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小景建设规划探究——以东莞21个街头小景建设项目为例
街头小景建设规划探究——以东莞21个街头小景建设项目为例
摘要:针对东莞市市区街头绿化现状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对地方特和文化的多样性表达等急需改善和提升的绿地节点,选取21个街头绿地进行示范性升级改造。通过设计、建设和施工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便全市各镇街进行推广,从而实现城市更有品位、人民众更有幸福感,把东莞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中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东莞购物
关键词:东莞、街头小景、建设规划
前言:
城市街头绿地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并以它极强的可接触性为人们就近散步、运动、交流的主要场所。郭恩章教授提倡,大城市适宜建设小型的街头小景,距离居民区不超过300米,面积在1公顷以下,这样的街头小景尽管规模小,但投资少,见效快,市民很快就可利用起来;而且以国外小型街头小景发展的经验来看,其使用率非常高,并且易于管理。如果街头小景能合理而有效的遍布城市的市区,那么对于城市的景观将是一大改善。
深圳、广州、上海作为国内的一线城市,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其城市景观环境的建
设也是其他城市学习的榜样。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植物景观现代感鲜明,趋向于大块、大空间的植物造景,善于用简洁流畅的曲线展现植物丰富的彩和层次感。广州城市街头小景,善于应用彩叶繁花,注重彩搭配与季相变化,营造郁郁葱葱具有多层次的热带植物景观来体现岭南风情。上海的绿地景观设计注重不同植物和花卉品种的彩、习性、形状,在重点区域善于运用多变的造型提高观赏性。
近年来,东莞十分重视城市品质提升,提出东莞要顺应湾区时代城市发展潮流,全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将东莞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中的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因此,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可学习和借鉴优秀城市的做法,展示现代与传统相互融合的独特城市魅力。
一、项目节点建设前现状
本项目涉及的市区21个绿地节点,分别位于地铁口周边、重要路口街角以及重要路口转角处,其开放性比较强,并且与城市车流有一定程度的隔离,所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安全感,十分受过往路人的青睐,对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对城市社会
文化生活的促进。根据现场考察调研,项目拟改造的21个市区街头绿地主要存在“设计单调、主题缺乏、观赏性弱、文化感低”的问题:
一是设计单调。景观设计不只是为了观赏,设计时要考虑参与者活动的特点,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进一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以地铁鸿福站D1出口为例,现有绿化空间单调,缺乏设计感,更没有任何的参与性,无法提供行人亲切、宜人、舒适的活动空间。
二是主题缺乏。一个好的设计主题可将项目地块潜在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同时运用成熟崭新的设计理念统领全局、纲举目张,为其后的各个环节赋予中心主旨,营造出一系列具有内涵和价值的景观。本项目所涉及的绿地节点明显缺乏设计主题,以胜和路口为例,其现状植物长势杂乱,缺少观赏焦点,更无明确的景观主题的体现形式,所以缺乏舒适实用的园林景观。
三是观赏性弱。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高品质的精神生活需求也与日俱增,人们已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多数量,而更要求它们的高质量。景观设计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大因素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景观设计让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更加美丽健
康。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观赏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二、项目实施思路
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建设标准,同时结合东莞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的设计思路和主题风格。
1、设计融合东莞文化、生态与艺术元素,营造现代、活力、开放、多彩的街头景观,打造城市艺术人文的互动空间,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完善城市生态体系,呼应“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城市建设目标。
2、市区作为全市的排头兵和标杆,其街头小景最适合作为代表打造湾区都市精神和城市形象。因此,主题理念围绕“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迎着湾区时代潮流向品质进发;设计以石造景,结合现代化景观手法,以一石一语,寄托不同的空间情怀,体现人们对生活繁荣的美好追求,同时赋予不同的节点以不同的主题。
3、以地铁口周边绿地及街角为主的路口绿地,地铁同时结合人流量的现实情况,提供一些可参与的休憩空间,植物配置方面将原有单调的种植融入自然式种植中。在建筑物沿线种植
高大植物来弱化构筑物的生硬感。街角路口绿地可利用微地形处理,营建多彩花境,提升景观空间,增强美感,使之更具参与性。
4、东莞城市CBD核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位于东莞前列,设计围绕“美好生活”的主题,以精致花境结合现代感的小品,共同营造美好生活景观,传递幸福生活理念。
三、建设思考
3.1 改造原则
街头小景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的场所,所以选址应根据市民日常生活的一般状况,选择主要街道交汇处,满足周围500m半径范围内的使用者可步行抵达。另外,根据街头小景美化城市面貌,还有改善城市生态等功能,还应考虑在主要道路转角、 建筑和人口密集地段、商务活动中心、以及交通枢纽等位置。
3.1.1 主要街道交汇处
主要街道交汇绿地位于两条街道交汇处,一般绿地的两边面向人行道,而另外两边面向街区
内的建筑,这种位置的城市街头绿地开放性比较强,用地比较集中,容易形成开敞性空间,常常是作为城市休闲区域以及街旁游憩绿地的理想场地。这种位置的绿地具有很强的穿越性,加上绿地环境优雅,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生活集中的场所,并且与城市车流有一定程度的隔离,所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安全感,十分受过往路人的青睐。
3.1.2 重要路口转角处
重要路口转角处是设计在主要的道路节点处,用来组织转弯车辆交通,道路转角处绿化原则上只具有观赏作用,不许游人进入的装饰性绿地,若面积较大,也可以布置成街头休憩绿地。为了便于绕行车辆的驾驶员准确、快速识别路口,道路转角不易密植乔木、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保持行车视线通透。绿化以草坪、花卉为主,或选用几种不同质感、不同颜的低矮的常绿树、花灌木和草坪组成模纹花坛。图案应简洁,曲线优美,彩明快。不要过于复杂、华丽,以免分散驾驶员的视线及行人驻足欣赏而影响交通, 不利安全。也可分布些修 剪成型的小灌木丛,在中心种植一株或一丛观赏价值高的乔木加以强调。位于主干道交叉口的中心岛因位置适中, 人流量、车流量大,是城市的主要景点。
3.1.3 轨道交通出入口周边
地铁、城际等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动脉,不但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承载和演绎城市精神与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空间新元素和聚焦点,是展现城市人文特以及城市面貌的重要舞台,更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轨道交通出入口周边区域,更是有门面的作用,其生态景观直接影响了整个站点的整体效果。轨道交通出入口人口密集,人流量大,增加周边的绿化面积并进行景观提升,能改善该区域空气质量及周边环境环境卫生,同时美化周边环境,给行人带来轻松愉悦氛围。
3.1.4 主要的公共区域节点处
建筑和人口密集地段、商务活动中心等作为公共区域,人流量比较大,属于城市重要节点空间,其景观设计会影响着市民的活动路线,一定程度引导市民的目的地。该区域小景设计以提供市民休憩空间为主,设计风格应更加别致有趣,是体现城市摩登又活力的城市形象的典范,让市民在商城尽情购物或是工作放松之余,出来后能享受轻松惬意的休憩时间。绿化的设计应符合公共空间的整体表现要求,植物搭配应错落有致,有较好的视线通透性,不会影响空间的广阔性,同时,与下层灌木形成颜上的对比,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观赏面。城市主要的公共区域的小景设计除了让人们可以短暂停留休息之外,应考虑适当的硬质铺装,以起到辅助疏散游客的功能。
3.2 建设类型
街头小景建设类型应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产生有特的设计,凸显地方景观。构思巧妙、风格独特的街头小景能极大地赋予公共空间乃至城市景观以个性彩。所以一个城市的街头景观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一个城市品位的高低,环境优美、特鲜明的街头绿地景观必然会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街头小景设计类型应考虑区域功能,同时可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于其中,从而烘托出城市环境的特有氛围。
3.2.1 侧重游憩类型
对于接近居住区或者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区域,一般街头小景的设计应侧重游憩类型,设计精致的街头小景可以成为人们就近散步、运动、交流的主要场所,它可以把人们吸引到户外生活中来,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户外游憩空间, 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街头绿地内良好的环境和游憩设施,是人们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好场所。人的聚集也促使了户外集体文化活动的产生,从而继承与发展有地方特的城市文化,引导市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
活引入城市街头绿地,引入城市开放空间,才能创造有活力的宜人的居住环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