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诞生记
国内首套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诞生记
摘 要: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首套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的起源、孕育、启动、编写与出版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全面揭示该套教材诞生的全过程,以及以梅全喜教授为代表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对该套教材所付出的心血。该套教材的问世对于加快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全面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药临床药学;创新教材;编写
本文原载于《亚太传统医药》2018年第14卷第8期204-207页
我国首套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即全国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首套教材的首发仪式于2016年11月2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医院中药临床专家共500多人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1]。据悉,该套教材是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精心指导下和大力支持下,组织全国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共50余家的专家学者参
与了编写。该套教材的诞生为在中医药高等院校设置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以及开设中药临床药学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加快医院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关该套教材缘起及成形过程是怎样的? 编写与出版又经历哪些事? 笔者作为该套教材编写的参与者与亲历者,对有关该套教材诞生过程有些了解,现将有关其诞生过程叙述如下。
1 起源
谈起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教材的起源,就一定要提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的梅全喜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自本世纪初以来,梅全喜教授就带领其团队(包括钟希文教授、彭伟文教授、邱雄泉教授、曾聪彦教授、高玉桥主任中药师、吴惠妃主任中药师等一批专家团队)就开始关注中药安全性合理使用问题,他们从“马兜铃酸事件”“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和“含汞、砷中药事件”,到梅教授亲自参与鉴定的“云南白药中毒事件”,再到“鱼腥草、刺五加、双黄连”等一系列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事件入手,深入探讨分析中药安全性问题。其撰写的《如何对待中药安全性问题》《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探讨》《普及中药安全性知识,提高医患对中药安全性的认识》等相关论文在国内多家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并以“中药安
全国三本院校
全性问题”为报告主题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药学会及部分医疗机构等组织的不同级别培训班、学术会议等作了近50场的学术讲座或报告[2-3]。通过对一系列中药安全性问题事件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认为导致中药安全性问题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其最根本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临床不合理使用[4]。如“马兜铃酸事件”“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和“含汞、砷中药事件”等,都是由于患者长期超剂量使用、中药品种使用错误以及中西药随意联用等不合理用药造成的,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减少和避免中药安全性问题的发生、保障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就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梅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关注中药安全合理使用问题方面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为了加强对毒性中药的应用管理,促进毒性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梅全喜教授团队于2011年12月3日在广东中山主办了全国毒性中药饮片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毒性中药饮片研究现状与使用管理培训班,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就毒性中药饮片现状、使用管理、质量控制方法等相关领域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5]。本次大会的召开对于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毒性中药饮片的安全性认识、提高毒性中药饮片管理水平、推动的生产使用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促进毒性中药饮片的安全合理规范使用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梅全喜教授及其团队近10多年来一直在开展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研究,自从2002年发表第一篇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研究的文章以来,其先后累计发表了40多篇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探讨及应对的文章,为临床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了参考。同时,其还开展了“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与防治措施规范化研究”的科研项目,并于2012年分别获得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技奖[3]。此外,为进一步探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深度剖析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各种因素,他们还于2009年7月发起承办了“全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学术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梅全喜团队率先提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临床使用不当造成的,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6]。为更好地使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也为了使药品监督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每一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及其个性化的使用原则和规范化防治措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使得中药注射剂更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他们在总结有关科研成果基础上还编写出版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应对》[7]《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速查》[8]和《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案例分析》[9],这三本书分别于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人民军医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目前中成药类参考书籍多采用中医术语来描述其功能主治等,专业性强,很多西医和普通老百姓看不懂,导致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提高西医医生在临床中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水平,确保广大民众能安全合理应用中成药,梅全喜教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具有丰富临床和用药经验的专家,合作编写了一本适合于西医临床医师和普通老百姓阅读的《新编中成药合理应用手册》[10],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2年3月出版。该书尽量避免中医专属的术语,用现代医学疾病进行药物分类,文中在适应证候描述方面也是在中医术语描述的同时采用现代的症状词汇进行细致补充,同时对现代医学比较关注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中西药配伍禁忌及使用注意等重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使西医医师甚至普通读者也能不费力地了解药物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对药物进行正确合理的选择应用。
以上梅全喜教授团队对中药安全性研究的成果,为充分认识、理性对待中药安全性问题以及合理使用中药提供了参考,可促进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减少甚至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而紧密结合中医临床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其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安全用药,中药临床药师的工作就是深入临床,与中医师一道,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协助医师制定出合理的药物方案,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目的。因此,梅全喜教授及其团队初期开展的中药安全性研究就是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研究成果为后来推动中药临床药学
工作,特别是中药临床药学教材编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孕育
除早些年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外,近年来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中药不良反应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西药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已出现连续多年降低的状况,这与近年来西药临
床药学广泛而深入开展有密切关系[11]。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以及避免中药药害事件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梅全喜教授及其团队早在10年前就认识到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该项工作。他们近年来一直潜心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自2008年在《中国药房》发表《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发展思考》[12]这篇有关中药临床药学文章以来,先后共撰写发表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文章10多篇,已探讨分析了中药临床药学概念、任务、开展模式、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内容。2014-2015年,梅全喜教授分别与《中国药师》编辑部、万方网合作,在《中国药师》杂志开辟“中药临床药学专栏”,在万方医学网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题栏目”,组织全国中药临床药学知名专家撰写中药临床药学相关论文20余篇发表在上述专栏或专题中,以供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学习参考。2012年底,梅全喜教授提出了按西药临床药学的模式编写一本《中药临床药学》专著的想法,并得到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任曹俊岭教授和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学出版中心曹锦花主任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副主委及常委们(均为国内大型三甲中医院的药学部主任)的积极响应,他们均表示编写本书意义重大,非常愿意参与编写工作。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梅全喜和曹俊岭二位教授决定联合领衔主编,并邀请16家全国大型三甲中医院的中药临床药学的专业
技术人员参与编写该书。同时,报送给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选题也得到出版社方面的肯定,认为该书选题新颖,并于2013年4月12日正式同意该选题。经一年多的编写、审稿、修改、定稿以及出版社的审核、排版、印刷等紧张工作,国内首部中药临床药学专著《中药临床药学》正式于2013年1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13]。《中药临床药学》专著的问世开创了我国系统论述中药临床药学的先河,其系统地探讨了符合中医药理论的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中药临床药学学科理论体系,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力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