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最近,“精致穷”成了一个热词。所谓的“精致穷”,指的是即使赚的不多,也要“斥巨资”买下自己喜欢或向往的事物。为自己的喜好掏空储蓄,为精致的生活花费所有,这是当下部分年轻人的新选择。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没有遵循量人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②反映了部分年轻人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③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④没有做到保护环境、绿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这种消费观念( )
A.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显示
B.是一种崭新的消费观,是消费的新潮流
C.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必然促进经济与生活发展
D.是超前消费、畸形消费
3.如今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众。为此,消费者应
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限制消费
②自觉摒弃餐桌陋习,量力点餐
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④杜绝超前消费意识,绿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了份月薪3000左右的工作。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这一消费行为( )
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
②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并重
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④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8年6月11日,《人民网》载文,据统计,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过5000亿人民币,全球几乎1/3的奢侈品买主是中国人,同时中国又是唯一一个代购风行的国家。对于国人如此迷恋奢侈品我们应当
①倡租赁消费,坚持勤俭节约
②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③坚持贷款消费,追求物质享受
④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有些00后大学生不顾家庭收入状况允许与否,坚决要求家长在开学前为其配置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所谓公认的“新六样”“开学标配”,六件配齐最少也要3万元。这种消费行为
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不健康消费
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不理性消费
③违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
④违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过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消费/欲望。“幸福公式”给我们的启
示是
A.欲望越高越幸福
B.适度消费应当克服攀比心理
C.消费水平要与欲望高低相适应
9.在我国,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经济上主要依靠父母,但目前不少大学毕业生为了留恋青春却沦为毕业季烧钱。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虚荣心,你在省内毕业游,他去省外毕业游,那我就去国外毕业游,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这不但不能获得真正的美好留念,反而给自己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这些大学毕业生( )
①受求异心理影响,事事展现个性
②受攀比心理影响,缺乏理性消费
③应该践行正确原则,适度消费
④要坚决反对享受,勤俭节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朱子家训》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给消费者的启示是
A.要学会适度消费 B.要更新消费观念 C.要抑制消费需求 D.要维护合法权益
11.“绝不要因为便宜就去买不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都是昂贵的。”这句话反对的消费行为是
A.攀比消费 B.购物宣泄 C.消费上瘾 D.冲动消费
12.右图漫画中销售者的销售策略利用了消费者的
①求实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从众心理 ④攀比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中国内地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上花费不断增加。据调查,很多人买奢侈品的态度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带有炫富的目的。而另一项调查显示,相当多的中国人一年都没买过一本书。针对以上消费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是
①购买奢侈品就是追求现代、时尚和个性,无可厚非
②反对盲目攀比,反对购买奢侈品
③应该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奢侈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一名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 “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下列对材料和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
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
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流量明星,2019年“双11”期间花呗(一款网络消费信贷产品)又玩出新高度,取消账户限制、助力提额、分期免息。相比以往,这次支付宝在消费金融方面明
显加码。花呗此番操作( )
①拓宽了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②有利于降低网络消费信贷的风险
③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
④可能会刺激年轻消费者攀比和超前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过年已成为一种新民俗。2019年春节旅游市场活跃,人们出游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在文化游览方面人均花费在500-1000元之间的游客占比超过40%。这表明
①人们更加注重理性消费②生存资料消费逐渐减少
③攀比心理主导人们的消费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 B.①④双11购物津贴怎么用 C.②③ D.③④
17.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拼族”。拼车可以节约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房可以减少50%以上的房租等。这种现象( )
①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③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④严重影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市场上某款新手机的出现,让用户的体验在许多重大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它带来了先进的新摄像头系统、更胜以往的性能和电池续航力、富有沉浸感的立体声扬声器、彩更明亮丰富的显示屏,以及防溅抗水的特性。它周身的每--处,都闪耀着强大科技的光芒。面对该款
手机,市民内心充满了矛盾,性能优越的手机谁都想购买,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抓住消费者攀比心理是该手机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
②市民内心充满了矛盾”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
③“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
④该款手机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了创新技术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9.出于健康的考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安全的肉菜,价格高数倍的蔬菜和肉蛋,仍有相当多的购买者。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攀比心理主导了部分消费者的消费
②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③这有利于促进绿消费保护环境
④不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某地市场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旺盛;非名牌服装的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然平淡。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①非名牌服装满足人们基本着装需要,需求弹性小
②该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名牌服装由消费偏好
③非名牌服装市场存在低价恶性竞争,市场规模小
④该地居民攀比心理严重,消费普遍超出支付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现如今,“性价比”逐渐取代“高大上”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掏出钱包的重要因素,越来越
多的年轻人凑在网上“拼省钱小组”,相互分享“独门秘籍”,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斤斤计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斤斤计较”是过于紧缩消费的表现②追求“高大上”可能是攀比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追求“性价比”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④年轻人的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趋于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我国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但仍有不少人将浪费作为“面子”的象征。更有甚者,在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仍讲究排场、“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启示我们在消费时应( )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20年618购物节期间,淘宝商家推出了购物津贴玩法,消费者可跨店凑单满400减50,不少消费者为了获得跨店优惠,纷纷加入网购“凑单”的热潮之中。 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启示我们( )
①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做理智消费者
②应摒弃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要避免盲目跟风,购买真正需要的商品
④应该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适度消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24.“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止餐饮浪费已在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大家节约粮食,从每一餐做起,小份菜、适度点餐已成为共识。这种点餐消费属于( )
①适度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抑制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④勤俭节约的理念和主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果粉”,指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狂热爱好者。在中国就有着成千上万的“果粉”。虽是价格高达五千多元的奢侈品,四川移动在川上千家营业厅、移动4G手机大卖场、终端零售店门口都出现了果粉彻夜排长龙购买的盛况,其中不乏一些透支消费的“果粉”。分析“果粉”们疯狂的原因,正确的有
①生产决定于消费,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对奢侈品的消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