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个财政官员的⽂化情怀
2019-08-09
采访王家新,是在⼀个周⽇下午。他宽敞却陈设简朴的⼯作室⾥飘散着淡淡的茶⾹,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他和朋友们的丹青墨迹。⼏位好友或闲谈⼩酌,或题诗作画,隔绝了外界的喧嚣,⼈的⼼情也霎时间沉静下来。
王家新现任财政部教科⽂司的副司长,⼜是全国青联委员、书法家和诗⼈,从不同的⾓度审视解读王家新,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到不同的答案。他的谈吐沉稳,不疾不缓,时⽽凝神沉思,时⽽娓娓道来,当他的内⼼世界慢慢展现的时候,如同打开⼀幅珍藏已久的图卷,低调不张扬,厚重⽽隽永,让⼈回味。
“书法是⼀种⽣活状态”
“书法是从⼩就开始接触的。从被动到主动,由不喜欢到喜欢,由喜欢到依恋,现在已经割舍不掉了。”王家新微笑着谈起他和书法的缘分。
虽然研习书法已经30多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王家新却并不喜欢把⾃⼰定义为“书法家”,也不再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展览和奖项。在他看来,书法家不应该是贴在⾃⼰⾝上的⼀个标签,书法更应该是⼀种⽣活状态。
“我越来越退到或进⼊到写字状态,⽽不是在刻意地创作作品了。我在写字,写⾃⼰的诗⽂和⾃⼰喜欢的诗⽂。我想,书法终究不是⼀种可以模式化批量⽣产的产品,不是⼀种技术意义上的熟练⼯种,书法的真正⽣命⼒和魅⼒,与⼈本⾝密不可分。它关乎精神和⽂化层⾯,关乎⼈的际遇和感悟,关乎书写时的⼼情与环境。”在⼀篇随笔中,王家新这样写道。
谈起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王家新认为,书法是最具中国特⾊的⼀门艺术。在世界各民族的⽂化⾥⾯,只有中国书法让⽂字成为⼀种艺术,这是它的独特性、惟⼀性。⽂字本⾝是抽象的,这使书法跟具象的绘画不同,成为⼀门⾮常抽象的艺术,具有变幻莫测,化⾝千万的特质。
“书法看似门槛最低的艺术,谁都会写字,好像⼈⼈可成书家。历字好看的不乏其⼈,你看那些记账的、开药单的,还有封建时代的状元卷⼦、⽂稿⼿札,⼩楷和⾏草写得多好。但⼤浪淘沙,历史上真正留下的书法家却寥寥可数。书法的伟⼤之处是要超越技术,达到‘道’的层⾯。真正成功的⼤书法家,绝对不只是把字写得漂亮,⽽是道德⼈品、学识阅历、禀赋修养的综合体现。艺术终究是⼈的艺术,研习书法,尤其讲求学养和内⼼的修为,这种追求是⽆限的,它的魅⼒也在这⾥。所以,书法恰恰⼜是最⽞奥⾼深的艺术。”
阅读、临帖和写诗,占据了王家新⼤部分的业余时间。每当夜深⼈静的时候展卷铺纸、⼀任书写,沉浸在⽂字架构的意境中,是他⼯作之余放松⾃⼰的⽅式。他喜欢读线装古籍,在电⼦邮件满天飞的年代,
他仍然坚持⽤⽑笔写信写便条,诗稿和⽂摘都是⽤⽑笔挥就。中国美协副秘书长、著名书法家张旭光称王家新的书法艺术是“逃离创作”。这种逃离,正是对书法本真意义的回归,评论王家新的书法有⼀种“娓娓道来,⾃然天成”的味道和“⼀任书写,神融笔畅”的⾃然洒脱,或许这正是他不执着于形式、将书法融⼊⽇常⽣活的必然结果。
如同中国⽂物出版社社长苏⼠澍先⽣评价的:“字写得再好也只是⼀层外⾐,⽽内在如何,还要看⽂化功底。家新将中国传统⽂化的深厚底蕴反映在作品中,所以他的书法⾼⼈⼀等,这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地⽅。他是⼀位优秀的书法家,更可贵的是⼀位具有传统⽂化素养的国家公务⼈员。”苏先⽣的这种评价,与王家新本⾝所追求的书法与⽣活⽔融的艺术状态,可谓不谋⽽合。
“内⼼有梦想的⼈更充实”
2000年,33岁的王家新当选中国书协理事,是当时最年轻的⼀位。因为他的年龄,书界也有⼀些不同意见,有⽼先⽣为他解释:不能只看年龄,他写字都0年了,算“⽼”书法家了。
从六七岁的时候开始,⽗亲成了王家新的书法启蒙⽼师。“我⽗亲学历不⾼,但是他有知识分⼦的情怀。我感谢⽗亲,是他在那个⽂化艺术空前荒芜,备受冷落的年代,⼿把⼿教我习字,引领我进⼊探索汉字书写艺术的⽆限领域。”王家新还记得,⼩时候家⾥没有什么字帖,⽗亲就在报纸的左边写上“万岁”、“为⼈民服务”,让他和哥哥照着临,每个字写10遍,晚上交卷。这种功课对幼⼩的他来说很是煎熬,也很不
情愿。
初中的时候,王家新在暑期青少年书法竞赛中获得⼀等奖。这个⼩⼩的成绩让他在学校⾥出了名,尝到成功的喜悦,煎熬慢慢变成了兴趣,也推动他在书法之路上继续⾛下去。他还记得读⾼中的时候,书法字帖很难买,要从北京邮购。“寄出去⼏⽑钱,天天盼着⾃⼰要的⼏本字帖能早些寄回来。”
1989年,还在读⼤四的王家新在⼤连青少年宫举办个⼈书法展。作为当时最早举办书法展的在校⼤学⽣,引起不⼩的轰动。让王家新⾄今难忘的是,⼤连的刘占鳌⽼先⽣以九⼗⾼龄仍然出席他的展览,题词称赞他的作品“雏凤青于⽼凤声”。“这当然不是因为我写得多么好,⽽是那时搞书法的年轻⼈太少了,⽼先⽣们更多是对所有年青⼈学习书法的⼀种⿎励吧。”
王家新⼀直感谢⾃⼰书法道路上的各位恩师:“王延风先⽣、韩兆沛先⽣、李振绩先⽣、于植元先⽣和我的⾼中历史⽼师陈锦枫先⽣,他们给我弥为珍贵的启蒙和训导,对我影响很⼤。后来,到了北京⼯作以后,有机会见到启功先⽣、沈鹏先⽣、范曾先⽣、刘炳森先⽣,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受益良多。”
书法伴随着王家新⼀路成长,或许是这种直指内⼼的艺术浸染,让他有了异于常⼈的沉稳和内省。他多年来执著地坚持减少应酬,⽤⾃⼰的话说,“现在⼀年也没有⼏场饭局了”。他更喜欢和艺术界、知识界的朋友清茶⼀盏,夜阑长谈,或在⾃⼰的书房⾥,或在⼯作室⾥,在诗词歌赋的笔墨世界中,回归到⼀种传统⽂⼈的⽣活情境。
“过了四⼗岁以后,越来越想让内⼼平和下来、把速度放慢下来、让⽣活简单⼀些。⽣命是宝贵的、有限的,世界变化太快、太复杂,太喧嚣。书法终究是⼀个寂寞的⾏程,公务员也渐渐成了⾼危职业。⾯对外界的许多诱惑,还是要保持些距离,不是消极的逃避,是要⼼存敬畏、如履薄冰。”
王家新的⼤学同学曾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不管什么事情⼀定要做到尽善尽美,虽然追求完美的代价往往是痛苦和⽆奈,但是他始终坚信完美⽆错,理想也没有错。
“总理写了⼀⾸诗叫《仰望星空》,让我很感慨。我们从事⾏政⼯作也好,追求艺术也好,⼼中⼀定要有⼀⽚净⼟,眼⾥有⼀⽚天空,⼼存感恩,襟怀梦想,志向⾼远,脚踏实地,⼈有梦想不是件浪漫虚⽆的事,恰恰为了赋予⽣命⼀份真实和责任。”“穷则独善其⾝,达则兼济天下”,这句中国传统知识分⼦常以⾃勉的格⾔,王家新颇为认同。“不可能⼈⼈都有⼤作为、成就⼤事业,但⾄少要努⼒把⾃⼰的事情做好,终⾝学习,提⾼修养。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为国家、为社会多做些贡献。”这是他对⾃⼰的要求。“⼈向往⼀种⾼尚的⽣活,⼀种更⾼的⼈⽣境界,即使做不好、达不到,但是努⼒了,便会⽆怨⽆悔,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吧。”
“诗词是我的⼼灵成长史”
受中国传统⽂化熏陶的王家新,⾃幼熟读唐诗宋词、千字⽂、百家姓等蒙童经典,喜欢读⽂史哲⽅⾯的书籍。他从很⼩的时候开始写诗,从传统的格律诗到⾃由体诗写了数百⾸,先后辑成诗集《北溟鱼》、
诗词集《颐园诗草》,⽤诗词抒怀咏志,成为他表达内⼼的⼀种⽅式。
宋词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讲诗、书、画、印,中国的传统⽂⼈,依据的学问是⼀个国学的体系。我们读先贤、古⼈的诗也好,还是⾃⼰写诗也好,都是为了培养⼀种⽂质的情怀,让⾃⼰的内⼼更包容宽博、涵养更丰富⼀些。”
由于⼯作原因,王家新常常出差。30多岁的时候便⾛遍了全国各地,如今已到过世界50多个国家。每到⼀个地⽅,总有⼀些感触要表达,在他看来,诗词最能准确地表达所见所闻和内⼼感受。登临名⼭时,他留下“天地⼀俯仰,危岩彻⾻寒”的感慨;在江南古刹灵隐,他描绘“岁暮丹枫飞黄叶,天阴冷眼泻寒泓”的萧瑟,在贵州毕节杜鹃林,领略“四⽉芳林浮⽩雪,百⾥春⼭起丹埃”的壮观。每到⼀个地⽅,他都会写下⼀⾸诗。“可以说,我⽣命⾏程的每⼀个节点,是由诗词串连起来的。”
王家新说,⾃⼰的诗词是⼀部⼼灵成长史。成长中的喜悦和惆怅,所有的感悟,诗歌是最好的表现形式。“现在偶尔读读⼩时候的诗,感觉很浅薄,格律也有问题,但是很真挚,很纯粹,也不想改动了。后来的作品慢慢地就复杂了,意趣也有变化。所以从各个时期的诗句,能看到⾃⼰成长的历程。”
过隙流年⾛⽩驹,回望浮光影陆离。⽽⽴三⼗知未可,蹉跎千载不⾜奇。尚喜豪情燃薪草,已惯百感少交集,韶华如⽔涤三愿,犹向东风展旌旗。
微躯何意与国衡,酬志男⼉慰平⽣。⽽今不惑清寥甚,犹向明堂许精诚。春秋不待吾将⽼,笔墨难停砚常凝。深宵长坐听新⾬,谁⼈听得我⼼声。
这是在三⼗和四⼗岁⽣⽇时,王家新分别写下的两⾸诗。不同的时期,内⼼的豪情、踌躇,对韶华易逝的感悟和微微的落寞,在字句中交织。这种细腻⽽复杂的⼈⽂情感,想必也只有诗词才能承载吧。
从⼩受传统⽂化的熏陶和感染,王家新相信,在现代化的⽣活中,仍然需要⽤传统的东西来抚慰⼼灵。他也⼀直认为,对于传统⽂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常必要和重要的。谈起传统⽂化的现状,他流露出⼀种隐隐的忧虑:“现在的孩⼦,从⼩吃麦当劳,看⽇本动慢和美国电影,从幼⼉园开始双语教学,从味蕾记忆、视觉记忆、语⾔记忆到意识形态上都在发⽣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年轻⼀代对⾃⼰民族和祖国的认知不深、情感淡化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所以让他们学习传统⽂化、传统艺术的精华部分,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否则真的会成为⾹蕉了,黄⽪⽩瓤。这关乎国家的⽂化安全,决不是危⾔耸听。”
⽣活和⼯作中⼼怀感恩
王家新1989年从东北财经⼤学毕业后,分配到财政部⼯作。2004年部⾥的⼀次竞聘上岗中,王家新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财政部当时最年轻的副司长。
多年来,他有⼀个由财经和⼤⽂化相结合的⼯作背景,涉及了⽂化、⽂物、教育、新闻出版、⼴播电视
以及⽂艺团体的发展与政府⽀持与保障的关系。对于负责教科⽂的财政⼲部来说,不仅要懂经济,更要懂得对⼝部门单位的业务。
“中央⾼度重视社会事业特别是教科⽂事业的发展,⽂化和其他事业⼀样,其发展需要财⼒的保障,改⾰需要⽀付必要的成本。资⾦投向哪⾥,是要经过科学决策的,要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有效。我们⽀配的是纳税⼈的钱,要对得起⼈民,所以深感⾃⼰肩上的责任重⼤。”
王家新对⽂化艺术的⼴泛涉猎和研究,让他在⼯作中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带着感情做⼯作,就会主动,有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因为对⽂化艺术⽐较了解,能换位思考,沟通的时候就有⼀个⽐较通畅的渠道,多⼀份理解,共同促进各项事业的改⾰
在⾃⼰的⼯作岗位上,王家新参与了⼀系列⽂化项⽬和⼯程。⽐如《研⼭铭》、《出师颂》的回归,他从专家的⾓度辨明真伪,⼜结合⾃⼰的知识经验论证、宣讲国家收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这些国宝的回归发挥了关键作⽤。⽽对于时机的准确把握,也让国家有限的收藏经费花在了⼑刃上。再如为学界盛赞的“中华善本再造⼯程”,考虑到孤本、善本传播功能的消失,安全问题严峻的现实,国家财政出资仿真复制善本典籍,让这些古⽼的⽂化瑰宝可以⼴泛地惠及现代学⼈。
在谈到王家新对⽂化艺术事业所做的贡献时,作为⽂化领域的学者、专家,苏⼠澍先⽣丝毫不掩饰对他的欣赏与尊敬:“家新是带着⾼度的责任感,全⾝⼼地投⼊到⾃⼰的⼯作中。国家对⽂化事业有了资⾦上
的⽀持,具体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家新⼀点⼀滴地去跑、去落实,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也因为他对⽂化艺术的热爱和了解,他的建议既符合客观⽂化发展的规律,⼜结合当前国家的财⼒状况,做了很多恰如其分的⼯作。⽂化事业的发展和推动,太需要家新这样懂经济、懂⽂化,有责任⼼的⼲部了。”
这些年,王家新在⾃⼰熟悉挚爱的书法、绘画、诗词等传统艺术之外,⼜⼴泛接触其它艺术门类。为了研究电影,他特意购置了专业的投影设备,挤出业余时间看电影。从⽆声到有声,从传统到后现代,⼏年中,他陆续看了⼏百部中外影⽚,不⽌把⾃⼰变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影迷,也成了电影⽅⾯的专家,连续担任了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的评委。他向知名的指挥家、作曲家们请教⾳乐鉴赏知识,了解肖邦、巴赫、贝多芬,这⼀切既是为了提⾼⼯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充实丰富了他的精神⽣活,
在采访中,王家新多次谈到“感恩”⼆字。“我的⼯作对应的都是我愿意接触的领域。⼀⽅⾯每天是为党为国家⽽为⼈民⽽⼯作,为事业发展服务,⼀⽅⾯我感觉⾃⾝也在不断进步、提⾼。我很庆幸,不是每个⼈都能有这种⼯作与⽣活相协调的状态,所以我⼼怀感恩、倍感珍惜。”
同样让王家新感恩的是,在⼯作中得以结识很多⽼先⽣,他们的教导让他受益匪浅。“启功先⽣、赵朴初先⽣、季羡林先⽣、任继愈先⽣、⽂怀沙先⽣、黄永⽟先⽣……我在⼆三⼗岁的时候就能接触到他们,对我来说影响是很⼤的。”谈到这些德⾼望重的长者,王家新流露出发⾃内⼼的尊重,“他们不仅学问深厚,对于⼈⽣、对于艺术的态度更是⾮常虔诚,⾮常深刻,从他们那⾥,我得到的是⼀种浓缩了的⼈⽣
感悟。他们的淡泊、平和的⼈⽣境界,确实让⼈敬仰,每每⾯聆教诲真是如坐春风,让⾃⼰的⼼智得到陶冶和升华。”
对艺术的探索、追求,对传统⽂化的积淀,对⽣命的感悟,让王家新的内⼼显得颇为厚重。有时他和朋友开玩笑说,⾃⼰虽然刚过四⼗多岁,但是内⼼年龄已经有⼋九⼗岁了。可是,在他⾝上,⼜分明可见年轻⼈的进取、执着甚⾄隐隐的锋芒。他的特质,如同他的⾝份,复杂多变,很难⽤⼀个词准确地概括和描述。或许正是这些多重的特质和⾝份,在他⾝上相互映衬交织,形成⼀种独特的⼈⽂⽓质,⼀种独特的艺术与⼈⽣。
青联档案:王家新第⼗届全国青联委员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王家新:⼀个财政官员的⽂化情怀
被举报⽂档地址:
我确定以上信息⽆误
举报类型:
⾮法(⽂档涉及政治、宗教、⾊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举报理由: (必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