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1980年代以来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状况和变化
3
任远 邾慧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动出发,定量考察从19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格局及其演化,分析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变动所表现出的特点,并对城市未来演化和加强城市治理提出若干建议。【关键词】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城市;首位城市;骨干性中心城市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0270%,这个地区也被认为是世界正在兴起的第六大都市。长三角城市是以一系列的骨干性中心城市所构成的体系支撑实现的。大量人口从长三角以外地区迁移进入长三角,以及长三角地区内部不断发展的农村城市化和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使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不断在发生变化。本文19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在演化变动历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对未来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面貌和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基本的判断和思考。
3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长三角城市经济与空间协调发展研究》(5D 3)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变化
近一个世纪以来,城市和区域城市体系是引起众多学者关注和充满重大理论思想突破的重要领域。都市圈是分析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重要理论观点。英国生态学家Geddes (1915)则提出城市扩大到更大的范围而集聚、连绵成城市的形态。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克(1933)提出中心地理理论,成为城市内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理论。V ining 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如何实现合理的城市体系。G o tt man 认为城市不是一个很大的城市或大都市区,而是指一个范围广大、由多个大都市联结而成的城市化区域,有一定的低人口密度区分布其间。他概括了城市的5个特征:高密度的人口和城市网络、发达的交通枢纽、模糊的形状和边界、多元的政治和社会组合体、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新趋势和培植。
姚士谋(1992)根据中国现状,认为中国城市必需具备三个条件:有相当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城市,有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徐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学者都认为大都市带(城市)是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同时,认为“大都市带”具有这样的特点:(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极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发展;(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体现在都市区内部,还表现在中心城市与郊区、都市区之间;(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区域,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区域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随着不同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逐步塑造和演变。基于克拉克(1951)提出城
市人口分布一般呈负指数函数分布,即城市中心点的
人口密度最高,随着离开市中心点距离的增加,人口密度呈负指数函数下降。Newling (1966)提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特别是中心城区的人口逐渐向郊区扩散,使得城市人口密度的最高点向外偏离市中心点,与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市中心点形成了“火山”状的分布,提出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二次指数函数模型。王桂新提出两个模型分别代表了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口分布模式,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由负指数函数逐步向二次指数函数分布转变,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净迁移峰值由中心城区向郊区呈离心运动、峰值递减(任远等,2005)。
K ()从中心城市、外围地区及大都市
圈内人口的动态变化,提出大都市圈发展的阶段模
5
0JJ 7900lassen 198171
式,认为大都市圈的人口空间格局的变动可以看成是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成市化的循环过程。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提出现代城市扩散理论,指出城市体系发展有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跳跃扩散等形式。贝里(O.B err y,1954)用系统化的观点研究了城市人口分布
与服务中心等级体系的关系。穆勒(M uller,1977)提出了大都市圈的地域中心城市模式由四部分组成:衰落的中心城市,内郊区,外郊区,城市边缘区。
日本学者在城市体系结构和变动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越。富田和晓(1975)提出城市圈的离心扩大模式,该模式将大都市圈分为中心城市、内圈和外圈,并利用各圈层占大都市人口比例的指标来确定发展阶段,该模型将大都市圈的发展划分为集心阶段、集心扩大阶段、初期离心阶段、离心阶段和离心扩大阶段,并认为第一二阶段为城市化阶段,三四阶段为郊区化阶段,第五阶段为逆城市化阶段。川岛(2001)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人口增长比率的大小关系角度,提出城市的空间循环模式,认为大都市全的发展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加速城市化阶段、减速城市化阶段、加速郊区化阶段、减速郊区化阶段、在加速城市化阶段。小长谷(1997)在城市建成区的形成也扩大,城市人口高龄化、住宅老化,郊区化后的城市开发动向即城市在开发提出大都市圈的生命周期模式,即都市形成阶段、内城形成阶段、内郊区形成阶段、外郊区形成阶段、内郊区老化阶段、外交区老化阶段。
Hall则关注更大范围的都市圈人口空间变动,通过设定首位城市、一般城市和非城市地域,研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这三类地区以及三类地区间的人口变化,单个城市地区的城市化过程,提出大都市圈变化模式,该模式分为五个阶段,认为第一二阶段属于城市化阶段,第三四阶段属于郊区化阶段,第五阶段属于逆城市化阶段。
藤田(M asahisa Fujita)和克曼(Pau l Krug man)主要利用市场潜能函数分析了自单一中心城市开始的城市结构及体系的动态变化,认为随着一个城市区域总人口(N)的增加,城市体系开始升级演化;城市体系的形成和演变是企业和个人在空间状态下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我组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较小的人口N才可能维持单一中心的城市结构,而如果一个城市区域的总人口N较大,那么其所拥有的产业层次也将较多、城市结构趋于复杂,并且将在其周围分化出新的城市形成两中心甚至多中心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自组织行为决定了城市间不同的空间距离对应着不同的城市体系的均衡结构状态(王红霞,2005)。
古典城市地理学家认为政治、产业、人口、交通项目等因素影响城市体系的演变(克里斯塔勒、寥什等)。近年来学者们加入了技术和市场潜能等出发,对城市体系的演变进行解释。卡斯特勒思(M. Castelles,1989)等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技术可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首先技术变化影响并决定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影响并决定了区域城市体系的变化。可见,理解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和变化,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和区域发展。
二、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和变动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刻地受到全球化力量的影响,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也吸引了国内诸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姚士谋等(1998)以长三角为案例,说明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有经济驱动的力量、外向型经济的诱导、地方政府的行为、各类型开发区的布局、商品经济的发育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种种因素。随着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表现出城区的中心商业区高度集中化,以及郊区、工业卫星城镇的多层次分散化,而整个三角洲则将日益走向区域城市化、区域城镇体和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顾朝林(2000a)认为,我国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块状城市集聚区、条状城市密集区和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长三角城市属于块状城市集聚区。从城市分布空间特征看,沪宁、沪杭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沿海地带已经成为本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轴线,沪宁铁路沿线除东西两端的上海和南京外,中间集中分布了无锡、苏州、常州3个大城市,形成了我国密度最大的城市带。顾朝林(2000b)也提出,在城市体系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序列完善,目前已形成了5个层次各级城市的数量呈现出“宝塔型”特点:第一层次为特大城市上海,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全国性中心城市,本区城市体系的核心和经济文化中心;第二层次包括特大城市南京和杭州,这两个城市历史上曾先后为全国性政治中心,现在分别为江苏和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三层次为苏州、无锡、常
67 1
州、宁波、扬州等大中城市;第四层次为南通、镇江、湖州、嘉兴等中小城市;第五层次为其它小城市和卫星城市。
左学金等(2005)指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城市的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出现了明显的城市郊区化现象。长三角城市的主要水体,一是长江,二是太湖,三是京杭大运河,其城镇主要是沿这些大的水体分布的。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沿这些水体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的主要城市和集聚了大部分城镇非农业人口。沪宁、沪杭、杭甬和宁南(启)四个方向的集束交通干线及其附近分布了整个长三角城市85%多的中心城市、56%多的设市城市、47%多的市和县城镇的数量,分布着整个长三角城市约95%左右的中心城市的市区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80%多的设市城市的非农业人口、近76%多的市和县的非农业人口,是长三角城市又一市、镇主要密集分布地带。
李健等(2006)认为可以将长三角大都市圈划分为由沪苏锡构成的核心城市区域,沪宁杭的中圈层,和通过沪宁杭金三角带动起来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外围圈层。同时指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规模体系中各级城市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格局。其中上海已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城市和本地区发展的中心;南京和杭州在区域内的次级领袖地位也已经很明显,同时在全国城市体系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苏州、无锡和宁波等城市依靠发达的经济也已经在区域内发挥了重要集聚和辐射作用。因此,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规模体系在全国总体上处于较高层次,中小城市发育良好,城市等级比较完善,空间布局表现为城市密度较大,分布比较均匀的特征。从空问结构层次来看1长三角区域城市体系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但其内
部分布格局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长一角地区,尤其是核心圈层应建立起“紧凑型城市”和“开敞型区域”相结合的空间形态。
林康(2006)认为长三角大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体形态,近期由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组成,形成以上海都市圈为核心,南京和杭州都市圈为副中心,苏锡常和宁波都市圈为节点的空间布局形态,远期应增强上海向北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长三角相对均衡的城市布局,重点培育南通都市圈,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形成长三角大都市圈的空间支撑。
张祥建等(3)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扩散效应出发,探讨以上海为增长极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了只条基本传导方向和运动路径。空间结构传导方向和运动路径为:(1)北线,大致由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一,南京;(2)南线,包括上海~嘉兴~湖州、杭州,宁波;(3)东线,即上海~绍兴、宁波,舟山。上述三条基本运动路径所依赖的交通框架分别是:长江沿岸河港航运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沪杭、杭甫铁路和沪杭、杭雨高速公路;东部沿海城市的远洋港口运输。总体上来看,上海这个增长极主要是沿着铁路扩散的,沿江扩散轴和沿海扩散轴属于次一级扩散轴。
从这些研究发现,对长三角城市体系现状的研究较多,对城市体系结构如何变动演化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学者提出长三角城市经历过缓慢发展时期(194921978),工业发展主导时期(197821992)和第三产业兴起时期(19922现在)。顾朝林等(2006)也从城市扩展速度,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增加,产业比重及
发展,以及城市扩张的空间路径等方面对长三角城市体系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总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城市体系的格局怎样变动,及其变动的深刻动力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从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动出发,定量考察从19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格局及其演化,分析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变动所表现出的特点,并对城市未来演化和加强城市治理提出若干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利用首位城市和城市等级的理论观点来研究长三角城市格局的变化。
首位城市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处于首位的、亦即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通过首位城市规模与总城镇人口之比例(首位城市比)和首位城市同第二、三位城市人口之比(城市首位度),可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特征、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马克杰斐逊在1939年通过分析51个国家的城市体系发展状况,提出了城市首位律,之后学者又进一步提出4城市指数(首位城市人口规模和地2、3、4位城市人口和的比)和11城市指数(首位城市人口规模和地2211位城市人口和比的两倍),利用首位度指数中我们只能得到城市体系中人口规模最大城市在城市中的地位,但现实中城市体系中以几个大的中心城市共同主导的形态也十分
200
77
1
分普遍,因此出现N城市首位度的概念(人口规模前N 位城市人口规模和N2N+n位城市人口和的比)。
规模越大的城市,在数量上就会越少,规模越小的城市,在数量上就会越多。城市等级的观点是区域内不同城市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城市按照人口规模具有等级分布,随着位序的下降而是数量众多的小城市。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要求在各规模等级城市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克里斯塔勒(1933)在假设地表均一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张规则的等边三角型城市网,较高一级的中心总是在较低一级的三个中心所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中央;根据每一级城市数量的差异,具体由市场原则的K=3等级序列、交通原则的K=4等级序列和行政原则的K=7等级序列。寥什从最低级的需求开始,向上建立中心地体系,提出了K=3、4、7、8、9、12、13、16、19、21的市场等级。
序位2规模模型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序位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认为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序位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的。奥尔巴克(1913)利用5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城市人口资料,提出序位2规模法则,认为城市人口的数量和城市序位存在反比关系,之后罗卡特(1925)、辛格(1936)和捷夫(1949)发展了这一理论。
辛格(1936)提出位序2规模法则的一般转换公式:
lgPi=lgK-q lgRi
其中,Pi是第i位城市人口数,K是首位城市人口数,R i是第i位城市序列。
(二)研究数据
我们将利用各个城市的人口数据来进行城市体系结构的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及各地区公开发布的城市(包括建制镇)人口一般采用两个数据,一个是城市非农业人口,一个是城市总人口。这两个数据资料虽然连续性比较好,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往往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周一星,2001)。即这两个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城市的真实人口数。
本文研究的城市人口规模界定为市区、县级市人口数以及县城所在镇的人口总数。我们所考察的长三角城镇体系,是包括53个县级以上城市的市区人口,以及21个县城所在的城镇人口。我们利用这个城镇体系的研究框架来讨论长三角地区城镇体系格局的演化。为了获得相对真实,有较高对比置信度的数据,本文利用各省份统计年鉴得出大中城市的市区人口数;利用历年浙江,上海,江苏统计年鉴中的县市总人口推算不同城市的城市化率。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各省市统计口径不同、统计内容,同一省市在不同年份的统计口径、统计内容也存
在差别,部分城市1980、1985年数据缺失。同时,长三角城镇行政规划变动较大,在198022005年其间出现新的地级市,市中心合并县级市成区的现象普遍(如台州,周山等)。为了在分析时具有可比性,我们以1995年的城镇规划体系为准,纵向推出之间不存在的县市的人口规模。此外,部分地区由县改为县级市,行政区域不改变。部分县市重新合并为地级市,如泰州市原属扬州市,由于泰州本身行政区域没改变,不影响本文统计,表中没特别标示。另外,由于数据获得的困难,我们对长三角城市体系的变动还不能充分说明城镇体系最底部的小城镇的变化。从费孝通的“小城镇、大问题”开始的一系列研究,说明小城镇的兴起是长三角地区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的重要现象。本文所讨论的长三角城市体系的结构,主哟啊还是84个县城所在城镇及以上的城市(镇)体系的变化。
四、长三角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状况和变动
(一)长三角城市体系阶段性变化的基本特点
按照常用的划分方法,我们把城市按人口多少划分为人口大于100万的超大城市,502100万的大城市,20-50万的中等城市,20万以下即为小城市。198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体系的发展基本表现以下阶段性的特点:
第一,长三角城市在80-05年间得到快速发展,城市体系日渐完善。80年代,长三角城市体系两级分化现象还明显,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并存,大城市数量少,人口比重小;90年代以来,大城市日渐成长,
数目明显增多,到95年体系相对比较完整; 2000年以来,城市体系越来越复杂,并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数目增多,二级城市发展成为副中心,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加,副中心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
第二,我们发现,长三角城市的布局有所变化。1980年和1985年呈现“之”字型的城市布局,即大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线上;90年和95年苏南中小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南京-泰州-南通线,浙北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不大;在年和5年中,苏北南京泰州南通线得到加强,并向大城市特大城市方向迈进,加强了苏北城市在长000--
87 1
三角城市中的地位,同时浙东城市体系发展加快,有望形成宁波-台州线。
第三,长三角城市体系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明显。80年代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并且都是集中在苏南地区,浙北发展缓慢;90年代苏南的中等城市迅速成长为大城市,浙北小城市发展开始起步;00年以来苏南、浙北的特大城市迅速发展,成为副中心,中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二)长三角城市体系变动动力的变化
第一,长三角城市城市数量变动。长三角地区超大城市由1980年的4个上升的2005年的11个,其中20
00-2005年的上升速度较快,由8个上升为11个,常州、扬州和镇江人口超过百万;大城市数量在1980-1995年基本保持稳定,在1995-2000年内有较快的发展,新增5个大城市;中等城市则在1980-1985年间获得了较快的增长,最近的15内基本保持稳定;小城市数量在2000-2005年下降较快。
表1 1980-2005年城市数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特大城市4578811
大城市66451012
中等城市192528312129
小城市635653484824
第二,从城市人口数量看。长三角特大城市人口数在2000年到2005年增速达61153%,增速是1995和2000年的4倍多,人口总数达到355911万;大城市总人口增长在2000年达到顶峰,但2000年以后增长速度慢于特大城市;中等城市总人口在1980、1985年上升较快,1995年、2000年增速回落,2005年中等城市人口总数下降;小城市人口总数在2000年和2005年下降较快,在1985年变动不明显。
表2 1980-2005年城市数人口总数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特大城市10651471267182168518419361282203133355911大城市480149462105298127338145642157761151中等城市515167711123878169918175976166937115小城市606153597159625116580172526113350123 第三,从各类城市占城市人口数的比重看。特大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当中,在1995年超过总城市人口数的一半,在2000-2005年内上升最快,达到1219个百分点;大城市人口比重在1980-1990年其间有所下降,之后回升,其中年增幅较大,达到51个百分点;中等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呈现一条以年为顶点的平滑曲线,之前缓慢上升,之后缓慢下降;小城市在城市总人口中的比重一直减少,近十年来减速增加,其中2005年达到5185个百分点。
表3 1980-2005年城市数人口总数
占总城市人口数的比重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总和100100100100100100
特大城市39193411724813351135016763146
大城市1810115121815581971417813158中等城市191332314125119241342214616171
小城市2217319167171921513912116125
可见,从1980年代以来,整体长三角的城市体系是逐步从小城市优先发展,依次实现中等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城市体系变动的动力逐步从小城市过渡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推动,城市人口逐步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城市体系越来越向上集聚。
(三)首位城市和骨干性中心城市在长三角地位的变化
第一,从上海作为首位城市在长三角地区的地位看,在2000年以前上海城市人口在长三角地区的地位逐步上升,而2000年以后上海的首位地位相对受到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挑战。
表4 对长三角地区首位城市的相对地位分析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 2城市指数21943106314331631932148 4城市指数113811451166117511861111 11城市指数112611321152115911151112
第二,长三角城市骨干性中心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相对于上海在长三角城市总人口中比重在2000年以前上升,而2000年以后有所下降。三城市在长三角城市中的人口比重是一直上升的,“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的城市格局不断强化。苏州、宁波等城市的地位上升,有可能成为新的副中心。可见,长三角城市体系格局从2000年以后开始从单中心的城市向多中心的骨干性城市组团过渡。
表5 首位城市和骨干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首位城市在总城
市人口中比重
012301230125012501260123
在总城市人口中
比重
013501340136013601370139
在总城市人口中
比重
13111131
20008
1990
0404204204204047
97
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