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范例10篇
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范例10篇
 
  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 (一)
  三月三,煮鸡蛋,这个习俗来自一个传说.人们把这个地菜当成了灵丹,人们说,这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所以王母娘娘派观音娘娘去放仙水到下界去,可是仙水没有放到里,而是落在了地菜的身上,后来人们把地菜收成灵丹.
  这天一早正是三月三作文 ,所以我就在爷爷家里吃蛋和地菜水,地菜水特别好吃.
  爷爷还说吃了,这个地菜水就可以医好很多种病,这是全国的特,今天这个地菜是发去田边回来的,我的爷爷家里有很多地菜.
  爷爷说三月三的地菜是很好,因为这个时候地菜有很大的营养的,这也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外公家里去玩.
  我和爸妈一起在街上买好了很多东西,后来就去了外公家里,到外公家进而后,我也看见外公早
上吃的地菜煮蛋,唤上外公又给我们做了,几个地菜煮蛋,后来我又全都把地菜水给吃完了,后来外公给我们说了他很三月三的故事.
  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二)
  民族三月三,一个重大的壮族的传统节日说到三月三,肯定要想到那些传统美食了,下边就一起去看看三月三必不可少的五糯米饭吧……
  五糯米饭,顾名思义,就是把糯米先染成红,黄,黑,紫这四种颜,再把它们跟白糯米煮熟就好了,五糯米饭象征着五谷丰登的意义.
  这一天一早,我起床时就看见了妈妈在做五糯米饭,于是充满好奇心的我,便趴在桌上看着妈妈那娴熟的手法:妈妈先把糯米洗净,再用枫叶红莓果黄豆汁染成了黑红紫黄四种颜.说来也怪红莓果竟能染成红紫两种颜,只是用了两种形状不同的红莓果而已,看着妈妈忙的好快活,我心中不由得一动,也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先把一些米洗好,然后开始染……大约一个小时后,我来看你染好没没想到糯米都染出了颜,而且颗颗米粒晶莹剔透,我立马拿糯米去煮了,过了半个小时,米饭煮好了,我立马尝了尝红糯米顿时心中有种莫名的喜悦,看着那一锅米,我真开心……
  壮族三月三,舌尖上的三月三.他的活动令我们开心,他的传说令我们难忘,她的美食令我们激动,我爱三月三.
  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三)
  在不知不觉中,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杀鸭.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前夕,外婆就把刚采来的红蓝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第二天清晨6点,外公外婆早早就起来了.外婆先用芭蕉叶包好竹筐的内部,然后再把浸泡好的五糯米放进竹筐里.接着,外婆又用一片芭蕉叶遮好竹筐的顶部,再把竹筐放在灶上蒸.1个小时后,我们也起来了,这时,香喷喷的五糯米饭也已经蒸好了!我们一个个拿着碗,争先恐后地拿糯米饭.我要了五种颜的糯米饭,弟弟妹妹们呢,则是只拿自己喜欢的颜的糯米饭.过了一会儿,我们就把碗里的糯米饭都吃完了,我吃得最快,虽然我要了五种颜的糯米饭,但我每一种只要了一点儿,五种糯米饭凑起来也只有一个糯米饭团的大小.
  就在我们吃糯米饭的时候,外公和外婆就已经杀好鸡.切好肉了.半小时后,我们整理好物品后,
就上山扫墓了.当我们到达墓地时,眼前却是一堆又尖又长,又密又多的杂草.我的大舅.二舅.三舅都拿起铲子和镰刀除草,过了一会儿,草就被清理干净了.紧接着,外公把吃的东西都摆在墓前,然后,拿出纸钱分给我们,让我们用小石头把纸钱压住.压完纸钱后,三舅就把一大把香点燃,然后给我们每人3根香去拜坟.最后,外婆又让我们吃鸡蛋,别的地区都是吃彩蛋,我们却是鸡蛋.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的糯米饭,肯定是它预示着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赶快长大,健康成长吧.
  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四)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五十六个民族呢!在这五十六个民族里就属壮族人民的风俗最有趣了.
  壮族每年都有一个风俗叫做:〝三月三歌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在一起载歌载舞,家家户户还把鸡蛋涂成红颜.吃饭的时候晚辈要等到长辈吃完后起身才能放坐下吃饭.三月三歌节,人们还要做出香甜可口的五彩糯米饭,你说,壮族人民的节日有趣吗?所以,在一九八五年的时候广西壮族自治区把〝三月三歌节〞改称为〝三月三文化节〞.
  现如今,我们的祖国多么强大!高楼一栋栋.为我们国家出力的优秀人物和事迹层出不穷.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那怕每天进步一点点,等我们长大了,一定会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五)
  农历三月初三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古帝乡人潮涌动,齐集狮子山白水寺之上,游览大好春光,瞻仰刘秀金像;舒展身心于山野,祈福平安于寺庙
  是日,八方游人如同百川归海,帝乡繁华之街道更显节日之盛装.满街横幅迎风招展,琳琅商品摆放两边;劲歌热奏吸游人,辣舞狂跳促展销.街中车流如织,人流如潮.行人摩肩接踵,游者络绎不绝;老人面露祥和之气,小孩尽显欢乐之容,青年极扮潇洒之酷,少女尽穿时髦之装.繁华锦绣,平日少有.
  古帝乡吴店镇,物华天宝,地杰人灵,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忆往昔,龙飞白水孕育氤氲之气,光武中兴谱写辉煌篇章.看今朝,汉十高速横贯全境,明星乡镇初显靓丽容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小康 和谐社会芳容初绽.政治清明又显盛世气象,人民安乐再露喜悦情怀.三月三日是舒展之日,是自在之日,是喜庆之日,是祥和之日.
  白水湖微波荡漾,狮子山满目青翠.嫩绿枝头新叶招手,古建筑古香依旧.白水寺前九龙环山,刘秀殿后万木争春.远看山寺桃花朵朵盛开,近看洛阳牡丹株株吐艳.游乐场地不亚于迪斯尼乐园,文化戏台不逊于梨园闹春.山上处处人潮涌动,路上一片欢歌笑语.鼓乐喧天震动山野鸟兽,人声鼎沸玩乐农家庄园.白水碑廊似悠悠古韵弹唱从古至今的诗文真谛,阴丽华园像隐隐笙歌飘溢从冬到春的百花芳香.相机闪动留下难忘瞬间,数码摄影刻下美好记忆.登腾龙阁俯视帝乡高楼林立,坐三马亭环看白水今日新貌.刘秀金身静诉一段千年激越往事,帝乡人民开创一页今生盛世旅游.感时日之逢迎盛世,唱生活之再添斗金.游山乎其心情何等畅快!观人乎其感觉何等惬意!呼八方游客,于明年三月三日携亲朋好友,盛节再相逢,古帝乡,白水寺,敞开双臂欢迎你!
  三月三是三月盛会,是帝乡金春,是百姓节日,是人间天堂!
  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六)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三月三吃鸡蛋的传说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
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我们回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这时,爸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友开怀畅饮.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三月三的民族风俗作文(七)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糯饭,染彩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
月三时蒸五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
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_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