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及沪乍杭铁路站场区域开发研究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公示稿
《南市新区及沪乍杭铁路站场区域开发研究及重要地段城市设计》
主要内容
一、战略机遇与背景
1.湾区机遇—世界级现代化的浙江大湾区
2018年5月28日,浙江省政府对外宣布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战略,包含上海、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拥有23个港口。大湾区总体布局为“一环、一带、一通道”,即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环杭州湾经济区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聚力构建“三个1小时”交通圈,即到2022年基本建成省域1小时交通圈、市域1小时交通圈和城区1小时交通圈,构建陆海空多元立体、无缝对接、安全便捷、绿智能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浙江大湾区的建设标志着杭州湾地区向海经济时代的到来,依靠其内部均衡的产业分布和顶级的创新能力,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五大湾区将横空出世。
2.融沪机遇—上海控人控地发展转型,人口外溢、功能疏解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确定了控人控地的发展模式转变,走上注重内涵发展和弹性适应的“负增长”发展之路。在紧约束下的控人控地的发展模式以及与周边环沪区域楼市价格严重剪刀差长期
存在的情况下,将导致上海市人口长期持续、稳定溢出,上海市未来将会逐步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与产业,这些功能与产业的外溢,对上海周边以及长三角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在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位于紧邻上海西部的平湖来说,将迎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与功能外溢疏解的重大发展机遇。
3.铁路机遇—沪乍杭铁路建设
沪乍杭铁路是国家高铁网络“八纵八横”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东起上海枢纽,沿途经过上海漕泾、金山,浙江平湖、嘉兴南、海宁,接杭州枢纽,是杭州与上海之间的又一快速通道,将方便平湖直接快速对接上海浦东,不仅意味着结束平湖无铁路的历史,更使平湖城市结合原有河运基础进行发展转型,实现铁路、港口联动发展成为可能,为平湖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沪乍杭铁路的建设在当前长三角核心地区融沪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可为平湖的融沪发展
取得交通上的优势,加速平湖与上海的承接、融合,成为直接受益于上海东站的核心区域。
二、研究及规划范围
1.区域研究范围:区域研究范围主要着眼于浙江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即环杭州湾区域的上海、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及苏州等平湖周边与平湖城乡经济发展有紧密联系的城市。通过对区域的研究分析,明确当前平湖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职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2.南市新区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平湖市中心城区老城区以南、乍浦港以北区域,北以胜利路为界,南至沈海高速公路,西临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东以国道525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0.16平方公里。
2.核心区规划范围:核心区位于平湖市区南部,乍嘉苏航道以南、沈海高速以北、金平湖大道以东,用地面积约35
3.81公顷。
三、目标定位
1.战略引擎:“3+100”引擎项目,即一个国际机构、一所大学、一座水梦车站、平湖百岛计划
南市新区作为平湖重要的枢纽区域,是平湖城市空间发展新的动力引擎,通过积极主动引入高端国际资源,打造三大核心项目,并以水为脉,梳理水网体系,构建特的百岛空间,成为城市新的门户典范地区。
规划提出“3+100”引擎项目,即一个国际机构、一所大学、一座水梦车站、平湖百岛计划。
一个国际机构:联合国水环境总署浙江委员会,以高端国际机构引领新区发展与人气集。
一所国际大学:平湖波士顿大学,通过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打造平湖波士顿大学,提升区域竞争力。
一座水梦车站:平湖水上枢纽站,以沪乍杭铁路平湖站建设为契机,结合平湖水乡文化特点,打造具有地域特的水梦高铁枢纽站。
平湖百岛计划:合理利用平湖丰富的水网资源,理水成网,水绕成岛,智慧理水,顺应自然,以一横七纵主干水网划分为十大岛状组团,梳理内部水系形成百屿开发单元,既形成独特的水乡环境,又有利于水环境的管控与治理,并充分
发挥水上交通运输功能。通过百岛计划的开发实施,打造独特的水乡空间形态,塑造平湖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名片。
2.总体目标:湾区融沪新城、东方智慧水都、水铁联运枢纽
湾区融沪新城:平湖背靠上海,面向湾区,是浙北融沪前沿,也是湾区与上海都市圈交汇核心,通过对上海功能的承接,积极融入上海都市圈,一体发展,打造新的湾区融沪新城。
东方智慧水都:规划以水为脉,以东西向的南市河以及南北向的盐平塘为骨架,以平湖金三角为核心,梳理河道,形成水网纵横交错的水上都市,再引入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打造智创中心、科创中心、文化创意园、创意办公区等智能智慧新城,与水环境相结合,将平湖构建成面向未来的宜居宜业的生态智慧水都。
水铁联运枢纽:南市新区范围内涉及乍嘉苏航道、杭平申航道两条三级航道,并且南靠杭浦高速,省道202南北贯通,结合未来的沪乍杭铁路,将构成区域水铁联运枢纽。
3.站体定位:中国唯一水铁客运枢纽,未来生态水上高铁
整合区域交通,最大限度提升区域换乘效率,打造中国唯一的水、铁直接转换、换乘的客运交通枢纽,将高铁站与水运航道结合,与水网景观结合,引入先进设计理念,打造具有生态、梦幻效果的水上高铁站。
四、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结合水、田、园、城等要素的综合叠加分析,形成:“一芯两轴,十岛多廊”空间规划结构。
一芯:南市新区南部靠近高铁站处规划南市新区核心,其承担片区综合服务功能,以交通枢纽、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集行政办公、商务办公、会议论坛、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水上枢纽活力芯。
两轴:纵轴—城市发展轴;横轴—南市河景观轴。
城市发展轴依托南市路形成,将新老城区联系到一起,实现新老城区联动发展;横轴依托南市河,打造贯彻规划区东西的城市景观轴;
十岛:基地按照地块主要功能将其划分为十个功能分区,即“十岛”,分别为总部岛、国际岛、文旅岛、教育岛、民生岛、科创岛、智创岛、物贸岛、度假岛、健康岛。
多廊:依托水网打造多条生态走廊,为各区提供优质、舒适的活动场所。
五、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3016.0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438.67公顷,非建设用地577.38公顷。
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680.3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8.09%。居住用地组织采用居住片区和居住区二级结构。规划分为4个居住片区,分别是西北部居住片区、西南居住片区、东北居住片区、东南居住片区。
公共设施用地以层次分明、就近服务为原则,规划公共设施总用地187.3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7.74%。其中文化设施用地54.18公顷,教育科研用地93.14公顷,医疗卫生用地30.33公顷,社会福利用地7.73公顷。根据设计规范,中学服务半径为1000米。
现代物流产业用地主要位于规划区西北部,结合省道202与杭州湾环线高速出入口进行布局。
六、站前片区空间结构规划
“一心两轴四片区”
一心:以平湖高铁站枢纽为核心,结合金平湖景观生态中心形成片区核心节点,承担城市综合交通功能,集旅游疏散和观光旅游为主。
两轴:两轴分别是水运联动轴和综合发展轴,两条轴线自南北向贯通整个规划区域,形成剪刀交叉,联通平湖市中心与平湖南市新区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脉。水运联动轴是以乍嘉苏航道(盐平塘段),综合发展轴南市路联通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与平湖市中心。
四片区:规划通过城市绿化廊道和城市航道、城市主干道路将区域分为金平湖公园区、站前门户枢纽区、国际水文化体验区、水乡尚居区四个片区。其中:金平湖公园区以休闲娱乐为主要产业;站前门户枢纽区则以商业商务金融为主要产业;国际水文化体验区以水文化展示、体验、科普、滨水商业街为主;水乡尚居区以生态居住,结合水网形成水乡生态居住区域。
七、站体建筑概念设计
1.功能定位
依托高铁站为核心交通枢纽,通过科学设计,串联水运枢纽、公交枢纽、轻轨站、长途客运站等,实现交通换乘的无缝对接,成为平湖新城的核心中枢。
2.形态定位
高铁站体如同一只动感的锦鲤,趴在金平湖一侧,头微微抬起,成一个鱼跃状,要跳跃金平湖。与周边建筑用连廊相连,如同锦鲤的鱼翅,活灵活现。
建筑靠湖一面,建筑尽可能展开,立面材质用玻璃面,金平湖美景尽收眼底。
建筑具有极强的动感及科技感,形成整个平湖的地标。
3.建筑平面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
高铁站前区域平面功能以高铁站房为核心,与周边的长途客运、水运枢纽及公交枢纽相连接。各个功能独立互不干扰,却能相互联系,快速换乘。
4.交通流线
各个流线尽可能保持其独立性,不受其他流线干扰,同时主要临路的车行开口,尽量保持较少开口,保证道路主要交通的顺畅。
站前区域的停车主要分布在高铁站体一侧,及长途客运站一侧。停车分区明确,保证了各个交通流线不受干扰。
八、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1.金平湖景观节点设计
金平湖集水陆交通、商业、科创、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风貌展示区。抵达平湖的第一站既能领略到平湖国际化的生态活力之魅,又能细细品味江南特有的浓浓水乡风情。金平湖是平湖市民跃向未来的”龙门“,也是向世界递交的一张地标名片。
2..平湖运河边水街景观节点设计
平湖水街是运河边江南风情街的商业休闲、江南文化展示、体验重要节点。和新西塘不同的是我们更注重现代新中国风演绎,在建筑的选型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