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研究
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研究
作者:叶海玲 沈陈敏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02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全员、专业、全程、平台、制度五大工程着手,构建一套准问题、解决问题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就业体系,实现旅游学生、院校、产业的和谐互动。
        [关键词]高职 旅游专业 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问题 构建
        [作者简介]叶海玲(1970- ),,浙江临海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沈陈敏(1983- ),,宁波鄞州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助教,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浙江宁波3151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3-0092-02
        2009宠妻大男人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其中,旅游专业毕业生人数预计突破25000,旅游教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激化了就业竞争。虽然就业竞争激烈、就业
形势严峻,婚宴邀请词由于旅游行业劳动密集、用工量大,在旅游行业长期存在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旅游产业用工荒的矛盾,旅游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有业不就并存的矛盾。同时,存在就业对口率低”“就业率低”“英雄联盟荣誉系统一次就业流失率高”“旅游毕业生不符合旅游行业单位用工要求等种种旅游教育和旅游产业供需错位问题。要解决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要改革创新一套适应市场需求、迎合行业发展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根据PBL即问题式学习理论(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来学习、研究现有的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问题是PBL模式的起点和核心,所以,到现有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基础。
        一、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执行主体狭小、不清、缺乏专业性,严重阻碍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果。对于该执行主体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就业职能部门的教职工、从事就业指导的旅游专业教师和就业课程教师、与学校就业有着紧密联系的企业和社会及家长。现有高职旅游专业院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人员仅局限在就业职能部门的教职工这个层面,没有拓展到第二、第三层面。
传递作文
        第一层面,属于教辅岗位层面,仅仅包括学校、学院直接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学校招生就业部门的教职工以及二级学院的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由于高职院校有限的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繁忙,不具备专职性,不具备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体系观念、工作能力和精力,容易把就业工作锁定在提高就业协议书签约率的突击战上。
        第二层面,属于教师岗位层面,现有的高职旅游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在传授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课程氛围中,很少开展融会贯通的职业启蒙、就业引导教育,农村适合做什么生意这跟教师缺乏就业指导意识、缺乏岗位实践经历、不熟悉职业发展、不了解人才市场是有直接关系的。另外,虽然已开设类似职业生涯规划的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学生人数庞大、师资力量薄弱,注册私募基金公司轻易地让辅导员或者就业职能部门的职工担任教师,这些工作人员虽有一线工作经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和精力,缺乏专业的培训,上课有之嫌,导致就业指导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走过场的现象。
        第三层面,属于校外互动层面,包括旅游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学生家长,现有高职旅游院校很少有把这个层面的人纳到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执行主体层面。但是实践发现,旅游企业是实现就业的最终输入口,旅游行业相关部门和社会单位是疏通就业渠道的连接器,学生家
长则是最大程度利用好每个毕业生个体的就业资源的指导员,他们对于促进就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