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铁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校企合作、产学融合” 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必由之路,深化校、行、企合作机制,使协同育人成果更加丰富。“产"涵盖了企业的发展、文化、组织、管理、产品生产和工艺等,是行业和企业层面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的形式主要是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和实习基地。“ 教” 是教书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职业教育,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职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选取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完善教学成果和评价等,使“教、学、做“统一, 课堂、一体化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训室、虚拟仿真教学协同育人。” 融合” 是在“产中教、教中产” 。
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实践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适应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一、针对职业岗位建立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铁路乘务,工作任务有1.出乘作业:(1)参加出乘会;(2)检查对讲机等设备的电
量是否充足,状态是否良好;(3)整理仪容;(4)列队集合。2.接车作业:(1)对紧急破窗锤等设备、设施进行检查;(2)整理座椅靠背上的头枕片,将网袋内的杂志等物品摆放整齐。3.始发前作业:(1)在始发站旅客放行前5 min,在车门处立岗,迎接旅客上车;(2)引导旅客就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提示并帮助旅客将大件行李安放在大件行李处;(4)开车前5 min,广播提醒送客人员及时下车;(5)列车启动时,行注目礼立岗出站。4.始发后作业:(1)列车出站后检查车门关闭状态;(2)播放欢迎词,介绍列车设备、设施及列车服务;(3)巡视车厢,检查行李摆放情况;(4)确保行李物品摆放平稳,通道保持畅通;(5)协助列车长查验车票.5.途中作业:(1)核对席位;(2)清理并检查卫生;(3)巡视车厢。6.停站作业:(1)提前5 min通报站名,提醒旅客做好下车准备,并做好安全乘降宣传;(2)协助重点旅客做好下车准备;(3)按照始发立岗位置立岗;(4)在可以投放垃圾的车站,将垃圾袋投放到指定位置。7.终到作业(1)清点专项服务备品、食品数量;(2)全面巡视车厢;(3)全面打扫卫生;(4)终到前5 min广播通报;(5)终到前5 min巡视车厢,唤醒休息的旅客;(6)到指定车门处立岗。8.终到停战作业(1)立岗,组织旅客下车;(2)整理车容;(3)检查旅客遗失物品;(4)投放垃圾。9.终到退乘作业(1)收取剩余易耗品;(2)参加退乘会。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够熟练的进行个人护肤、化妆、盘发、服饰搭配等知识进行个人形象塑造,并符合高速铁路服务专业的岗位个人形象塑造要求。能力要求:掌握站姿、走姿、坐姿、鞠躬、手势指引等服务礼仪,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在为旅客服务中;了解铁路乘务工作中出乘作业、接车作业、始发前作业、始发后作业、途中作业、停站作业、终到作业、终到停战作业、终到退乘作业流程应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掌握现代服务的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急救技能。素质要求:1.遵守高铁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2.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拟设课程1.高铁概论2.铁路客运规章3.客运服务心理学 4.乘务形体训练礼仪5.航空服务礼仪6.铁路客运安全概论7.列车乘务实务8.手语9.高铁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职业岗位铁路车站勤务,作任务有1.售票业务:(1)窗口售票作业流程;(2)窗口退票、改签及通票中转签证作业;(3)售票员交接班作业流程;(4)互联网售票作业流程;(5)自助售票机售票作业流程;(6)电话售票流程作业流程。2.行李包裹业务:(1)行李、包裹的托运作业流程;(2)行李、包裹的承运作业流程;(3)行李、包裹的运输作业流程;(4)行李、包裹的交付作业流程。3.进站服务;(1)旅客进站组织作业流程;(2)候车室服务作业流程;(3)进站检票作业流程。4.行李托运;(1)站台接车准备作
业流程;(2)站台接车作业流程;(3)站台乘降作业流程;(4)站台交接作业流程;(5)站台诵车作业流程;(6)旅客换乘工作组织作业流程;(7)旅客出站工作组织作业流程。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够熟练的进行个人护肤、化妆、盘发、服饰搭配等知识进行个人形象塑造,并符合高速铁路服务专业的岗位个人形象塑造要求;能力要求:掌握站姿、走姿、坐姿、鞠躬、手势指引等服务礼仪,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在为旅客服务中;掌握铁路车站及车站主要岗位职责、车票基础知识、售票业务、行李包裹业务、旅客进展工作组织及候车服务、旅客乘降、换乘及出站工作组织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操能力;具有必要的处理地面站内服务的危机意识和技能。素质要求:1.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2.有良好的纪律性、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拟设课程1.高铁概论2.铁路客运规章3.客运服务心理学 4.乘务形体训练礼仪5.航空服务礼仪6.铁路客运安全概论7.医疗常识与急救8.手语9.高铁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10.铁路客运组织1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训12.铁路运输市场营销13.民航旅客安检。
报高铁乘务条件二、主要职业能力
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具备服务高速铁路重点旅客的能力;掌握高速铁路车站的分类、主要设备、客运服务设施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类型、服务设施的位置和使用要求;掌握高速铁路车站组织旅客运输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具有团结协作、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三、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可互选、可共享、模块化、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形成德育贯穿、创新创业融入、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各类课程融合渗透、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和实践活动感知体悟有机统一的“四位一体”德育体系。融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和德育载体于一体,按照思想、政治、品德等各项内容及其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评,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表现及其发展水平,并将学校德育考评的结果与奖惩政策挂钩。以实习实训课程为主要载体,与德育融合,与课外实践结合,构建综合性、实践性、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人文素养感化、军事素
养训练、专业素养引导为特的职业素养课程模块,通过专题报告、军事训练、实地参观、岗位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军事素养和专业素养。
学生要掌握高铁乘务专业需要的理论知识,具备乘务员岗位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通过高速铁路概论、铁路客运规章、铁路乘务英语、客运服务心理学、医疗常识与急救、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管理、高铁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等乘务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为乘客提供热情优质服务,确保旅客出行舒适与安全,并及时处理旅途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能胜任高铁、动车、地铁等乘务工作。
为了让学生快速对接产业与岗位需求,合作企业在严格执行各工种岗位培训规范的基础上,还为学生增加安全知识、基本规章、应急处置、实作技能、工卡量具使用等应知应会的学习内容,这让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紧贴现场安全生产实际。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学校过往在人才培养和岗前培训周期过长、质量不高、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差等问题。学生入职后跟岗期限由原来的6—12个月缩短为2-3个月,有效降低企业对新职工的培养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毕业生适应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学校教学改革成果具有很强的可复制、可推广性,为促进高铁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贡献智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