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选择题刷题--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所载某年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摘抄。当时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服务于( )
1月1日 中组部、人民日报社召开学习《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体会座谈会 2月1日 新华社报道,国家科委负责人……邀请部分农业科学家座谈今年农业科学技术工作的重点问题。农业科学家们认为……正在兴起的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是在我国农村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3月1日 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活动月”在全国展开 |
A.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改革开放的推进 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2.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街头张贴了一系列宣传画(见下图)。据此推知,当时( 梦见买鞋)
A.“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发展 B.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大力弘扬
C.改革开放促进了绘画艺术繁荣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并进
3.1982年以前,我国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则调整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一调整表明我国( )
A.切实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B.高度重视公民权利
C.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 D.注重维护宪法权威
4.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级法院干部少,案件多,造成积案甚多。但各级人民法院克服困难,深入实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制度,较快地完成了积案的审理工作。积案审理工作的完成( )
A.保证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B.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有利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
5.下图所示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批注版)第一条。据此可知,新中国婚姻法( )比喻句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妇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封建婚姻制度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包办强迫。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妇的婚姻…… |
①注重众普法教育②坚持社会主义原则③彰显反封建民主精神④体现保护弱势体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公布实施后,进行了五次修订。下表是宪法修正案修订的部分内容。宪法的修订( )
时间 | 宪法修正案修订的部分内容 |
1988年 | 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
1993年 | 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
1999年 | 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
2004年 |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 |
2018年 | 将“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人宪法 |
①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③保障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④推动了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面一组图片是20世纪80年代张贴在教室里的宣传画,迎合了当时国家号召众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主题。这些宣传画反映了当时( )
播音主持考试
电梯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A.中小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体 B.全社会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任务已完成
8.1984年6月,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福建三明召开,肯定了三明市建设新型文明城市经验,号召“全国学三明、三明学全国”。不久,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三明全省唯一的“文明城市”(如图)称号。新型文明城市的建设( )
A.揭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反映市场经济大潮下精神文明建设
C.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提高重要保证 D.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得到有效贯彻
9.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首次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宪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等。这些法律内容( )
A.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B.承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D.表明“依法治国”成为为政治改革的重点
10.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法院民事、刑事案件数目很大。旧案清理未完,新案又不断涌来。各级法院干部少,案件多,造成积案甚多。但各级人民法院克服困难,深入实际,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分工负责,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了一套工作制度,较快地完成了积案的审理工作。积案审理工作的完成( )
A.保证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B.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有利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
11.下表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部分)。这表明
时间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
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时期 | 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 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 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
20世纪80年代收银员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20世纪90年代 | 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活动;颁布《爱国主义教育 实施纲要》 |
2001年 | 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中共十八大 |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提升国家执政能力
B.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建设相得益彰
C.调节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12.2010年,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些成就表明( )
A.我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普及度
B.民法典取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C.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D.表明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
13.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
中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对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历史任务的具体落实。这部法典( )
A.利于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B.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路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 D.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行动指南
14.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下列中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过
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战略任务的首次提出
④“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15.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农村民众对该法产生了很多误解和谣言,如说婚姻法是“离婚法”“妇女法”,“离婚妇女不正经”等等。三年之后,中央竟不得不以“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众运动方式予以应对。可以推知,这部法律的制定( )
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 B.不利于保障农村男性权利
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16.从1979年9月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我国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上事实说明,我国( )
A.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 B.逐步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
C.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D.逐渐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17.如图为晁德仁于1981年创作的宣传画。该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表明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共识 B.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D.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18.“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选项中属于1982年宪法表述的是( )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B.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C.标志着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19.截至2018年,全国人大已通过了四次宪法修正案,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法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 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些实践( )
A.有助于依法治国的提出 B.推进了全国法治建设进程
C.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D.偏离了社会主义宪法之路
20.我国1982年宪法制定后,曾经历过几次修订(表2)。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得到了真正实现 B.宪法修订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C.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D.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