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蔬菜产业现状特点与对策
CAIXUN财讯
-158- 郓城县蔬菜产业现状 特点与对策 □ 郓城县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王 泉 / 文
蔬菜产业作为郓城县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经过多年的努力,郓城县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按照郓城县提出的的奋斗目标,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采取更积极的措施。
郓城县 蔬菜产业 现状 对策
郓城县蔬菜产业现状
近几年,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全县各类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3.4万亩,已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其中优质蔬菜基地面积20.6万亩,年产蔬菜168.3万吨,设施蔬菜发展迅猛,全县高标准蔬菜大棚已达到5300余个。食用菌规模不断壮大,全县已发展食用菌大棚1860个,专业村已达20余个,平均每亩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油用牡丹间作套种发展较快,全县油用牡丹面积2万余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农业部门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间作套种,主要模式以“牡丹+辣椒”为主。圣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规模流转,现已发展油用牡丹面积6800余亩,间作套种辣椒面积5200亩,仅辣椒一项亩收益可达4000余元。
郓城县蔬菜生产的特点
(1)增收潜力大。蔬菜是种植业中科技含量潜力最大、工厂化生产最适宜的品种。大路菜与精细菜、常年菜与反季节菜、露地菜与温棚菜的效益反差很大。虽然露地菜亩效益是一般大田作物的2-3倍,但露地菜效益仅相当于简易大棚菜、钢架大棚菜的1/3和1/5。郓城县目前仅有大棚面积5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简易大棚,如果郓城县再增加10万亩温室大棚种菜,将可增加农业效益2亿元左右,仅此一项就可带动郓城县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就可成长一大批靠种菜致富的农户。
(2)市场前景广。蔬菜生产从总体上讲是供过于求的。但品种短缺,季节性短缺是客观存在的。郓城县的蔬菜,大约有2/3调出县外同时,还有1/3的需求量靠从县外调进。值得关注的是,郓城县调出的大多是价格低廉的常规大路菜,如大春蔬菜等,调进的则是价格昂贵的紧俏反季节菜,如冬季的茄果类、
豆类等。进出相抵,郓城县是入不敷出,
生产了大量蔬菜还需拿出大把钞票从外
地购买引进反季节菜。若解决了冬季反
季节菜的产出供应这一问题,可调出更
多的精细菜换回大量收入。
(3)产品附加值高。蔬菜是种植业
产品加工深度相对较高的品种。精加工
包括经过洁净、清洗、分级、整理、包
装、预冷、保鲜、贮藏等环节,可使蔬
菜升值30-50%;深加工包括生产脱水菜、
菜汁饮料等产品,可使蔬菜升值2-3倍。
而且经过精深加工的蔬菜体积变小、便
于运输,不愁销路,有利于实现均衡供
应,有效解决卖难问题。
(4)出口增汇多。食用菌已成为郓
城县第一大出口创汇品种,2016年出口
创汇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30%左右。郓城
县草腐菌生产的原料极为丰富,广大农
民都能生产,进一步发展双孢菇、白灵
菇、草菇、平菇、金针菇等生产,增加
出口量,多创外汇还有很大潜力。同时,
绿蔬菜、有机蔬菜,特蔬菜品种出
口尚未破题,增加这类蔬菜产量,建立
稳定的出口基地,扩大出口创汇,大有
文章可做。
郓城县蔬菜产业的对策
(1)建立稳定的反季节菜设施栽培
基地。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题中应有之
意,是缓解人地矛盾的治本之策,更是
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的现实选择。政府已
确定五大蔬菜板块基地,建议从今冬起,
在板块基地内,对新建设施栽培的蔬菜
园,按大棚(固定钢架棚)实际投入的
20%予以补助。建立蔬菜设施栽培“以奖
代补”专项资金,可从财政新增收部分
专列一块,现有板块资金单列一块,地
方财政配套一块的办法解决。
(2)大力推进蔬菜加工业的发展。
郓城县蔬菜加工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
段,精加工菜,即能做到净菜上市的约
占市场消费的不到5%,深加工还停留在
传统的小规模的仅能生产泡制、腌制菜
阶段,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还未破题。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脱水、冷冻等方式对
蔬菜进行加工、储藏的蔬菜已占到总量
的80%,在美国加工菜与鲜菜的比例已达
到60:4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讲营养、讲健康、“喝水果”、“喝
蔬菜”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蔬菜饮料
已成市场消费热点。郓城县是蔬菜产量
大县,蔬菜加工原料资源丰富,要引进
扶持现代蔬菜加工企业,就地加工蔬菜
汁,解决旺季过剩和不耐储存的矛盾,
再将蔬菜汁加工成浓缩蔬菜汁、菜脯、
菜泥、蔬菜婴幼儿食品、菜泥点心以及
皮渣提取素,大幅度提升蔬菜附加值。
同时,引进新进技术,通过干燥工艺处
理,生产脱水菜。这两方面的加工,不
仅可以大幅度增加蔬菜效益,还能容纳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作为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重要内容,力争三、五年内实
现大的突破。
(3)建立蔬菜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农村种植什么不愁销路体系。蔬菜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
业,蔬菜出口是我国农业的最大优势。
目前制约蔬菜出口最大障碍因素是农药
残毒超标。要把蔬菜的质量安全放在农
产品无害化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下
大力抓好。一是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要按照卫生标准、等级标准和加工包装、
储运技术相配套,初级产品标准与加工
产品标准相匹配,种植、加工、销售相
结合,农艺和加工工艺相协调的要求,
建立起与国际标准接轨,又具郓城县特
的蔬菜标准体系。二是加强生产基地
建设。把五大蔬菜板块基地作为农业标
准化示范基地来建设,使蔬菜产品种植
区域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三是加强蔬
菜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基地乡镇、企业、
市场,要分别建立快捷、规范的检测中
心、点、室,构成层次清楚、职责明确、
功能和优势互补的蔬菜安全检测体系。
四是在县内推行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
制。凡未经检测合格的蔬菜产品,一律
不得入市。五是推行蔬菜产品档案管理
制。为保证安全的可追溯,要推行初级
产品的重要农事作业档案,蔬菜制品生
产者原料来源和工艺流程档案,蔬菜运
销者有货源和流向档案。前四条是社会
公益性事业,尤其是检验检测中心、点、
室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添置,以及检验
检测工作的运转,是政府行为,所需经
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1]王桂香.娄底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