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侯马祥平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参考答案:
A
2.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
该地可能是下列哪个地方
A.116°E,40°N; B. 90°E,30°N; C.南极点; D. 经度180°,纬度0°
参考答案:
D
3. 下图为某校中学生在江苏省高邮市研学旅行时绘制的写生素描图(图中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与晷盘垂直)。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写生素描图的绘制时间可能为
A. 清明 B. 夏至 C. 立秋 D. 冬至
参考答案:
D
【分析】
各地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晷针与晷盘垂直,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该地纬度互余。图中晷盘上没有影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晷盘与地面夹角,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图中晷针指向北极星,各地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晷针与晷盘垂直,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该地纬度互余。图中晷盘上没有影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晷盘与地面夹角,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写生素描图的绘制时间可能为冬至,D对。清明、夏至、立秋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B、C错。
4. 下图是1990—2015年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目前,玉米不仅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镰刀弯”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这些地区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的镰刀弯状分布。2015年11月,《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出台,文中提出了这些地区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具体意见和措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读图可知,我国在1990年到2015年间( )
A. 玉米播种面积由占水稻的约2/3增加到是水稻的2倍多
B. 小麦种植面积的变化幅度最大
C. 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都经历了两个下降时期
D. 2004年后水稻增加的播种面积比小麦的略大
7. 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逐渐扩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B. 政府补贴玉米种植
C. 玉米需求趋向多元化 D. 粮食缺口不断增大
8. 农业部指导“镰刀弯”地区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原因是( )
①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②这些地区玉米市场偏小
③玉米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④该地区的玉米单产较玉米种植优势区低
立秋时间2022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6. C 7. C 8. B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都经历了两个下降时期。C正确。
【7题详解】
玉米可以做粮食,也可以做饲料,还可以加工成乙醇汽油,近年来需求量增加较快,所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逐渐扩大。C正确。
【8题详解】
“镰刀弯”地区中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加上这些地区或者热量条件不足(纬度高或海拔高导致),或者水分不足,或者土壤不肥沃,导致玉米单产较玉米种植优势区低。B正确。
5.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34题。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②是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参考答案:
B
6. 图1为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①~⑦)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①地为河谷农业
B.⑤地稻香阵阵
C.③地石油、钢铁工业发达
D.④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