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虽然欧元升值及国际油价上涨势头随后逐步缓解,但9月份骤然升级的金融危机又迅速蔓延至欧元区,并对欧元区经济构成沉重打击。正是在这三大因素拖累下,欧元区经济才不可避免地滑向了衰退。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滑0.4%。考虑到二季度日本实际GDP也出现下滑,这意味着日本经济目前已经陷入衰退。日本第三季经济呈现七年来首次衰退,因金融危机抑制日本出口的需求,海外的经济,特别是美国,正在放缓,出口很可能会持续偏弱。在去年次贷危机冲击出口和企业活动前,日本处于二次战后最长的经济扩张周期。出口和企业活动为日本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为协助舒缓困境,日本央行上月底加入全球降息的行列,将主要利率目
标由0.50%调降至0.30%。
目前来看全球四大经济体都体现出衰退或下滑的迹象,金融危机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实体经济!
三、在经济调整周期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各种资产价格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证明,在本次次级债风波下,各种资产都受到大幅下跌的影响,以房地产、股市及大宗商品为代表资产价格大幅缩水。
据美国房地产信息网站Zillow,美国08年第三季房屋价格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过去一年中近三分之一的美国售房人是赔钱卖出。美国房屋价格自2006年达到峰值后,已经累计下跌12.8%。今年第二季房屋价格同比下降8.8%,表明第三季房价下降速度加快。欧元区、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也在2007年开始大幅下滑,下跌幅度达7-11%。
全球股市在这次危机中也呈现出大规模的下滑,截止到11月20日,道琼斯工业跌幅达43.5%,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48.4%,日经225指数跌幅57.7%,上证A股跌幅达67.3%,虚拟资产的代表股市短时间内蒸发速度过快,对于消费者信心打击较大,美国强大的购买力正是建立在高涨的房价以及稳定的股市,2008年十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至38.0,创下1967年开始汇编指数以来最低点,并且远低于9月
份的61.4点。去年同期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5.2点,当时美国次级房贷违约率激增情况已持续数月,过去数周以来的金融危机冲击,已显著重挫了消费者的信心。随着房价跌跌不休,股市萎靡不振,失业率节节攀升、信用紧缩以及通货膨胀疑虑高涨,消费者不得不开始勒紧裤带,被视为消费者支出风向标的消费者信心溃散。
四、经济调整有助于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改变民生,有助于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此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殃及全球,并波及到实体经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因危机导致消费需求低迷,从而对进口的需求大幅下滑,这也使得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内需面临调整。
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实际已表现在多个层面。在宏观经济层面考虑,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外汇储备的大幅缩水、外贸出口的减少、经济成长的减速。具体到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重,这就是大批低附加值中小企业面临困局。目前至少已有几万家拥有一定规模的中小
企业倒闭,其中出口型纺织企业就已倒闭上万家。显示金融危机正冲击中国大陆的实体经济,而企业倒闭增多,将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
中国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能独善其身,是因当时对外依赖程度还不算高,目前出口占GDP的比
重已经大幅增加,民营企业占在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外需放缓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相应加大。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拉动。现在面对金融危机和全球市场的大调整,投资和进出口的拉动力度,正在减缓,而消费的拉动力,多年来一直相对较弱。因此,要稳定经济,确保一定的增长,必须对三驾马车重新调整。由于全球经济已经步入衰退,短期内对进出口不能期望过高。投资对中国的经济拉动,一直影响巨大。今年,由于政府为了预防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少,由于近期经济的放缓,中国宣布了一项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是中国迄今最为重大的举措,旨在重建迅速衰减的信心,释放国内需求,以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前景。
此次经济刺激计划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和码头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的建设,这也将为国内由于大批企业倒闭而失业的工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宏观层面上讲,也使得在出口放缓之后,利用拉动投资和内需来补偿外需的下降,重新平衡了三驾马车的比重,使得中国经济能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也有利于国计民生,对于改善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而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工业化的进程。随着经济调整石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助于降低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成本。
五、中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中国经济快于全球经济恢复增长。
金融危机在发达经济体之间快速扩散,但中国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中受的影响相对有限,因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和外界关联还不是非常紧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在美国衍生品市场极度发达的情况下,中国目前甚至还没有最基本的金融期货,可见,中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仍比较初级,开放度还不够,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中国金融市场在发展较慢的同时,也因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较差而躲过了这次金融浩劫。
中国能否把握住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呢?在此次危机中,我们的损失没有欧美国家那么大,这对于中国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相比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中国的调整空间更大,庞大的内需和内生发展动力,足以抵御外需放缓的风险,同时也刚好利用这个机会调整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比重。
中国有着庞大的外汇储备,可以向欧美和新兴发展中国家购买大量储备物资,这对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金融危机中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其政策或将使得石油价格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以较低的价位运行。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还很高,油价的大幅下跌为我们节省成本并大力发展自身战略储备石油库存创造了很好的时机。在各种的良好预期之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消费增长可能成为未来长期的发展动力。
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出炉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及短期之内的大幅度降息和降存款准备金率,
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相比于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中国政府出台措施更加迅速,并没有复杂的流程,体现了政府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和工作要实的宗旨,同时也说明了政府在整个宏观调控上余地很大。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的确多少受了些影响,但是并没有伤筋动骨,加上巨大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在处理各种突发事故时采取对应措施较为灵活,游刃有余。因此,相信在未来中国经济将能更快地走上正轨,并借此次危机完成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助于推动国内需求增长、降低对外依存度和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奠定重要的地位。
六、全球经济的低迷可能持续两年以上,中国面临危机双重考验。
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一个经济周期要经历高涨-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而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危机的发展阶段。
从近期各国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已经逐渐蔓延至实体经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衰退和增长放缓已经不容置疑。欧元区和日本已经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长率为负值,正式出现了经济衰退。美国第三季度的GDP下降0.5%,陷入衰退的边缘。新型经济体也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放缓。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发酵之中,从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到房地产业、汽车业等实体行业,整体的不景气还在深化。
这次金融危机会带来大萧条吗?从当前情况看,此次危机规模很大,但和以前的危机特别是上世纪30年
代的“大萧条”相比,在应对措施上有很大不同。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这次危机出现后,全球各大主要经济体迅速采取了果断的大规模救市计划,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抵御金融动荡。同时各国协同连续降息,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刺激经济。虽然如此,要使经济脱离严重的衰退、迎来复苏,短期内还是难以实现的。按照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一个经济周期要经历高涨、危机、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危机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萧条不可避免,全球经济极有可能在2009年延续目前的调整,进入衰退阶段。如果当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足够有效的话,全球经济可能会在2009年下半年或2010年逐步复苏,从而开始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运行周期的必然结果,即使不通过此次次级债形式爆发也会通过其他形式爆发出来,我们不应该过于悲观的看待本次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因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乃是资本主义经济体运行的客观规律。
对于中国而言,正面临“危”与“机”的双重考验。一方面我们要改变目前国内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出口加工模式,转而代之的是高附加值并具有品牌竞争力的中高端产品,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层次与地位;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大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改善民生推动国内工业化进程,通过国家出资来拉动内需的推动。由于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等因素,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较为有限。相信未来中国经济将比全球其他国家更快地走上正轨,并借此次危机完成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并有助于推动国内需求增长、降低对外依存度和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奠定重要
的地位。而套期保值企业和投资者亦可以参考这一宏观趋势,制定相应中长期保值与商品投资策略。
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调整后会较快趋稳,每一次危机之后的调整低点都在抬高,大宗商品长期走势依然会经历震荡调整后再次走高。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对各种商品及原材料的需求减少,进而引发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的暴跌。由于商品价格是由宏观经济和需求所决定的,因此经济衰退的忧虑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
从历史上看,二战以来每次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在危机爆发初期,总是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但是长远来看,在经历大幅下跌、调整企稳之后,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依然会步入上涨阶段。
图二: CRB指数与历次经济危机
从图中可以看出,CRB指数在危机爆发后快速下跌,经过调整企稳后,又会重新步入上升阶段,并且CRB指数每次调整的低点在提高。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二战后每次爆发危机,各国政府总是采取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足够多的流动性。但与之相对的,物质生产总是有限的,必然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这是经济发展中的长期趋势。
这次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也不例外。金融危机蔓延至实体经济,引起商品价格的连续大跌。在经济经历的萧条阶段后大宗商品可能会在低位震荡甚至是宽幅震荡,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并进入高涨阶段后,大宗商品的价格又会重新步入下一个上涨阶段,那将是又一个商品牛市的开始。对我们国家来讲,可以抓住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时商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的有利时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油、金属等战略性资源。
展望09年,大宗商品总体走势仍然是宽幅震荡完成筑底的一个过程。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至实体经济,引起商品价格的连续大跌。在经济经历危机进入萧条阶段后大宗商品将会在低位震荡甚至是宽幅震荡,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并进入高涨阶段后,大宗商品的价格才会重新步入下一个上涨阶段,那将是新一轮商品牛市的开始。
综合目前市场各方面因素来看,即便是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均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措施,但短期内这些“止血”的方法似乎还不能挽救经济下滑以及陷入衰退的结果。具体市场方面,由于原油和基本金属对经济周期较为敏感。因此,基本可以说本次危机未见低,原油和基本金属的价格亦不会见底。鉴于目前世界各国均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措施,从历史上经济周期运行角度来看,预计2009年下半年或2010年上半年全球
经济有望进入复苏阶段。届时,预计原油、基本金属等大宗商品将再次逐步走强,进入下一个上涨周期之中。因此,在09年将以震荡筑底寻转强的起点为主。
农产品方面,由于其需求弹性相对工业品较小,所以下方空间或将较原油和金属小。但一方面原油价格的大幅走低使得之前存在于农产品中的能源溢价暂时消失,另一方面受经济低迷的影响,工业加工以及消费需求亦走低。所以09年农产品的走势主要也将是一个寻底的过程,但总体跌幅应比原油和工业品小一些。
黄金市场,由于为了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全球央行进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各国利率都降至较低水平,这为后期的通胀埋下了伏笔,回想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施行的低利率政策至今仍被指责为通胀的幕后推手。因未来通胀预期以及地缘冲突不稳定性的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