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贷浅析
我国农村信贷浅析
提要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组织看,农民的贷款利率是很低的,但这并不能合理的反映出农民贷款的成本。本文从农村信贷的供给和需求、利率水平的形成和利率结构、信贷现状的成因以及未来我国农村信贷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考察我国农村信贷内部深层次状况,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信贷;利率;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并针对当前的农村金融现状,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几年内,国家势必要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通过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清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改革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到的是农村金融利率的招行贷款利率
市场化改革。
对于农村信贷市场是否具备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和环境。骆家奇(2003)认为,只有中央银行监管到位、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内控制度科学有效时,农村信用社才能推行利率市场化。易金平、杨涛(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对社会产生的波动较小,农村经济主体的市场化条件较为成熟,信用社已经积累了利率改革的经验。中国人民银行渭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2)认为,民间借贷不断发展的后续资源及与生俱来的弱点迫切要求信用社推动。
我国农村信贷目前应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主体等方面入手,切实降低农户借贷成本,促进农户投资,进而发展农村经济。
二、农村信贷供给与需求
1、农村信贷的供给结构。目前,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农户贷款主要依赖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两万多农户的调查,2003年底,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7%,私人借款占65.97%,其他占1.24%。在作为传统农区的中部地区,农户来自银行的贷款仅占5.36%,私人借款则占了71.26%;东部地区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
分也来自民间金融。一项典型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农户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存款服务基本满意,但是半数以上的农户对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服务不满意,农村企业贷款面临着同样的问题。2003年底,在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只占5.3%,全国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1997年的6.7%下降到2000年的6.1%,进而又下降到2001 年的5.9%。据农业部对江苏武进县个体私营企业的调查显示,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有45.1%认为贷款难,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有86.5%认为贷款难。
2、农村信贷的需求状况。毋庸置疑,我国农民在现阶段存在着融资需求。根据2002年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研究课题组对安徽亳州和阜阳6个县18个村的217 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农户借贷发生率由1999年的31%上升到2000年的36.6%2001年的59.3%;户均借贷笔数也由1999年的1.57笔到了2000年的1.54笔和2001年的2.05笔。农户的借贷资金既有生产性贷款又有生活性贷款。作为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农户,生产性资金与生活性资金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信用社和银行往往根据农户贷款是用于生产还是用于生活而决定是否放贷,农户的生活性贷款较生产性贷款更难得到支持。然而,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因此,当农户的生活性贷款得不到满足时,不仅农户的扩大再生产会受到影响,甚至简单再生产也可能难以维持。据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提供的数据,农户借贷资金用于生活性用途的比重由1995年的35.6%上升到2002年的47.7%2003年的47.8%。所以,忽视农户的生活性贷款就极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产活动。
三、农村金融中的利率决定
农村金融体系中利率水平决定,受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供给状况,即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给状况;第二,需求状况,即农村经济主题(农户、农民、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和农村各类企业)的投资需求;第三,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这决定是否存在一个市场化的均衡利率水平;第四,政府管制,即政府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管制水平,管制越多,利率扭曲越大;第五,市场分割状况,市场分割越严重,市场中的利率水平越偏离均衡利率;第六,风险结构,即各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状况。从这几个基本因素来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得出,其利率水平在很多程度上是偏离均衡水平的,而且农村正规金融之间和非正规金融之间存在利率差异,会对农户的借贷行为和资金的流动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除供求状况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也会影响利率水平。农村金融中的市场不仅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市场分割严重的市场。农村的信贷市场是十分分散的,在一个区域内,
往往只存在一两个正式金融机构,同时由于空间上的特征,农户在借贷时不可能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选择,因此各个市场的分割是非常严重的。根据利率决定的市场分割理论和首选栖息地理论,农民会选择一个空间上最近的金融机构作为自己的资金供应和需求的首选栖息地。这种市场分割状况导致农村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往往很难形成,在各个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利率差异。
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成因
谢家智、冉光和(2000)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来看中国农村金融现在的成因,下面详细说明这个观点。道格拉斯·诺思对制度及制度变迁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其原因是: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在我国,这种路径的形成原因有:长期形成并不断自我强化的利益机制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根本原因,中国农村金融现行的产权制度又是其利益机制形成的前提,现行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是其利益主体既得利益的
有效保障,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比较是其路径依赖形成的现实原因,农村金融的制度环境是其路径依赖的客观条件。
有些人认为,我国农村信贷的最大问题是信贷不足,政府的参与方式和借款人的需求共同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1)从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关系、放款人和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和农民的关系三大方面可以分析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农村金融需求的改变和供给的不足对农业信贷的影响,政府和农村信贷机构的关系对农业信贷的影响,政府农业政策对农业信贷的影响等三种原因。
五、我国农村信贷改革与发展趋势
1、农户贷款的成本构成。农户完成一次借款所要支付的成本除了贷款利息外,还包括另外两部分:一是交易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这三部分构成了农户的借款成本。利息是农户使用贷款所支付的金融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农户贷款过程中所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从申请贷款到偿还贷款的整个过程中支付的交通费、申请费、手续费以及相关证件的复印费等,另外还包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则是农户由于申请贷款失败或延迟得到贷款而失去的经济收入。如果综合这三方面的成本,后两个方面的成本远远高于农户所支付的贷款利息。由此可以看出,主张收取
低利率来降低农户负担的主张并不一定带来农户负担的真正降低,如果另外两项成本不下降,利率再低也不可能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