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热播的传播学分析
《中国好声音》热播的传播学分析
摘要:文由音乐类选秀节目的演变入手,具体从《中国好声音》的特点,它对受众的心理满足等方面分析其热播的原因,最后针对《中国好声音》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 音乐类选秀节目 使用与满足
中国音乐类选秀节目的雏形可上溯到1984cctv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简称为“青歌赛”),它开创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先河;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横空出世,领跑新时代的电视选秀节目;选秀节目经过“七年之痒”,终于在2012年由《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开启了新纪元。
中国好声音 主持人
一、 《中国好声音》的特点
《中国好声音》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收视率持续稳居同时段节目第一。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节目,保证了对市场能有一定的把握;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使制作方能尽最大的力量制作出最精美的节目,实现播出方与制作方的“双赢”;“导师制”的引入,使学员与导师拥有同等的选择权,真正实现了平等。
1.引进国外成熟的节目
《中国好声音》的模式起源于荷兰talpa电视制作公司的the voice。“2010年,the voice一经推出,就在荷兰创下收视奇迹,吸纳了300万荷兰观众,占总人口的18.2%。”此后,the voice迅速风靡全球,逐渐代表了世界各国的最高音乐水准,连美国和英国也开始了“voice”之路。
好声音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灿星制作运用‘模式购买’花费了300多万元购买下《the voice》的中国版权,随即获得了一本包括完整剧本大纲和产品说明书的‘宝典’,内容涵盖前期准备、内容安排、导师选择、学员挑选,现场音响的安装和调试,灯光的彩、阴暗的调校,甚至细致到编导手记、接线方法等一套严谨的制作流程。”海外成熟的节目模式与细节的精妙复制,为“好声音”在中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
“制播分离这一个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现如今我国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体制下,广
播电视精少,整体节目水平长时间在较低水平上重复运转,所以迫切需要广开渠道,拓展节目生产平台,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
好声音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播出方为浙江卫视,制作方则是打造《中国达人秀》的原班人马金磊的团队,双方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
3.实现平等的“导师制”
刘欢的大气谦和、庾澄庆的活力四射、那英的心直口快和杨坤的风趣幽默共同构成了颇具亲和力的导师组。好声音“导师制”的突破之处在于实现了选择权在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流动。
通过“盲选”将“好声音”放在了唯一重要的位置。穿插在师生谈话中的导师间的争夺,你来我往的自我推介、插科打诨式的调侃为节目增添了不少娱乐气氛。此外,导师与学员间的双向选择实现了双方权利的对等。
二、 《中国好声音》满足受众的需要
好声音的节目定位是“中国首档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包含“导师盲选”、“导师抉择”、“导师对战”、“年度盛典”等四大阶段。它摆脱了大浪淘沙式的海选,着重发掘好声音。通过前期精心挑选,第一期的学员就已经是有一定水平甚至小有名气歌者。“歌声”与“梦想”始终贯穿在节目中,能很好的满足受众的需要。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1.心绪转换效用——满足受众消遣娱乐需求
电视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作为一档制作精良的音乐节目的好声音,它所蕴含的娱乐元素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从节目形态来看,它遵照原版《the voice》的节目流程,而这些经典的节目流程已得到市场检验,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其次,为了体现节目的高品质,它的导师为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这四位华语歌坛巨星,他们不仅歌艺惊人还有较好的公众形象。最后,节目现场几近奢华的设备与强大的幕后音乐团队共同保证了较高的音乐品质。可以说,
好声音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放松自己,忘掉烦恼和压力的平台,让观众得以拥有一段自己的音乐休闲时光。
2.人际关系效用——和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这里的人际关系包括两种,一种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另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等等。”人类具有社会性,拥有对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需求,人都不愿意游离于集体之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基本的心理需求。
四位导师作为广受大众喜欢的明星,对于大家而言已经是“熟人”了。他们的出现使大家对好声音这一档陌生的节目产生亲切感。此外,好声音作为一档广受关注的电视节目,势必成为大众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如果你没有看这档节目,也许你就在朋友聚会上缺少了话题。”
3.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
“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况、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等,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观众能够引起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
行为。”
作为“中国首档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的好声音,为有音乐梦想的人提供了一个获得自我确认的参考平台。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得到肯定,因为音乐不是一个谋生的“好行当”。
这些现实生活中的“边缘人”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发光发亮,盲人歌者张玉霞演唱的《独上西楼》以她天籁般的声音征服了全场观众;北漂歌手多亮的摇滚版《小情歌》赋予了音乐更加灵动的美;光头女孩王韵壹把《被遗忘的时光》演绎得独有韵味;音乐疯子张玮以《high 歌》震撼全场,把高音飙到极致;渴求家人支持的关喆以一首《领悟》让现场高潮迭起······
正是这些好声音的出现,以及其背后的“好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中国好声音》诠释了梦想的力量,向受众传递了正能量,给观众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参考作用,使他们得到了自我确认与肯定。
三、 《中国好声音》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好声音》在2012年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不俗的开场却有“
草草收官”之嫌,单纯复制国外节目也引来了一定的质疑。是否能克服这些问题决定了《中国好声音》能否走的更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