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 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和谐校园的构建有五个基本要素——人、事、物、景、情的和谐,人的和谐是关键,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3名学生铊中毒”事件为例,联系起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在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字】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对策
Attention psychologically healthy;construction harmonious campus
Wu Yuping
【Abstract】The harmonious campus’s construction has five base element——people, the matter, the thing, the scenery, the sentiment harmony, human’s harmony is the key, the campus harmony most essential factor is the human, human’s harmony or not, has decided the campus harmonious success or failure. This article take “the Chinese Mining Industry University 3 student thallium poison” the event as an example, relates several year ago the
Ma Jiajue event, in the analysis present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condition’s foundation, carried on some to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question to analyze and to propose som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Keywords】Attention;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campus; Countermeasure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和谐校园的构建有五个基本要素——人、事、物、景、情的和谐。人的和谐是关键,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形成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要实现这一转变,校园内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宜人的校园可以通过增加经费投入来实现,而和谐的心理环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显,构建和谐校园要关注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学习压力、就业碰壁、情感挫折等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显。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冲突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从表面上看我们的校园似乎很和谐,千姿百态、意蕴丰赡,而和谐的背后潜伏着危机,马加爵事件、“铊中毒”事件等等,每一件都让人毛骨悚然,发人深省,我们的校园和谐建设还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和谐与稳定对整个和谐社会建设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大学校园以学生为本,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与竞争压力的加大,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已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高校就不和谐、不稳定,社会也难以和谐与稳定。
2.“铊中毒”事件和马加爵事件的心理分析以及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中国矿业大学3名学生铊中毒”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联系起前几年的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心理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毒者应是患上心理疾病,而且到了妄想性质的程度。这类人最初不善于和别人沟通,有着社会交往
障碍,认为别人疏远他是故意的,自己越来越感到孤独,最后便形成了固执的想法。目前,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大学生比较普遍,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人如果不注意干预,将会发展到病态的程度,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酿成悲剧。相关统计发现,目前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竞争压力的影响,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与同龄人的交往比较少,心理较为封闭,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显得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心理就会出现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心理障碍。
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有较健全的意志,果断、顽强,有自制力,乐观自信,积极进取;他们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卫生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精神疾病成为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精神疾病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颇高;偶尔出现的、或者轻微的、局部的心理卫生问题则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许多大学生身上;考试焦虑、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网络成瘾、个人情感问题和强迫症等几大问题,正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问题;大学生们闹心的关键词是“郁闷”。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阻碍着他们进步,影响着他们潜能的开发。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不少案例表明,大学生相当多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人格的自我中心,容易变得孤僻、内向和脱离体,易于沉迷网络、录像等。而另一项调查也表明,一些大学同学之间的沟通不畅,没有认同感,而大学时期是需要得到认同的。孤僻而得不到外界关怀,使得这类人经不起挫折,选择攻击报复。其实马加爵事件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马加爵之所以有这种行为,已经完全暴露了他心灵的极端贫乏与人格的极度扭曲。如果我们不能在此事件上深入挖掘它的实质,类似的事件就不会得到根本的制止,“铊中毒” 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但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同学们早一点注意到常某的心理,学校多一点关心爱护,情况又会如何呢?这一次次的校园悲剧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暴露了一个我们整个社会迄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真正探索和开发人的心灵领域,通过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
3.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
大学生是一最脆弱、最敏感的特殊体,在外界的冲击下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需要正确的引导。在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3.1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跟踪,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心理问题应急干预提供基础材料,使学生的心理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要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及心理辅导室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定期开展心理测试,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倾向,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
3.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这将会有助于学生自己化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每学年开展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使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
3.3 及时开展谈心活动,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教师应该定期开展“谈心”活动,学校还应该通过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等方式开展个别谈心,这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并对其进行心理引导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并及时纠正某些同学的不健康的心理,对症下药。
3.4 建立家长联系制度。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家长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个盲点,而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环节,因此对于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电话或书信等方式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告知详情;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引导其走出困境,通过营造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解决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3.5 关注家境贫困的学生。特殊的背景可能会让他们形成超常态的自尊。学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技巧和方法,有时不恰当的特殊关怀反而会触发其自卑心理,效果适得其反。同学之间要相互宽容,相互帮助,避免在交往的过程中的歧视,孤立别人的做法。
3.6 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网络检测体系和危机干预,建设一支心理辅导教师专职队伍。建立学生心理问题三级危机干预预警系统,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一级网络,负责统一收集和掌握全校学生心理问题信息;各学院为二级网络,负责收集和掌握本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班级为三级网络,负责收集和掌握本班学生的心理问题;每一级要指定专人负责。此外,建立以专业人员为骨干,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者、班级辅导员为主体,以学生社团、班级学生心理发展委员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深层原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而要遏制此不良趋势,则有赖于以上方面的协同努力,这样才能标本兼治,取得实效,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校园。有了和谐的校园,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祖国需要的人格健全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谢炳清、袁建勤、 刘岳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
[2] 江云清、宋明霞.对大学生特殊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5马加爵事件经过)
[3] www.fx120/news/news-focus/xgrd/200706210958028563_8.htm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