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科专业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分析
摘要:工学结合是近些年来职业教育改革进程中最具中国特、最突出的发展途径。但在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阻碍校企深度融合,如不突破这些瓶颈,工学结合必将不能长远发展,并最终萎缩、消亡。文章结合应用文科类专业特点,研究工学结合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及形成原因。希望为探索出一条适宜应用文科专业工学结合道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文科 工学结合 瓶颈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1年度课题《应用文科专业工学结合实现校企双赢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课题编号xi310)的阶段研究成果
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长时间,但近几年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工学结合却遇到许多困难,构成运行瓶颈。其中的因素源于社会、政府、企业、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而工学结合模式是高职教育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唯一路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下面将逐一对各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出阻碍文科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深入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认识出现偏差,职业教育受到歧视
高等职业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高职是一种教育形式,而非学历。但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只有一类:即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等同于专科学历。这就造成了大家对高职教育的误解,认为是低人一等、考不上本科院校的无奈选择。企业不愿到高职院校招收员工,认为高职学生素质差。一些由高职生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企业碍于面子也只招收本科生,更不可能愿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接受顶岗实习学生。学生就业时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不敢同本科生竞争,家长更是不惜花费昂贵学费也要坚持将孩子送入“三本”学校就读。这样的认识偏差对高职教育十分不公平,在社会、企业等层面及学生和家长心里产生了不良影响,严重制约高职教育良好发展。
二、政府缺乏政策指导,工学结合动力不足
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职业教育法》,2002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但这些文件只停留在指导层面,并未实质性地具体组织、保障、统筹、规划与监督“校企合作”这一工作的运行,相应工作仍处于无序、混乱状态。在这方面,我国可借鉴西方教育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推动校企合作,
成绩斐然。它的成功全归功于有一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严格规范的职业教育体系。此外,美国、法国等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推动、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2008年12月,浙江省通过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与2009年3月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地区,文件中具体规定了校企合作的操作规范,为学校和企业指明了校企合作的方向,也为当地职业教育改革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强烈地激发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热情,使校企合作进入新一轮的深入发展。
三、被动接受缺乏热情,合作企业有苦难言
在“校企合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高职院校抱怨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其实大多数企业是很愿意参加到校企合作中来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梯队,在合作过程中发现和储备人才,节约人才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可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丰富企业文化底蕴,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的后劲和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深入参与校企合作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众多企业也为此苦恼。众所周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然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很多企业没有时间接纳学生和高职教师到一线实践。商业秘密和客户资料
是企业命脉,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核心机密更不可能随意透露给实习学生或高职教师。个别企业还把顶岗实习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作为解决用工困难的解决途径。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尚未完善,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并不能获得税收优惠或得到经费补贴。在如今巨大的市场经济压力之下,企业如何保证自身效益,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已自顾不暇。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没有企业会积极参与。
四、“双师”教师极度缺乏,改变现状困难重重
校企合作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但目前高职院校真正称得上“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很少。有的“双师”教师只是考取相应资格证书具有双师资格,并没有真正具备双师素质。一些教师延续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认为教学才是本职工作,到企业参加实践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些情况容易在年龄大、职称高、家庭负担重的教师中出现,他们往往容易满足现状,缺乏吃苦耐劳和创新精神。基于这种认识,这部分教师不愿主动下企业实践,即使学校有此要求,也只是走走形式应付差事。还有一些想到企业实践的教师,他们遇到的困难往往是没有企业愿意接收教师观摩实践,或被派遣到一些与所授课程、从事专业不相关的企业岗位,表面上是进行了企业实践,实际只是到企业打短
工,自身业务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职称评定制度也是制约发展“双师”教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行职称评审“指挥棒”的压力下,教师将全部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课题等硬性指标上,根本无暇顾及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双师”教师的头衔也只是虚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待遇,这些种种原因严重打击了教师赴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教师长期脱离实践,导致指导学生能力下降,长此以往将造成学生与社会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企业与高职院校应共同培养教师,双管齐下构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五、学生道德品质缺失,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多年来,在与企业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企业看重的不是知识技能、业务水平,而是职业道德素养,企业总是将为人正派、吃苦耐劳、认真负责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高职院校存在重“教学”,轻“教育”的错误思想,没有将职业道德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娇生惯养,不愿从事基层工作、不愿干脏活累活,期望被安排从事管理岗位。有的学生宁可成为“啃老族”,也不愿降低条件到待遇差、条件艰苦的单位实习。学生不仅没有珍惜企业提供
的实习岗位,反而挑三拣四,使得一些合作企业心灰意冷,学校声誉受到影响。严重的还可能破坏企业与学校的长期合作,使其他同学失去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
六、文科专业特点不同,校企合作局面尴尬
我国高职院校应用文科类专业相对理工科而言有些“抽象”,从事工作的内容也比较模糊。校企合作经过多年探索和有益尝试,已形成一定的成熟模式,特别是一些理工类专业,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众多文科高职院校开始纷纷效仿时,我们发现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照抄照搬理工类成功经验遇到很多难题,有些方法根本行不通。生产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从事同一工种人员较多。流水线工作内容单一、重复性强,易于模仿。方便安排大批量学生顶岗实习,在短时间内便可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可将某一流水线引入学校,建设校办工厂,承接订单,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而文科专业学生从事工作领域不同,贸易型企业往往规模小、人员少,同一岗位只有一名员工,甚至一人担任多个岗位。工作内容比较杂、接触事务范围广,需要长时间经验的积累,在短时间内无法体现学生自身能力和价值,稍有不慎还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此外,由于学生与企业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鉴于保密原则许多企业不愿将客户资料随意泄露,学生很难参与具体工作,更多的是简单的工作,造成学生不信任企业,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的现象。
文科三本大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