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方才”与”才”的区别
作者:孙絮 高翔 韩丹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 一般情况下,名词和副词各有自己的特点,泾渭分明,但在表示时间意义上就很容易相混。例如“方才”与“才”我们就不容易辨别它们,“才”是副词,“方才”则是一个兼类词,表示刚过去不久的时间,是时间名词。在表示时间较迟是“方才”则是副词。“才”与“方才”无论是在语法方面还是语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关键词:方才才语义功能语法功能
引言:
现代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只有两种,一是时间副词,一是时间名词,这两种词数量都不少,在语言实践中,使用频率也较高。有些时间副词与时间名词又有相同的功能,很容易相混
淆。例如“才”与“方才”我们就不容辨别它们,在这里我就粗浅的谈一下如何辨别它们。
一、 “方才”与“才”的相同点
(一)“方才”与“才”在语义方面的相同点
从语义方面看,时间副词“才”和时间名词“方才”都是以表示时间为主的,而且表示具体时间时,都可以分别表示时点与时段。“才”表示时间是从“草木之初”引申来的,因此这是副词“才”最常见的用法,“才”在这个意义上相当于“方才”。
例如:(1)我才到沈阳。
(2)她告诉我之后,我才知道这个消息。
也可以写成:(3)我方才到沈阳。
(4)她告诉我之后,我方才知道这个消息。
在(1)、(2)句中,“才”前后都没有时间词语的修饰,单纯作为时间副词的“才”在这种情况下可被“方才”等表示时间副词替换,语义基本不变,只是在句子的修辞手法上会有不同。
方才与才表示具备了某种条件,然后所陈述的事情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表示由于条件而生产某种结果,前边应用“只有”“必须”等词。
例如:(5)植物有庞大的根系吸收养料,方才能长得枝叶茂盛。
(6)我到家了,才听见张大婶告诉我。
“方才”与“才”所表示的这种条件是限定性的、排他性的。“才”与“方才”可以用来表示必要条件,也可用来表示某种原因、目的等等。当表示必要条件时,方才与“才”既可用于单句中,也可用于复句中。当用于复句中时,“才”与“方才”一般用于后一小句中,后面一般跟有“能”、“能够”、“会”、“算”等词语,前一小句通常用“只有、惟有、除非、非得、要、得、应该、必须、幸亏、多亏(了)”等词之呼应。
例如:(7)我应该怎样做,方才能使你满意呢?
(8)幸亏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中国的今天。
(二)“方才”与“才”在语法方面的相同点
从语法功能看,时间副词“才”和时间名词“方才”的主要句法功能都是在句中充当状语。“才”和“方才”经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从时间上来修饰限制后边的谓语,就象副词“才”、“刚”和“刚刚”常作状语一样。
例如:(9)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才明白。
(10)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方才明白。
(11)她干咳了半天才说出来。
(12)她干咳了半天方才说出来。
看上面的两个句子,必须有个时间名词或含有时间名词的结构,而且必须出现在“方才”与“才”的前面。这个时候才相当于方才。
二、“方才”与“才”的不同点
(一)“方才”与“才”在语义方面的不同点
“方才”主要表示说话之前不久的时间,接近“刚才”,而“才”主要表示主观时间上很短,接近于“刚”。
例如:(13)他方才去过一次,现在又去了。
(14)他去年才去过北京,今年又去了。
“才”与“方才”都可以表示发生的很晚,但是用“方才”口气更强一些。
例如:(15)我再三催她,她方才去看。
(16)催她好几次,她才去。
“才”可用来表示强调、否定、抱怨等语气,多用于感叹句中,才还可以表示数量,“方才”不可以这样用。
“才”用来强调程度高或者表达一种很确定的语气,句尾常有语气助词“呢”、“哩”等与之呼应。
例如:(17)他要不知道才怪呢!
“才”表示否定语气时,有时暗含了说话人对所描述事物的一种轻视态度,句尾常带有语气助词“呢”。
例如:(18)我们才不搞那一套呢!
“才”还可表达一种抱怨、不满的语气,表示“应该做到却没有做,或者没有及时完成的情况”。
例如:(19)我在这儿等了半个小时了,你怎么才来呀?
才表示数量既可以表示数量多又可以表示数量少。
例如:(20)七十分才录取(数量多)
(21)录取才七十分(数量少)
才在表示数量的时候,常常表示说话人有一个主观的标准,使用才字句式就能比较充分地显示说话人的心态。
(二)“方才”与“才”在语法方面的不同点
“方才”与“才”都可以做宾语,“方才”还可以放在主语前,但是“才”不可以这样做。
例如:(22)方才她来过这里。
(23)方才她的肚子很痛。
总结语:
语言是不断的发展的,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有相当一些时间副词本来就是由时间名词经常充当状语而逐渐形成的,所以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之间存在一些纠葛是正常的。副词“才”由名词虚化而来,其主要用法是作为时间名词表示“初始、时间短”,还引申表示量的观念或逻辑关系。方才这种一身兼两任的情况,说明虚化没有彻底。“
表示数量少的词语 参考文献:
[1]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学林出版社.2004.12:165-169页
[2]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89页,180页
[3]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108-120页
[4]张斌,张宜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4-68页
作者简介:孙絮,女,辽宁朝阳县,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高翔,男,辽宁省凌海市,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数学类专业;
韩丹,女,辽宁省铁岭市,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