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粗犷与精细并存的明代玉器赏谈(上)粗犷的犷
明代玉器作为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画师玉工们为我们留下了构画优美,技艺精湛的艺术珍品。他们在玉石难得而且易碎的玉材上,发挥并实践着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理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此我们以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玉器为例试做赏谈。明代玉器发展的社会背景
明王朝政治统一,经济与文化大发展,商业因承袭两宋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而愈益发达。这一时期汉文化得以继承延续,日益兴盛,手工业生产极为兴盛,玉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如该带饰图案以自然界瑞物为题材,表达福寿之意,呈现社会稳定、一派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 明 故宫博物院长7.5cm,宽6.9cm,高1.7cm
椭圆形,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圆环,上层镂雕图案。图案又可分为两层,下层为镂雕带状枝条,上层雕山石,并杂生灵芝、松、竹。松、竹下有雌雄二鹿,雄鹿昂首,雌鹿俯颈,
雄鹿身后有一龟,口中吐云,一鹤一雀立于松竹之上。图案两侧与环间各有一孔,可穿带。
同时,玉器制作所需的玉材,得到充足的供应,大型新疆和田玉等大量进入内陆,涌现了众多大规格尺寸的玉雕作品,尤以宫内收藏为盛。
青玉甪端熏炉 明 故宫博物院熏炉高17.5cm,口径5.6cm
青玉质地,淡绿,局部有深褐沁斑及绺纹。熏炉为甪端造型,圆雕。甪端首即为熏炉盖。甪端独角,昂首,张口露齿,鼻孔朝天,四足直立,足上皆有羽翅,身饰龙鳞。中空可贮香料,香气可透过兽的口、鼻散发出来。
明代玉器的发展,除了玉雕艺术发展的客观因素之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在政治上,因为统治阶级的重视,玉器不仅是权利的象征,还是等级的象征。王室成员普遍服玉带、玉组佩以示尊卑有序,赋予了更多的政治、财富、礼制等含义。
龙纹玉带 明 故宫博物院玉带长9.5cm,宽4cm,厚0.6cm
由20块白玉带板组成,缝缀在红缎子的鞓带上,非常完整。其中桃形6块,条形4块,长方形8块,一端微弧者2块。整套带板采用镂雕技法,在席纹锦地上浮雕龙纹,分正面和侧面两种形象,用阴刻技法琢刻鳞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