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目前大学生体的心理状况存在问题,可分为三个层次:心理缺陷、心理不健康、心理障碍。无论是心理问题较轻的心理缺陷,还是心理问题较重的心理不健康和心理障碍,都是可以预防和的。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篇1一、大学生心理状况现状
(一)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更好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对于大学生活与学习还很迷茫,这一不熟悉的环境让他们充满了“恐惧感”,在面对一些挫折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多为忐忑不安,不知所措,以至于在一些大问题上容易造成心理负担,严重的后果就导致心理不健康。而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一些问题会随之解决;
(二)非独生子女心理状况比独生子女好
在中国的特殊体制下,独生之女比例相当之高,然而面对一些问题,还得得出客观的判断。非独生子女其所在家庭情况有着兄弟妹,从小与年龄相仿的人相处较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因此其心理状况普遍好于独生子女。
(三)来自非城市的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
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学生,竞争意识较强,并且从小耳濡目染承受压力的能力也较强,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对于来自非城市的学生较低。
(四)女生心理状况普遍不如男生
男女性格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男生更富于冒险,解决问题能力较强,普遍而言,抗挫折能力也高于女生,所以其心理状况总体而言好于女生。
(五)性格开朗的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好于内向型学生
性格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性格开朗的学生,其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其生活学习中都有着明显的表现,面对困难,所表现出的自信、决心与自我调节,使得这类学生远离了心理问题。而内向型学生则相反。
二、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马加爵事件经过
(一)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1.学生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想着要和别人去交往,在不知怎样去交往或交往失败后,而导致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
2.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从小缺乏集体环境,家长的过分包办,使之缺乏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由于交际困难,导致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而又因无倾诉对象,导致心理疾病。调查显示,交际问题已成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二)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一些大学生由于交际困难而在网络里心理满足,再者网络里也有很多精彩的东西,他们沉溺于网络,染上网瘾,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人正常的认识,情感和心理定位,还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性格和健康人生观的塑造。
(三)角转换与适应障碍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教学模式不适应,未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带来系列问题,有的自信心下降,有的得了考试恐惧症,造成心理失调;还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感觉现实中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导致心理失衡,如不及时调整,就会变得失落,自卑,抑郁,有的甚至会退学。
(四)学习与生活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来自所学专业非所爱;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不当,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压力,使之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导致出现强迫,焦虑甚至精神分裂。生活压力主要是一些大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为人处世,再者有些大学生生活费家庭不能负担的起,这对于来自农村和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感受尤为强烈,由于怕被人看不起,怕受人冷落,及自身的懦弱,自卑的性格导致他们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采取缓解行动,从而更加重了心理负担。
(五)情感困惑和危机
现今大学生恋爱已相当流行,但因恋爱而造成的情感危机却是诱
发他们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许多工作人不能正确看待恋爱问题,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学生心理变异,有的甚至因而走向极端,造成悲剧。
(六)就业压力大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及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致使工作越来越难,这无不造成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三、对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学习并掌握心理知识
大学生可通过自学、听讲座、课堂学习等途径,学习并掌握好心理知识,它将有益于大学生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理论武器。
(二)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社会调查、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
动,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是大学生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人际关系也会得以加强。在今天强调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大学生更应积极地参加各类文体活动,锻炼身体、培养能力、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学会自我调节
自我心理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认识、言语、思维等活动调节和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以达到保持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过程。大学生的自我调节方法很多,例如:自我暗示、合理宣泄、目标取代等等。合理的使用自我调节各种方法,给心灵放假,心理问题便远我们而去。
(四)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
生活因充满坎坷而美丽,一个完整的一生是在面对挫折,而后解决问题中度过。应将每次困难看做自我提高的过程,笑看人生起起落落。
四、总结
只有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适应各方面的压力、更好的处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样社会才能稳步健康的继续发展。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高校、社会以及家长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沟通给予指导,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篇2前提摘要:一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接受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从调查研究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心理状况良好,他们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在社会中不断发展与融合,懂得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自己。但仍有少数大学生拥有极端想法与行为,面对日益频
繁的校园杀人事件,令人惋惜的自杀事件,校园极端行为着实需要受到社会关注。拥有健康的心理状况是现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的素质。
关键词:校园极端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与目的:文明程度越高,心理压力便越大。经过10几年的奋斗,大学生最终从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他们是老师与家长的受青睐者,但头顶光环的大学生却被忘却了他们也会有茫然与不解,知识并不是全部。近来的校园凶杀事件并不是偶然事件,它敲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这一系列的恶性事件反映出事实: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瓶颈,必将成为障碍。下面便是近时段的校园极端事件:
前不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洋遭遇室友投毒,经抢救无效死亡,黄洋的一名室友因涉嫌投毒被警方带走。两位本有前途大好的研究生,一位中毒辞世,一位则身陷囹圄,不得不令人感慨。这些年来,从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到清华大学的刘海洋,从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到北大法学毕业生连勇,1994年清华大学学生朱令铊中毒案件,1997年北京大学学生王晓龙向同学投毒案件,以及4月16日刚刚发生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同宿舍学生因琐事发生打斗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案件。
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不仅仅是对业务能力和个人成长的一种培养,更是对未来社会新一代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责任。面对这种责任,从家长到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都责无旁贷。
调查方法和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在南京晓庄学院校园内,共发放80份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大致被分为三个部分:大学生心理状况形成原因,大学生面对心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与类型。问卷分别发放给不同年级层,男女按不同比例发放。
调查结果和初步分析:
小组针对调查问卷的核心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图一:大学生心理状况形成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到了大学以后才出现的,当学生走进大学,在青春期后期阶段,开始走向独立、自立,会面临更多的矛盾和冲突,把这种问题爆发出来了。此时的压力、问题都只是诱发因素,不是所谓心理问题的本原之所在。从以往的案例来看,我们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认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早已存在的,这种心理问题甚至可以延伸到学生从小的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的教育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甚至我们都会说,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能看见父母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