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奏曲”到“交响曲”
作者:方云龙 余宗宝 林榕庆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年第12期
作者:方云龙 余宗宝 林榕庆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年第12期
沐着明媚的春光,踏上开漳圣地云霄,一眼望去,漳江两岸,“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那满树金灿灿黄澄澄的果实,新鲜照人,阳光下散发着幽香,令人垂涎欲滴。枇杷熟了,果香四溢,香飘海内外;农家乐了,小枇杷,大产业,流金溢彩,富甲一方。
在枇杷盛产的时节,记者留连在枇杷园,做客在农家,徜徉于果市,穿梭于工厂车间,在“反弹”枇杷时发现:几年间,云霄县已不再满足于这种特农产品所带来的看得见的、直观的经济效益,转而培育了这种特农产品所衍生出来的、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特产业,目前枇杷产业已初具规模,实现了枇杷“独奏曲”到枇杷“交响曲”的精彩演绎。
这一转变是如何完成的?云霄县委书记黄舜斌一语中的:“只有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业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云霄枇杷产业蓬勃发展,就是最好的说明。”
“标准化”使硕果满枝头
黄橙橙的枇杷,金灿灿的收获。一粒枇杷卖出5元钱,这在云霄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通贝村张镇海激动地说:“‘标准化’种植带来了价格高、销路好等好处!以前靠老经验种植,枇杷品质不好,买不出去,现在,许多客户抢着要。”有着十多年种植经验的他前年采用标准化种植脱了贫,今年盖上新房子。2003年,通贝村在金山万亩枇杷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带动下,全村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如今,全村枇杷园,一棵棵的枇杷树高达数尺,树冠浓阴匝地,郁郁葱葱的叶丛间,缀满了一球球、一簇簇的“小金锤”。
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绿食品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才能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通行证”。2003年,为使云霄枇杷能站稳市场,长期持有进入大市场“准入券”,该县首先推广“枇杷标准化”的做法。县里统一制定云霄枇杷的“地方标准”,对枇杷的感观指标、理化指标、果实大小指标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统一规范了特级、一级、二级等规格。“枇杷地方标准”作为枇杷收购和销售的依据。
同时,云霄致力于推广“农村种植什么不愁销路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标准化种植模式,大大推进了全县优质枇杷生产基地的发展。该县以漳江、金山、臣果、绿野等龙头企业为载体,辐射带动全县果农建立了7万亩无公害、绿食品枇杷生产基地,并于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枇杷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去年,云霄又通过龙头示范带动,实现全年全县再扩种1万亩,建立30个枇杷专业村、户种百株果的目标。
标准化生产催生了品牌效应。经县枇杷协会的协调组织与多方努力,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了以云霄枇杷为主要的系列农产品“云霄”集体商标,实现云霄枇杷的“五个统一”,即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价格定位,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样式,统一品牌推介。至目前,全县已有臣果、乌山、金山等11个枇杷品牌获得绿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县种植的枇杷80%以上达到无公害、绿食品标准,产品优质率达到80%以上
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
枇杷上市时,走进金山酒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几十名工人正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温控发酵生产线上紧张生产“金山春”牌枇杷酒。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枇杷酿酒技术项目已给云霄枇杷业注入了活力,该公司去年已生产了500吨枇杷酒,按照枇杷1∶3的酿酒比例,在产季收购了1500多吨鲜枇杷,让市面上的枇杷大为减少,保证了鲜果价格。今年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年产500吨的枇杷酒生产线已经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可收购2000吨枇杷,公司产值也将达6000万元以上。
金山公司只是云霄县众多枇杷生产加工营销企业中的一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种植模式,推动了枇杷深加工和相关产业发展。目前,该县已拥有漳江实业有限公司、乐透食品有限公司、丽西罐头厂、金山农业生态园公司、绿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臣果经贸有限公司等投资1000万元以上大型枇杷生产加工企业6家,其他中小型枇杷生产加工营销企业50多家。这些枇杷加工企业的诞生,不仅使枇杷经深加工后附加值大幅增加,也使得云霄枇杷如同“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去年,云霄枇杷成功打入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1200吨,年可出口创汇300万元。“金山春枇杷酒”、“枇杷高鲜果汁”、“漳江乐透枇杷饮料”等由新鲜优质枇杷加工制成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行销国内外市场。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不断发展,由枇杷生产集聚的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形成,一条产业链,富裕一方百姓。
据了解,云霄县去年枇杷产值达5亿元,农民直接从枇杷生产及相关产业获得纯收入近3亿元,枇杷加工企业收益1亿元。
奏响现代农业“交响曲”
枇杷产业如今已成为云霄县现代农业的新亮点、“领头羊”。据悉,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7万亩,预计今年产量可达6万吨,实现枇杷产值6亿元。
枇杷产业辐射带动了茶业、蔬菜等云霄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云霄县依托超大现代农业、东州食品冷冻、丽西罐头厂等龙头企业,参照枇杷标准化种植模式,建立佳洲、荷步等10个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带动发展近7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也带动了1多万户农户从事蔬菜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蔬菜经加工后,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及国内各大市场。2005年以来,云霄县以燕顶、鑫茗、冇坑、绿茗等四家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在茶山、桥头、棪树、泮坑等村区开发种植铁观音、丹桂、肉桂等优质茶叶4000多亩,使该县茶业重新焕发生机,预计今年可产
出3万公斤的优质茶叶。云霄县走出了一条综合效益突出的生态型特农业产业发展道路,也走出了一条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
近年来,云霄县以拓展市场为中心,建设规模基地为示范,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为依托,协会为纽带,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向农产品倾斜,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如今,该县从农产品生产管理、营销推介、品牌包装到系列加工、产品研发都已逐步配套,产业链不断延伸,使传统农业真正迈向了现代农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