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器就是根据外界施加的信号和要求,能手动或自动的断开或接通电路,断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以实现对电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检测、保护、变换、和调节的电工器械。低压电器通常指工作在交流电压1200V以下、直流电压1500V 以下的电器。采用电磁原理完成上述功能的低压电器称作电磁式低压电器。~P4
电器主要有三个个部分组成,触头、灭弧装置和电磁机构。
触头是一切有触点电器的执行部件。~P5
三种触头接触形式:
1. 点接触(球面对球面 球面对平面) 点接触形式的触点只能用于小电流的电器中
2. 面接触(圆柱对平面 圆柱对柱面) 面接触形式的触点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一般在接触表面上镶有合金,以减小触点接触电阻和提高耐磨性,多用于较大容量接触器的主触点。
3. 线接触(平面对平面) 线接触形式的触点接触区域是一条直线,其触点在通断过程中有滚
动过程。~P5
触头的结构形式:
1.单断点指形触头 只有一个断口,一般多用于接触器的主触点。
优点:闭合断开过程中有滚滑动作,能够清除表面氧化物,触头接触压力大,电动稳定性高。
缺点:触头开距大,增大了电器体积,触头闭合时冲击能量大,影响机械寿命。
2.双断电桥式触头
优点:有两个有效的灭弧区域,灭弧效果好,触头开距小,使电器结构接凑、体积小;触头闭合时冲击能量小,有利于提高机械寿命。
缺点:触头不能自动净化,触头材料必须用银或银合金;每个触点的接触压力小,电动稳定性较低。
为了减小接触电阻及减弱触头触点的震动,需要在触点间加一定的压力。~P6
电磁机构是电磁式低压电器的感测部件,它的作用是将电磁能量转换成机械能量,带动触头动作使之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电路的接通或分断。
电磁机构由磁路和激磁线圈两部分组成。磁路主要包括铁芯、衔铁和空气隙。
对于直流电磁机构,因其铁芯不发热,只有线圈发热,所以,直流电磁机构的铁芯通常是用整块钢材或工程纯铁制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高而薄的瘦高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对于交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芯存在磁滞和涡流损耗,这样铁芯和线圈都发热。所以,通常交流电磁机构的铁芯用硅钢片叠压而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骨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P8
单相交流电磁机构短路环的作用:消除衔铁的振动和噪声使之保持稳定 ~ P10
短路环通常包围三分之二的铁心面积,它一般用铜,康铜或镍镉合金等材料制成。
plc的组成接触器最主要的用途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它可以实现频繁的远距
离自动控制。它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功能,其具有比工作电流打数倍乃至十几倍的接通和分断能力,但不能分断短路电流。一种执行电器。分为电磁式、气动式和液压式。~P11
接触器的结构:1.电磁机构 2.主触点和灭弧装置 3.辅助触点4.反力装置 5.支架和底座~P12
继电器是根据某种输入信号来连接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电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和保护的自动控制电器。~P14
中间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起信号传递、放大、切换和逻辑控制等作用,主要用于扩展触点数量,实现逻辑控制。~P15
热继电器能随过载程度而改变动作时间,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及发热元件膨胀原理。
由于热继电器中发热元件有热惯性,在电路中不能做瞬时过载保护或短路保护。~P16
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增加了一个差动电动机构,对三个电流进行比较。~P17
低压断路器的结构:1.过电流脱扣器 2.失压脱扣器 3.热脱扣器 4.分励脱扣器~P25
熔断器基于电流热效应原理和发热元件熔断原理,具有一定的瞬动特性,用于电路的短路保护和严重过载保护。~P27
熔断器的分类:
1.插入式熔断器 2.螺旋式熔断器 3.封闭管式熔断器 4.自负式熔断器 5.快速熔断器
第二章
电气控制线路是用导线将电动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的电路。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P43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原则:~P55
1.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副主电路两部分
2.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3.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
4.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
5.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6.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重点: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P58
依靠接触器本身辅助触点使其线圈保持通电的现象称作自锁。
控制线路的保护环节:1.短路保护 2.过载保护 3.欠压和失压保护 4.零压保护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相电源进线中任意两根相对调,电动机即可反向转动。
正反两条线路中,将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入另一个接触器线圈电路,则任意接触器线圈
带电后,即使按下相反方向按钮,另一接触器也无法得电。~互锁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闸管的移相控制原理,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改变其输出电压,达到通过调压方式来控制启动电流和启动转矩的目的。~P65
软启动的控制功能~P66
1.斜坡升压启动方式 (小容量)
2.转矩控制及启动电流限制启动方式
3.电压提升脉冲启动方式(吊车)
4.转矩控制软停车方式(缓慢)
5.制动停车方式
所谓能耗制动,就是在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之后,定子绕组上加一个直流电压,即通入
直流电流,利用转子感应电流与精致磁场的作用以达到制动的目的。~P73
V/F控制 控制电压与频率之比
第三章
PLC定义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机械的生产过程;而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P99
PLC的特点~P106
1.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2.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3.编程方便,易于使用
4.功能强大,成本低
5.设计、施工、调试的周期短
6.维护方便
PLC的系统组成~P113
PLC专为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它主要是由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
1.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一般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都集成在一个芯片内。CPU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存储单元、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相连接。
2.存储器:PLC的存储器报考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两部分。
PLC使用的存储器类型有三种:ROM、RAM和EEPROM。
3.输入/输出单元:PLC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类型可以是开关量和模拟量
PLC的工作原理 (串行工作方式):~P117
1.上电处理 机器上电后对PLC系统进行一次初始化,包括硬件初始化,I/O模考配置检查,停电保持范围设定,系统通信参数配置及其他初始化处理等。
2.扫描过程 先完成输入处理,其次完成与其他外设的通信处理,再次进行时钟、特殊寄存器更新。当CPU处于STOP方式时,转入执行自诊断检查。当CPU处于RUN方式时,还要完成用户程序的执行和输出处理,再转入执行自诊断检查。
3.出错处理 PLC每扫描一次,执行一次自诊断检查,确定PLC自身的动作是否正常。如检查出异常时,CPU面板上的LED及异常继电器会接通,在特殊寄存器中会存入出错代码;当出现致命错误时,CPU被强制为STOP方式,所有扫描停止。
PLC按集中输入、集中输出,周期性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工作。~P119
读输入→处理通信请求→执行逻辑控制程序→写输出→执行CPU诊断
PLC工过程的中心内容~P120
1.输入采样阶段 输入信号的宽度要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或则说输入信号的频率不能太高,否则很可能造成信号丢失。
2.程序执行阶段
3.输出刷新阶段
第五章
P156
定时器类型 | 分辨率/ms | 最大当前值/s | 定时器编号 |
TONR | 1 | 32.767 | T0,T64 |
10 | 327.67 | T1~T4,T65~T68 | |
100 | 3276.7 | T5~T31,T69~95 | |
TON、TOF | 1 | 32.767 | T32/T96 |
10 | 327.67 | T33~T36,T97~T100 | |
100 | 3276.7 | T37~T63,T101~T255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