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第一部:作家和故事艺术
序
《故事》论述的是原理,而不是规则。
《故事》论述的是永恒、普遍的形式,而不是公式。
《故事》论述的是原型,而不是陈规俗套。
《故事》论述的是全面彻底、始终如一,而不是捷径。
《故事》论述的是写作的现实,而不是写作的秘诀。
《故事》论述的是如何精通这门艺术,而不是如何揣摩市场行情。
《故事》论述的是对观众的尊重,而不是对观众的鄙薄。
《故事》论述的是独创,而不是复制。 | ||||
第一章:故事问题 | ||||
1、故事的衰竭:精彩的故事,疋 切的根基。其核心应该疋:吸引你,打动你。 | ||||
2、手艺的失传: | ||||
故事的核心: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 | ||||
3、 故事要领
故事忌讳的:1、讲述不简洁。2、巧合,经不起推敲的动机。 3、没有明确主人公。4、场面
互不关联。5、没有性格人物。6、没有洞察力。7、整体感觉生硬、拙劣。
乏味的故事:1、进展过程缺乏。2、动机虚假、3、人物累赘。4、潜台词空洞。5、情节有 严重漏洞。…
4、 把好故事讲好
讲故事是一门综合性手艺,是感性和逻辑性的结合: 1、、戏剧性2、真理3、人性4、知觉
5、 梦想6、幽默7、语言&两重性9、完美10、独一无二11、美12、自信
5、 故事与生活
生活的真实,不是描摹真实的生活。
单纯的感官刺激时不够的。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要好看又有味道。
真理是我们对实际发生事件进行的思考。
手段是中性的,综合运用表现的是作者的个性。
6、 能力与天才
要有知觉力,想想力,是文学天才和故事天才。
7、 手艺能将天才推向极致
第二部:故事诸要素
第二章:结构图谱
1、故事设计术语
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可能性。
大师的标志就是能够从中挑选出几个瞬间,却借此给我们展示某一生。
A:结构:通过人物,事件冲突等的有机结合。表达情感、思想。
B:事件: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某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
由负面转化为正面。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用某种价值来表达经历的, 并通
过冲突来完成
C:场景:场景是指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这段动作根据
至少一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感知的重要性的价值改变了人物生活中负荷着价值的情景。 理想
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
D:节拍:场景里面最小的结构成分。
E:序列:序列是指一系列场景一一一般为二到五个, 其中每一个场景的冲击力呈递增趋势,
直到最后达到顶峰。
F:幕:幕是一系列序列的组合。以一个高潮场景为其顶点,导致价值的重大转折,其冲击 力要比所有前置的序列或场景更为强劲。
G:故事:故事高潮:故事是一系列幕的组合,渐次发展为一个最后的幕高潮,又称故事高
潮,从而引发出绝对面不可逆转的变化。
2、 故事三角:设计情节是指在故事的危险领域内航行,当面 I临无数岔道时选择正确的航 道。情节就是作者对事件的选择以及事件在时间中的设计。
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
大情节:因果关系,闭合式结局,线性时间,外在冲突,单一主人公,连贯现实,主动主人 公。
小情节:开放式结局,内在冲突,多重主人公,被动主人公。
反情节:巧合,非线性时间,非连贯现实。
3、 故事三角内的形式差异
A:闭合式结局与开放式结局:
如果一个表达绝对而不可逆转的变化的故事高潮回答了故事讲述过程中所提出的
所有问题并满足了观众的所有情感,则被称为闭合式结局。 |
一个故事高潮如果留下一两个未解答的问题和一些没满足的情感,则被称为开放式结局。 |
B: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 |
大情节的外在冲突:与他人,社会机构,自然力的斗争。 |
小情节:重点在与自己思想情感的斗争。 |
C:单一主人公与多重主人公:单一:主人公成为明星角。 |
D:主动主人公与被动主人公:
主动主人公在为追求欲望而采取行动时,与他周围的人和世界发生直接冲突。 被动主人公表
面消极被动,但在内心追求欲望时,与其自身性格的方方面面发生冲突。
E:线性时间与非线性时间:无论有无闪回,一个故事的事件如果被安排于一个观众能够理 解的时间顺序中,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按照线性时间来讲述的。
如果一个故事在时间中随意跳跃, 从而模糊了时间的连续性, 以致观众无从判定什么发生在
前什么发生在后。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按照非线性时间来讲述的。
F:因果与巧合:_|
因果关系驱动一个故事,使有动机的动作导致结果,这些结果又变成其他结果的原 因。从而在导向故事高潮的各个片断的连锁反应中将冲突的各个层面相互连接, 表现出现实
的相互联系性。
巧合驱动一个虚构的世界,使没有动机的动作触发不能导致进一步结果的事件, 因此将故事
拆解为互不关联的片断和一个开放式结尾,表现出现实存在的互不关联性。
G:连贯现实与非连贯现实
连贯现实是虚拟的背景, 确立人物及其世界之间的互动模式, 在整个讲述过程中这些互动模
式一直保持着连贯性,从而创造出意义。
非连贯现实是混合了多种互动模式的背景, 其中故事章节不连贯地从一个“现实”跳向另一
个“现实”,以营造出一种荒诞感。
H:变化对静止:
4、 故事设计的政治学:好莱坞电影,非好莱坞电影。
5、 作家必须以写作为生:
为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提供了完美的杰作,这就是其存在的原因。 | ||
大情节是全人类的。 | ||
6、作家必须精通经典形式: | ||
7、作家必须相信他所写的东西:要忠于我心,不要为艺术而艺术。
第三章、结构与背景
1向陈词滥调宣战:你的故事世界的了解和洞察是使故事新颖杰出的根本。打仗之前要充 分了解敌我 这是制胜关键。
2、 背景:故事的背景是四维的一一时代、期限、地点和冲突层面。 时代是一个故事在时间中的位置。
期限是故事在时间中的长度。
地点是故事在空间中的位置。
冲突层面是故事在人类斗争的等级体系中的位置。
3、 结构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故事必须遵守其自身内在的或然性法则。因此,作家的事件选 择仅仅局限于他所创造的世界内的可能性和或然性。
4、 创作局限的原理:背景对故事的反讽表现在:世界越大,作者的知识便越肤浅,因此他 创造时的选择也就越少,其故事也就越发充满陈词滥调。世界越小,作者的知识便越完善, 因此其创造时的选择也就越多。结果是一个完全新颖的故事以及对陈词滥调宣战的胜利。 调查研究。
5、 调查研究:研究记忆,研究想象,研究事实。
6、 创作选择:
创造力是指创作过程中所作出的关于取舍的选择。 不要过分迷恋灵感。但要适当尊重自己的感觉。
我们所做的一切十有八九都没有发挥出我们的最佳水平。所以,一定要修改,反复修改。
第四章:结构与类型
1电影类型:爱情故事。恐怖影片。现代史诗。西部片。战争类型。赎罪情节。惩罚情节。 考验情节。教育情节。幻灭情节。喜剧。犯罪。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社会剧。动作/探险。历史剧。传记。纪实剧。 嘲讽纪录片。音乐片。科学幻想。 体育类型。
幻想。动画。艺术电影。
2、 结构和类型的关系:类型常规是界定各个类型及其次类型的具体的背景、角、事件和 价值。
3、 精通类型:为了预知观众的预期。你必须精通你的类型及其常规。
4、 创作限制:恪守常规,拒绝陈腔。
5、 混合类型、重新创造类型:如西部片、精神分析剧、爱情故事的变幻。 作品生命力不仅来自与时代同步,还来自对最本质人生价值的阐释。
6、 持之以恒的天赋: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然后深入挖掘。
第五章、结构与人物]
1人物与人物塑造:人物真相只有当一个人在压力之下作出选择时才能得到揭示一一压力 越大,揭示越深,该选择越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本性。
2、 人物揭示:看似如此实际并非如此。 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对比,反衬。
3、 人物弧光:把这一原则更进一步: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讲述过程 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4、 结构和人物的功能:
结构的功能就是提供不断增强的压力, 把人物逼向越来越困难的二难之境, 迫使他
们作出越来越艰难的冒险的抉择和行动, 逐渐揭示出其真实的本性,甚至直逼其无意识的自
我。
人物的功能是给故事带来人物塑造中令人信服地实施选择所必需的素质。 简言之,一个
人物必须可信:足够年轻或年老、强壮或虚弱、世故或天真、受过教育或目不识丁、慷慨大 方或自私自利、聪颖机智或冥顽不化,等等。 这些素质都必须给以适当的比例。每一个人物 都必须给故事带来适当的素质组合, 以令观众相信,这个人物能够做到而且将会去做他所做
的事情。
关键是掌握适当的度:不同类型,人物塑造要求不同。
5、 高潮和人物: 高潮关乎成败
割舍人物塑造中可能削弱这一动作可信性的任何方面。
第六章、结构与意义
1审美情感:
生活中,思想和情感是分开的,但艺术却将二者结合起来。
2、 前提:支撑创作:前提和主控思想。前提是开放式的,主控思想是封闭式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