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语理论与历史——因果理论的文化差异考察
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
描述语理论与历史一因果理论的文化差异考察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张娣电子科技大学王爱华"
摘要:描述语理论和历史一因果理论都是关于语词指称的理论。前者认为,名称的意义是描述语或涵义,是通达其指称的途径;后者则认为,名称的意义就是其指称对象,通过命名仪式,名称与指称对象产生因果关联,通过对名称的借用和传递形成一条历史链。两种理论孰是孰非?这-直是语言哲学领域极具争议的话题。哲学家们-般认为,-个理论的正确与否应取决于它是否与人们的直觉相符。因此,本文通过思想实验来考察两种理论是否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受试对于专有名称的指称直觉相符。思想实验结果显示:1)专名的指称直觉具有文化差异性,东亚人的指称直觉倾向于描述语观点,而西方人倾向于历史一因果观点;2)该差异是东西方不同思维方式的体现,与受试的语言背景无关。本文最后指出,哲学的某些观点和结论,需要经过经验科学的检验。
关键词:指称;描述语理论;历史一因果理论;直觉;文化
Title:The Cultural Variation Between Description Theory and Historical-Causal Theory
Abstract:The Description Theory and the Historical-Causal Theory are two dominant referential theories.The former holds that the sense of a name is its associated descriptions or connotation,which d
etermines its reference?while the latter holds that the sense of a name is its reference,and names pick out the objects by an original act of“baptism"and are passed on through a causal-historical chain.
韩国对加纳比分预测
"作者简介:张娣,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emilyLLZD@163&王爱华,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哲学。:ahwang@uestc.edu&
105
外国语文研究(第10卷•1)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two theories and no agreement has been reached as to which one is correct.Since it is shared wisdom that a correct theory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people's intuition,this paper reports,two thought experiments conducted to elicit people's referential intuition to examine whether it accords with the Description Theory or the Historical-Causal Theory.The result shows that referential intuition is culturally variable,with East Asians tending to the Description Theory,and Wes t e rners t h e His t o rical-Causal Theory;t h e cultural variation in referential intuition is reflective of divergent thinking patterns between easterners and westerners regardless of language differences.Based on the findings, wepointoutthat while philosophy is in pursuitofuniversallaws itshould be endorsed by empirical evidence.
Key Words:reference;Description Theory;Historical-Causal Theory;intuition;culture
1研究背景
由于涉及表达式与世界的关系,语言的指称一直是语言哲学家关注的核心。对此,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描述语理论(Description Theory)和历史—因果(Causal-Historical Theory)。前者认为名称具有涵义(sense)和指称(reference),其涵义决定其指称(Frege,1948),或认为每一个专名都有一组描述语,专名的使用就是在思想上把一组描述语和一个名称联系到一起。描述语具有一系列意义特征,一个对象是一个专名的指称,当且仅当它唯一或最大限度上满足与该专名相关的描述语的意义特征(Russell,1919:167-180;Searle,1958;Machery et al.,2004)。历史一因果指称理论反对描述语理论,其主要代表克里普克(Kripke,1972:96-97,135-136)和普特南(Putnam,1973:200-202),认为命名活动不是基于名称的意义或描述语,名称是一个语言体为了指代某个对象而引入的,会沿着历史的、因果的链条,一直指代这个对象;人们或许会将描述语与该名称联系在一起,但描述语与名称的指称对象无关。
克里普克(Kripke,1972:67,83-84)在提出历史一因果理论时,所使用的“哥德尔案例”“约拿案例”等思想实验是基于西方人的指称直觉,受到多方面的反驳,例如,洛尔(Loar,1976)、杰克逊(Jackson,1998)、加西亚•卡宾特洛(Garcia-Carpintero, 2000)等哲学家对直觉的可靠性表示了怀疑;麦舍瑞等人(Machery et al.,2004)通过
106
描述语理论与历史一因果理论的文化差异考察
实验哲学的方法,在美国人和香港人中对克里普克(Kripke,1972)的思想实验进行调查,发现“指称直觉具有文化差异性,不具普适性和可靠性”:西方人倾向于历史一因果指称直觉。该结论与克里普克(Kripke,1972)的发现一致,而东亚人倾向于描述语指称直觉。该结论得到了尼斯贝特等人(Nisbett et al.,2001)、渡边(Watanabe,1998)和洛伦萨杨(Norenzayan,2002)等持有"文化影响认知"观点的学者的支持。
然而,有学者对麦舍瑞等人(Machery et al.,2004)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主要有四点%)莱姆(Lam,2010)指出语言是影响直觉的潜在因素,麦舍瑞等人(Machery et al.,2004)的思想实验未控制语言变量,两组受试在英语语言能力上存在差异;2)戴维特(Devitt,2011)指出在虚拟情境中收集直觉具有局限性,受试的直觉在虚拟情境中的信度不如在真实情境中高;3)路德维格(Ludwig,2007)和戴维特(Devitt,2011)指出受试的专业知识会影响指称判断,只有专家的直觉具有可靠性⑷西斯玛和莱文古德(Sytsma&Livengood,2011)指出视角的歧义会影响受试指称直觉的可靠性,受试分别从情境中的主角和叙述者的视角出发,会做出不同的指称判断。麦舍瑞等人(Machery et al.,2010)及麦舍瑞(Machery,2011)对以上质疑做出了部分回应。首先,麦舍瑞等人(Machery et al,2010)改进了其思想实验,控制了语言这一变量,以受试的母语呈现实
验,发现语言对思想实验结果并无影响。其次,纳迈斯和纳德尔霍弗(Nadelhoffer&Nahmias,2007)指出,思想实验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反事实推理(counterfactual reasoning),虽然很难保证受试在实验中做到这一点,但心理学研究证明,受试在虚拟情境中通常会做出其认为正确的判断。针对第三点质疑,麦舍瑞(Machery,2011)收集了专家(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和普通人的指称直觉,发现指称直觉在专家和普通人内部均存在差异:社会、历史和人类语言学家倾向于描述语指称直觉,而语义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倾向于历史一因果指称直觉,因此得出专家并不比普通人的直觉更可靠的结论。针对第四点质疑,西斯玛等人(Sytsma et al.,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视角的歧义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两个文化体的指称直觉倾向,为麦舍瑞(Machery,2011)的发现提供了新的证据。
实验哲学(experimental philosophy)的兴起冲击了直觉在哲学研究中的正统地位。实验哲学家对传统哲学家的研究方法一直觉法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思想实验在普通人中检验哲学理论的正确性,发现普通人与哲学家的直觉并不一致,受到了文化、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面对来自实验哲学的挑战,传统哲学家们坚决地为自己的研究方法正名,认为实验哲学所收集到的普通人的直觉只是“表面直觉”:而非“可靠直觉”;用虚拟案例所收集到的直觉会受到与哲学研究无关的因素的干扰,不具有信度和效度;传统哲学有特有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即“对话和沉思.Dialogue and Reflection),是无法被取代的(Kauppinen,2007)。双方争论不休,使得直觉在哲学研究中的角变得备受争议。
107
外国语文研究(第10卷"1)
近年来,实验哲学家麦舍瑞等人(Macheryetal.,2004)的研究发现在语言哲学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然而,笔者认为,其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香港受试的双语背景使得语言这一变量的控制不够严密;2)文化体数量少,仅仅对美国体和中国体进行实验,就得出西方人和东亚人的指称直觉不同,说服力不够;3)只有定量研究,没有定性研究,使得“指称直觉具有文化差异性”这一问题缺少解释的充分性。因此,麦舍瑞等人(Macheryetal,2004)的研究仍有改进的空间。描述语理论与历史—因果理论,哪一种更具有普适性?直觉是否受到文化的影响,能否作为判断哲学理论可靠性的依据和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这些问题仍有待回答。因此,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不足,本文对实验进行扩展和补充,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指称直觉是否会存在文化差异性;2)直觉能否作为一个普适的哲学方法论。
2数据收集
笔者通过思想实验收集受试的指称直觉,设置假设情景和指称问题,让受试对指称问题做出判断并解释。
2.1问卷
思想实验分为两组:思想实验一的问卷以受试的母语呈现。其中,英文问卷采用了克里普克(Kripke,19
72)的“哥德尔案例”,为了排除情景熟悉度对受试的干扰冲、韩和加纳文问卷分别将“哥德尔案例”改写成了为受试所熟知的人物和情景。上中文问卷为例:
刘伟是-名中国高中生。他在历史课上知道了张衡是地动仪的发明者。他和他所有的同学-样,这是他们知道的关于张衡的唯-的-件事。现在假设世界上发明地动仪的人不是张衡,而是另一位天文学家。这位天文学家在发明地动仪后不久就去世了,张衡从他那里偷来了地动仪,然后宣称他是地动仪的发明者。然而,张衡的盗用之事至今仍未被发现,他因此而出名了。许多人都和刘伟-样,他们只知道张衡是世界上发明地动仪的人。当刘伟提到“张衡”这个名字时,不管他 旨在谈论谁,他指的是:
A.真正发明地动仪的人
B.盗用地动仪发明成果的人
请就上面的答案做出简要解释:
108
描述语理论与历史一因果理论的文化差异考察
问卷中,选项A符合描述语理论:名称即缩略的描述语,人们知道的关于张衡的唯一的一件事是他发明
了地动仪,因此“张衡”的意义就是它的描述语“地动仪发明者”。选项B符合历史一因果理论:名称在命名仪式中一旦被确定,它就与其所指发生了历史的、因果的关系,名称的描述语对于其所指不再起任何作用,张衡被命名为“张衡”后,这个名称就历史地、因果地指代这个人,若事实上他并没有发明地动仪,即使人们对的他的描述语是“地动仪发明者”,“张衡”这一专名也不指代“地动仪发明者”。问卷要求受试给出答案的理由,以便探析影响指称判断的因素。
思想实验二的问卷以受试的第二语言,即英语呈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问卷将“哥德尔案例”改成了“爱因斯坦案例”,因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为各个文化体所熟知的事件。
2.2受试
所选受试来自中国(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韩国、英国、美国和加纳。思想实验一和思想实验二分别以受试的母语和二语呈现问卷,以便探究文化、语言是否是影响指称直觉的潜在因素。受试的国籍和数量信息见表2.2-1:
表2.2-1受试的相关信息
思想实验一思想实验二
国家中国(非英
语专业)
韩国英国美国加纳
中国(英语
专业)
加纳
数量70403230306443
3数据分析
思想实验的数据包括受试的指称判断和对自己指称判断的解释两部分。受试的指称判断采用二项式计分法,选择A的受试得1分,选择B的受试得0分,每个文化体的平均分在0到1之间。
3.1受试的指称判断
思想实验一和思想实验二的结果分别见表3.1-1和表3.1-2:
10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