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百家戏苑王京白燕升方谈苗洁艺术故事
李春芳
晋剧名家苗洁,1983 年毕业于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1984年又就读山西省戏曲学校晋剧表演班,2004 年又在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深造。她不知疲倦地学习,永不满足的求索,那高而匀称的个子,那双大眼睛......让人觉得依然是出水芙蓉一般,青春靓丽.充满生气。
苗洁出身梨园,父亲苗秀茂,母亲田翠兰,都是太原市戏校第一班学生。父亲的小生戏苗洁记不清了,但现代戏里的很多艺术形象,都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母亲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老师的徒弟,后任教于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苗洁就是在“巴、打、呛”的氛围中长大的,可谓是“耳濡目染”,所以从小对晋剧产生了与同龄小朋友不能比拟的那种情结,并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苗洁5岁就跟着太原市实验晋剧团琴师赵月兰学拉二胡。1978年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恢复招生,家长原本无意让苗洁再步梨园,她和妹妹从小聪明好学.完全能读到大学。可苗洁还没念完小学,就非要考戏校,大人执拗不过,于是以拉二胡考进了太原文化术学校,校领导、老师都认为苗洁长的俊,身材苗条匀称,当演员绰绰有。就劝其母田翠兰,让其调整到表演班学习。一年的基本功训练过后,学员开始排戏、小旦组正排《拾玉镯》、翠兰不同意,“
要排就排《扈家庄》。”没料想这出戏为苗洁奠定了扎实的刀马旦基础,并这出戏全省教学剧目汇报演出中崭露头角。
五年的学业结束了,别的伙伴都迫不及待到省、市专业剧团进行艺术实践,说白了就是得赚钱补贴家用。苗洁家庭条件要好得多,于是她又考取了山西省戏曲学校,再度读中专。一个已经有5年正规训练的学员,再上表演班,立刻就显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1987年以《凤台关》参加了在古都西安举办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六省戏校调演,在争奇斗艳的百花园里,《凤台关》犹如一朵奇葩、鲜艳夺目,受到与会专家和观众的一致称赞。苗洁把张秀英爱憎分明、胸怀韬略的稳健刚毅、威武果断的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同年,苗洁在省戏校毕业,分配到山西省晋剧院,省晋剧院为她全身心投入艺术追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她以《九仙台》,获山西省首届”杏花奖”。她除刀马戏的精湛技艺,像《扈家庄》、《杀宫》、《凤台关》、《梨花情》、《杨门女将》等扎靠、短打的刀马戏精益求精,《白绫怨》、《放裴》、《打金枝》、《打神告庙》、《富贵图)等小旦戏由得心应手。如《白蛇传》,多数剧团”盗草”、“水斗”由刀马演员演,"断桥”则青衣胜任,而苗洁扮演白素贞整场戏都是驾轻就熟。甚至《教子》的王春娥,《梵王宫》的刘雪梅,她也想演上一演,在现代戏《小卒子过河》中她出演了一号女主角。下乡演出,哪一位演员有个头疼脑热,她都主动去救场,
有的戏一经她演出,倒成了她的戏,因此始成为出了名的“大救驾”艺术骨干。
苗洁迎来了艺术的丰收季节,也得益于她求教多师、像刀马旦艺术家家高翠英、张友莲,小旦艺术家冀萍、田桂兰、肖桂叶,青衣艺术家王爱爱,武生名家赵小春.京昆艺术家沈世华、孙明珠、孙毓敏、张洵鹏、刘秀荣、吕兆芳等.都给过她精心指教。
1999年4月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庆祝开播 50 周年纪念会上,“师徒共唱一段戏”苗洁和冀萍老师演唱了《打金枝》里升平公主的名段.虽不是彩唱,但她们师徒细腻的艺术处理,博得现场观众的一片赞誉。演唱会后的几天里,人们还在议论,一个是三花脸演员梁忠威,一个是小旦新秀苗洁,他们嗓子不是最好的.但年轻漂亮、充满生气,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大家对我说:我们亟待看到舞台上的年轻人,新面孔.这样才能看到晋剧艺术的生生不息,大有希望
96 岁的翻译家、国学家、教育家季羡林讲过:“什么是成功?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差别是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但勤奋需要毅力.没有毅力.不能坚持,再好的天赋也毫无用处。而苗洁就是勤奇占了上风。2 分天赋,8分汗水。机遇也是不期而遇的。苗洁在山西省晋剧院,有最好的音乐设计,最好的鼓师,最好的琴师.最好的导演 --.---如果她是在一个县剧团:如果没有家庭的全力支持,那恐怕就是另一个结局。苗洁逐日上进,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众里呼他千百度.那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便是我取(天资,勤奋+机遇一功》题目的理由。
苗洁以自身勤奋,又抓住机遇,终获成功。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