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中草药资源概况及研发
山东省东营市已发现的野生药材资源共有291种,其中植物类236种,分属70科;动物类42种,分属41科;矿物类1种;海产药材12种,分属10科。传统种植品种主要有甘草、薄荷、怀牛膝、大青根、地黄、桔梗、菘蓝、荆芥、紫苏、薏米、草决明、牛蒡子、蔓荆子、防风、杜仲、银杏等。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政府、中药生产企业传统药乡和药农在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规范化为手段、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即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中药现代化要求产业化运行模式。东营市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药材的种植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和管理,通过管理现代化来推动技术现代化,按照GAP的规范要求,将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落实到中药材生产的每个环节。
标签:中草药;资源状况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东临莱州湾,北临渤海湾,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多异,野生资源种类繁多,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2℃,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中草药的生长繁殖,同时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且蕴藏量大的特点,另外东营市海岸线350.34公里,可入药的海洋药物及贝类资源也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1 东营市中草药资源基本情况
1.1 野生资源概况
东营市已发现的野生药材资源共有291种,其中植物类236种,分属70科;动物类42种,分属41科;矿物类1种;海产药材12种,分属10科。据估计年总蕴藏量在600万公斤以上。在这些野生药材中罗布麻、茵陈、益母草、芦根年可收购均在15万公斤以上,车前子年最高收购量可达1万公斤。其他在东营市独具生长优势且能形成规模产量的还有翅碱蓬、二补血草、槐米、薏米、土元、蟾酥、鸡内金、蒲黄、黄花蒿、青蒿、大蓟、败酱草、蒲公英、地丁、苍耳子、萹蓄、柽柳、天麻、栝楼、苦楝子、马齿苋、白茅等,另外牡蛎、瓦楞子、哈蛤壳等也相当丰富[3]。
1.2 家种家养药材情况
东营市传统种植品种主要有甘草、薄荷、怀牛膝、大青根、地黄、桔梗、菘蓝、荆芥、紫苏、薏米、草决明、牛蒡子、蔓荆子、防风、杜仲、银杏等。另外人工养殖梅花鹿800余头,是华东地区较大的人工养殖基地,年生产鹿茸、鹿角、鹿胎、鹿鞭等名贵中药材300余公斤。
1.3 可利用的当地资源生产的中成药品种
目前东营市制药企业可利用的当地资源生产的中成药品种有:新复方大青叶片、复方罗布麻片、板蓝根颗粒、银杏叶片、杞菊地黄丸、益母草膏、益母草颗粒、复方丹参片、复方川芎胶囊等。
1.4 近几年当地人对中草药种植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东营市不少乡镇、农民对中草药种植仍有较高的积极性,全市各县区、济军基地等都有不同的种植品种、面积。在种植品种上有丹参、黄芪、菘蓝(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薄荷、沙苑子[2]等,在种植面积上,少则几十亩、几百亩,多则上万亩。由于多数中药材种植面积小技术管理跟不上,价格不稳,销路不畅,造成发展缓慢,挫伤了种植户的热情[6]。当前发展较好的有济军生产基地的丹参种植,近年最多时种植300亩,平均亩产250~300公斤;垦利县垦利镇、黄河口镇的薄荷种植已发展到1万亩,同时进行深加工提炼薄荷油,发展势头很好。
2 目前国家对中药材种植的政策及先进地区的经验
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绿植物药”的兴起。为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带来了大好机遇。2002年4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不仅使中药材生产有章可循,而且为药品部门实现有效监管提供了法律保证,标志着我国中药材生产将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2002年11月国务院转发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中科院等七部委制定的《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发展绿药材,鼓励有条件的医药工商企业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科技部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和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作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化”重点工作来抓,拿出巨额资金予以支持[4]。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步伐。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政府、中药生产企业传统药乡和药农在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规范化为手段、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即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又符合中药现代化要求产业化运行模式,目前的运营模式主要有:(1)中药材商业企业+基地+农户;(2)中成药生产企业+科研+基地+农户;(3)以农场建基地;(4)科研部门+农户联组;(5)政府直接为组织者建成的大型基地[5]。无论哪种模式,都是政府、企业、科研、农民等几方面的联合,把政策、市场、技术、资金、土地和生物资源等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9]。模式的优劣,在于各因素结合的紧密程度。对此,有的专家提出股份合作制
的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入股,与公司(企业)的资金技术结合,以股份合作的形式组成独立实体,作为投资公司的下设机构,独立核算。具体内容是,公司对基地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基地的技术服务,生产组织、质量监督、产品销售等管理工作,以土地入股的农民接受公司的技术培训,通过考核成为基地的正式生产工人,按企业员工管理,按劳付酬。这种合作方式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责任与义务以及享有的年终分红权利,可以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指标量化,从而更好地解决规范种植,落实具体品种等问题。因此,股份合作制是资源最优配置的一种较好模式。我国第一批5家GAP试点之一的陕西天力士植物药业有限公司,通过模式、科技、标准、管理等一系列创新,在自然条件适宜丹参生长的商洛市,建成了6000余亩的丹参药材生产基地,并承担了科技部“中药材丹参规范化种植研究课题”和“陕西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初步实现了GAP倡导的“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要求,成为天力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车间”。3 对东营市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措施
3.1 提高认识,优化农业结构调整
草药学1-600攻略医药经济被世界称之为“朝阳”产业,连续多年来平均以17%左右的增长率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中药材生产,使之走向产业化,不仅仅是制
药企业和医疗保健事业的需要,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道路[7]。东营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中药种植,不少农民也有种植中药的传统习惯,不仅仅是东营市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创造东营品牌,提高东营市知名度的需要。
3.2 打破常规,按现代化要求去做
中药材种植不同于一般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它不仅要求技术含量高,而且从立项、选种、建园、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都必须根据药材市场的需求、质量规范和生长特性进行,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8]。因此,中药材种植必须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经营模式,改变过去那种无科学论证、盲目上马、随意引种、粗放管理的老观念[10]。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药材的种植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和管理,通过管理现代化来推动技术现代化,按照GAP的规范要求,将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落实到中药材生产的每个环节。
3.3 帮促结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近几年来,不少的制药企业、药材公司、科研院所以及传统药乡的地方政府积极投入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和GAP药源基地的建设上来[1]。东营市一些农村有种植中药的习惯和经验,各级政府亦有过去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工作基础。可在中成药生产企业中,选1~2家基础条件好的,先采取行政组织推动的方式,然后帮助促进他们实施发展中药基地的建设,其组织运营模式可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或直接采用股份合作制。同时各级政府要借助“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时机,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借用外力引导和推动中药材的种植、科研、生产和加工。
3.4 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市内外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有关部门要“跑上去”,向国家、省要课题、要政策,争取支持。同时,要认真学习外地发展中药种植基地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尽快研究制定出发展中药种植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市内外各种成分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到东营市种植开发中药生产。
[参考文献]
[1] 丁海,黄泰康,吴春福.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趋势[J].中草药,2005,36(1):147-149.
[2] 刘道清.药名大典[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228-229.
[3]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89.
[4] 焦广明.中药现代化的含义探析[J].世界中医药,2008,3(6):342.
[5] 苏珊.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环球中医药,2008,1(5):61.
[6] 方圣鼎.中药现代化的思考[J].中草药,2007,38(5):641-646.
[7] 梁茂新.中医药的科学研究[J].科技导报,2007,25(2):73.
[8] 蔡宝昌.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措施与相关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334.
[9] 张霄潇.中医药的定位和中药现代化方向[J].环球中医药,2008,1(5):38-39.
[10] 张卫明,顾龚平.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5):5-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