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供热事故应急预案
2022年供热事故应急预案
1总那么
1.1编制目的
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城市供热事故,有效减少 供热事故对城市众正常采暖的影响,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 序,构建和谐社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平安生产法》《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省城市供热系统事 故应急预案》《市生产平安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市城市供 热管理条例》《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工作原那么
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统筹安排,协调配合;依法规范, 加强管理;以人为本,救援第一;属地为主,就近处置;及时 报告,信息畅通。
1.4用范围
市行政区域内城市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预防和 应对工作。
1.5指挥体系及职责
成立市供热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供热应急指挥 部)。
事发地供热应急指挥部根据供热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 程度、紧急程度及开展趋势,及时作出必要的预警。
3.4预警信息系统
3.4.1接警
市、县(市、区)供热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分别设立接警中 心、公布值班  。
3.4. 2预警信息通报
市供热主管部门及时与供热单位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 业运营相关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停热
事故进行预警。
4.5预警信息处理
3.5.1接警处理
市、县(市、区)供热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警后,立 即组织力量到现场进行确认,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事 态严重时,在1小时内将预警信息上报上一级供热应急领导 机构。
3.5. 2预警信息处理
市、县(市、区)供热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收到相关部门提 供的预警预报信息后,组织专家组,结合预警地区情况,对 预警信息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北京供暖2022从什么时候开始
4.6预警发布
市、县(市、区)供热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风险评估 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密切关注事故进展情况,并依据 事态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将调整结果及时通报 各有关部门。
4应急响应
4.1事故分级
城市供热事故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 大(III级)、一般(W级)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I级)供热事故
造成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失踪),或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2)重大(H级)供热事故
①造成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含失踪),或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②城市一半以上集中供热面积连续停热24小时以上。
(3)较大(III级)供热事故
①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含失踪),或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②城市四分之一以上、一半以下集中供热面积连续停热 24小时以上。
③县(市、区)一半以上集中供热面积连续停热24小时 以上。
(4)一般(IV级)供热事故
①造成一次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含失踪),或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②县(市、区)供热应急领导小组确定的供热事故。
(本条的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4.2信息报告
4.2.1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市、 县(市、区)供热应急指挥部)
具体实施城市供热事故监测工 作。城市供热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供热单位或产权单位 立即报告当地供热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当地供热应急指挥部 办公室立即对收集到的供热事故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根据事 故级别,按规定逐级上报。报告为  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 形式。来不及形成文字的,可先用  口头报告,然后再呈 书面报告;来不及呈送详细报告的,可先做简要报告,然后 根据事态开展和处理情况,随时续报。
对于较大以上(含较大)供热事故,事发地供热应急指挥 部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向市政府和市供热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报告;重大以上(含重大)供热事故,市供热应急指挥部办公 室在事故发生2小时内向市政府和省供热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故性质、影 响范围、事故开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4.2.2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并实行快 报制度。事发地市、县(市、区)供热应急指挥部在事故发生 后3小时内写出事故快报,分别报送市、省供热应急指挥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