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是什么
“英特纳雄耐尔”,外文的音译为“共产主义”。《国际歌》中唱道:“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个口号的提出,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那时,在极端黑暗的法国巴黎,血雨腥风中掀起了狂飙,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了。然而,它仅仅战斗了72天。巴黎公社战士的热血,激怒了一位名叫欧仁·鲍狄埃的青年诗人,他流着泪水从地上爬起来,用战友的鲜血写出了悲壮的《国际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能实现!”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呐喊,是沉睡的人类社会夜幕中的一道耀眼的闪电,呼唤着赴汤蹈火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巴黎公社失败后,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博士在伦敦振臂高呼:“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他的名字叫马克思。他认为“英特纳雄耐尔”实现的解放,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解放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在他和战友恩格斯的召唤下,《共产党宣言》诞生,并发出了震惊世界的宣告:让统治阶级在“英特纳雄耐尔”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苦难的劳工,一个庞大的工人阶级,出路在哪里?“巴黎公社”的事业谁来继承?
“英特纳雄耐尔”,意思是“共产主义”。这个口号的提出,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那时,在极端黑暗的法国巴黎,血雨腥风中掀起了狂飙,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了。然而,它仅仅战斗了72天。巴黎公社战士的热血,激怒了一位名叫欧仁·鲍狄埃的青年诗人,他流着泪水从地上爬起来,用战友的鲜血写出了悲壮的《国际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能实现!”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呐喊,是
沉睡的人类社会夜幕中的一道耀眼的闪电,呼唤着赴汤蹈火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巴黎公社失败后,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博士在伦敦振臂高呼:“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他的名字叫马克思,他认为“英特纳雄耐尔”实现的解放,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解放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在他和战友恩格斯的召唤下,《共产党宣言》诞生,并发出了震惊世界的宣告:让统治阶级在“英特纳雄耐尔”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苦难的劳工,一个庞大的工人阶级,出路在哪里?“巴黎公社”的事业谁来继承?1917年11月7日,一个矮个子的俄国人,指挥着俄国工人赤卫队员,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响,占领了沙皇冬宫,开创了“英特纳雄耐尔”的新纪元。这个俄国人的名字叫列宁。在尘封的苏联电影里,我们仍然回忆起他挥动巨手的伟大形象。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他昂首向历史和未来宣布:“同志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我们一向所说必须要进行的这个工农革命——实现了!”走俄国人的路!苏俄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是什么歌
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甘露,开始滋润着焦渴的神州大地。伴随着“五四”运动的风起云涌,中国无产阶级呐喊着走上了政治舞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英特纳雄耐尔”,选择了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英特纳雄耐尔”,要让华夏大地告别贫瘠,告别愚昧,告别落后,生长出神奇。为实现“英特纳雄耐尔”的革命运动,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它走进了城市,走进了乡村,也走进了我们贫苦的农户家庭。当年,十月革命的导师们曾经有这样的畅想公式:布尔什维克+电气化=英特纳雄耐尔。然而,俄国的历史发展没有兑现。历史是人类昨天的传记,是今天的嘱托,是明天的昭
示。当“英特纳雄耐尔”在它的发源地和发祥地相继淡漠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真正的“英雄”在中国。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擎着“英特纳雄耐尔”的红巨旗。《国际歌》的雄壮声中,祖先的泪,前辈的血,江河的浪,全部铸进了我们钢铁般的信仰:“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能实现”!
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谱曲的《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也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
130多年来,《国际歌》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响彻寰宇。它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上世纪20年代,苏联以《国际歌》为国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国歌后,则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党歌。
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现过未曾署名的《国际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应该是郑振铎与其好友耿济之在1920年10月翻译发表留下来的。但是以诗的形式出现,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
1923年6月,《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了瞿秋白从法文译来的词和简谱的《国际歌》,这便是我国最早能唱的《国际歌》。瞿秋白将法文“Internationale”(国际)一词音译为“英德纳雄纳尔”,如此,词和曲和谐地融为一体,朗朗上口,使《国际歌》在社会上得以传唱起来。
而我们今天在各种集会上所传唱的《国际歌》,则是1923年诗人萧三从俄文版转译,陈乔年配歌,副歌译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