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情书选
窦玄妻
姓名未详,西汉人,窦玄之妻。后因窦玄被招为驸马而被休。
与夫窦玄别书
弃妻斥女,敬白窦生。卑贱鄙陋,不如贵人。妾日已远,彼日已亲。何所告诉,仰呼苍天。悲哉窦生!衣不厌新,人不厌故。悲不可忍,怨不可去。彼独何人,而居我处。
【译文】我这个被抛弃的妻子、被斥逐的妇女,恭敬地把心情告诉你这个姓窦的男人。我的地位卑贱低下,比不上高贵的公主。我一天天被你疏远,她一天天同你亲近。我的冤苦能到哪里去诉说,只有仰面呼叫苍天。满腔的悲愤哪,姓窦的男人!穿衣服不会讨厌崭新,娶媳妇却不应厌弃结发之人。我的悲伤不可忍受,我的怨恨不可忘却。她究竟算什么人,却公然占据了我的位置。
窦玄,字叔高,西汉人,相貌超,天子使他休掉妻子,另将公主嫁给了他。他的妻子悲愤交加,给他写了这封信。她在信中鞭挞了窦玄贪图荣华、屈服权势的行径,对那置他人幸福于不顾,而满足一己私利的皇族公主,给以愤怒的谴责。
徐淑
东汉女诗人,公元一四七年前后在世,陇西(今甘肃东南)人。诗人秦嘉之妻,夫妻情投意合,历来被奉为恩爱夫妻的典范。
答夫秦嘉书
知届珪璋,应奉岁使,策名王府,观国之光。虽失素皓然之业,亦是仲尼执鞭之操也。
自初承问,心愿东还,破疾未宜,抱叹而已,日月已尽,行有伴列。想严装已办,发迈在近。“谁谓宋远,企予望之”。室迩人遐,我劳如何!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炎炎,而君是越。斯亦难矣!长路悠悠,而君是践;冰霜惨冽,而君是履。身非形影,何得动而辄俱;体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于是咏萱草之喻,以消两家之思;割今者之恨,以待将来之欢。今适乐土,优游京邑。观王都之壮丽。察天下之珍妙。得无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
【译文】知道你被授予任职的符信,接受了今年到京都出差的使命,名字登上王府的官员名册,去参观考察国家的政教风俗、文化艺术。虽然失去了清高素雅、洁身自好的志趣,但也是像孔子所称道的任官服役的操举呀!
自从一开始承你询问,我就想东行回家,无奈染病不宜路途颠簸,只能抱憾而已,你出发的日期快到了,行旅定有同伴。想必衣装已经整理,出发远行就在近期。“谁说宋国远迢迢,踮起脚跟就看到”。两
地相近而人远隔,我痛苦的心情怎样排遣!深谷逶迤绵长,而你要去跋涉;高山巍巍嵯峨,而你要去翻越。那是多么艰难啊!漫长的道路悠悠不尽,而你要去走;冰雪霜露凛冽无比,而你要去踩。我的身子不能成为你的影子,哪能一行动就能同你一道;我们的形体不是比目鱼,哪能同行同止永不分离。所以,我只能吟咏萱草忘忧的诗句,来消减两人之间的思念;只有割舍眼下的怨恨,来等待将来的欢会。
你现在要去欢乐之地,在京城游玩享乐。观赏都城的壮丽景,见识天下的珍品妙物,该
不会眼花缭乱心意转移,一去就回不来了吧?
秦嘉,字士会,陇西(今甘肃东南)人,东汉诗人,汉桓帝时,秦嘉因公将赴洛阳,徐淑正病居母家。临行,秦嘉打发车辆,想迎接徐淑回来话别,并特地修了一封书信托人带给她。他在信中说:“不能养志,当给郡使,随俗顺时,黾勉当去,知所苦故尔,未有瘳损,想念悒悒,劳心无已,当涉远路,趋走风尘,非志所慕,惨惨少乐。又计往还,将弥时节,念发同怨,意有迟迟,欲暂相见,有所属讬,今遣车往,想必自力。”徐淑因病魔缠身,未能成行,就写了这封《答夫秦嘉书》。信一开始对秦嘉出仕说了几句勉励的话;接着叙述自己未能随同前往的遗憾及对丈夫深切的思念。最后对丈夫远游京都后爱情是否专一不二流露了不安的情绪。在这对素以恩爱著称的夫妻之间,徐淑还不免有这样的担心,可见封建社会女子的宠辱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又报秦嘉书
既惠音令,兼赐诸物,厚顾殷勤,出于非望。镜有文彩之丽,钗有殊异之观,芳香既珍,素琴益好,惠异物于鄙陋,割所珍以相赐,非丰恩之厚,孰肯若斯。览镜执钗,情想仿佛,操琴咏诗,思心成结。
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鉴形,此言过矣,未获我心也。昔诗人有飞蓬之感,班婕妤有谁荣之叹,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列也;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
【译文】承你回答给我美好的音信,又赠送给我各种礼物。深厚的眷恋,殷切的情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镜子有灿烂的光彩,金钗有别致新颖的式样。芬芳的香料已很珍贵,朴素的琴更加美好。你惠赠奇异的物品给我这低微丑陋之人;割舍你所爱的东西来馈送我,如果恩情不是特别丰厚,谁肯这样呢?看着镜子拿着金钗,脑海仿佛浮现出你的身影;谈起琴儿咏起诗歌,思念的心情郁结难解。
你让我用香料熏香身体,又告诉我用明镜鉴照姿容,你这些话说的就不对了,还不理解我的心情。昔日《诗经》的一个作者有头发像蓬草的感慨,班婕妤有味谁去打扮的叹息。要弹朴素的琴,当等你回来之时;要照明净的镜子,当等待你返回之后。没有见到你的容仪,宝钗就不会插戴;未能陪你休息,芳香也不会散发。
收到徐淑《答夫秦嘉书》之后,秦嘉又写了《留郡赠妇诗》和《重报妻书》给徐淑,并赠她明镜、宝钗、芳香、素琴。书曰:“车还空反,甚失所望,兼叙远别,恨恨之情,顾有恨然。间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宝钗一双,好香四种,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
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娱耳。”徐淑又回了此信给秦嘉。信中的前半部写她睹物思人,感激思念之情,后半部表明了她贞洁自守,等待丈夫归来的心志。
谢氏
名未详,南北朝人,王肃之妻。王肃后娶陈留长公主,造“正觉寺”,谢氏入寺以至终身。
贻王肃书
妾以陋姿获侍节栉。结缡之后,心协琴瑟。每从刺绣之余,间及诗歌之事。煮凤嘴以联
吟,爇龙涎以吊古。当此之时,君怀金石之贞,妾慕松筠之节。虽菡萏之并蒂、比翼之双飞,未足方其情谊也。
顷缘谗隙之生,远适异国。犹忆临岐分袂,言与涕零。亲戚送者,皆为感叹。呜呼!岁月易迁,山川间隔。君留蓟北,妾在江南。鸿帛杳然,鱼书不至。言念及此,未尝不顾影徘徊,泣数行下也。迩年以来,益复情怀恍惚,镜台寂寞。披览往牒,见画眉之胜事,则膏沐无光;想举案之沐风,则珍羞不旨。阅未终篇,废书长想。春花空艳,秋月徒圆。子规时助其哀,寒蛩亦增其戚。秦嘉徐淑,岂伊异人,妾之薄命,一至于斯!
前者北使至南,闻君爵列尚书,联姻帝室。夫尚书为喉舌之司,典领枢机,参赞庶务,银章紫绶,焜耀一时。况以萧史之才名,配弄玉之芳姿。或携手于花前,或弹琴于月下。回视牛衣对泣之日,不啻人间天上。独可叹者:既有丝麻,遂弃菅蒯。糟糠之妻,白首饮恨。使宋宏高义,专美千秋。妾独何心,能不悲哉!
呜呼已矣!衰秋蒲柳,倍加憔悴;昔日缠绵,总成幻影。感连理之分枝,悼盛衰之变态。晨钟一叩,万境皆空。自兹而往,妾惟绣佛长斋,参稽三乘。借菩提之杨枝,洗铅华之繁艳。岂更盼潞鹕于水中,望鸳鸯于塘上乎!但念机上之丝,本为箔上之蚕,虽云得络,讵属无情?况修途困顿,达人所怜。不敢望窦滔之迎,庶少鉴若兰之志。得假片刻,以罄鄙怀,妾之愿也,惟君图之。
【译文】我凭着丑陋的姿容,获得服侍您洗脸梳头,做您妻子的身分。结亲之后,我俩感情就象合奏的琴瑟那样协调和谐。每当从事刺绣、做针线活之余,偶尔也吟吟诗、唱唱歌。煮着凤嘴茶联诗对句,点着龙涎香吊古抚今。这种时刻,您满怀着像金石般坚贞不渝的操守,我也仰慕着像松竹般高尚贞纯的气节,即使并蒂的荷花、双飞的比翼鸟,也不足以比拟我们的情深厚谊啊。
不久,因为我们家发生了灾祸,您远奔到北魏。还及得临到上路分别,我们声泪俱下,难分难舍。送行的亲属都为之感叹不已。哎呀呀!岁月变易流逝,山河间断阻隔。您羁留在北魏,我仍住在南齐。鸿雁传书杳无音讯,鲤鱼捎信也不见到来。一想到这里,总是一边望着自己的影子来回踱步,一边眼泪滚滚
而流。近年以来,更加是神情恍惚,懒于梳洗打扮,镜台也寂寞冷清了。披阅往古的图书,看到其中像张敞给夫人描画眉毛的美事,即使上头油香脂,也不觉得有光彩;想到孟光举案齐眉互相尊敬的佳话,即使我吃着山珍海味,也不觉得好吃。一篇还未读完,搁下来深思。想起那春天的花朵空自艳丽,秋天的月亮枉自闭圆。杜鹃鸟啼叫,时时助长了我的哀伤;蟋蟀鸣响,也加重了我的凄戚。秦嘉徐淑这一对恩爱夫妻,难道是异常的人。偏偏我就薄命到这步田地吗?
前些时候,北魏的使者到了南方,听说您已经官为尚书,并与帝室联姻,做了陈留长公主的丈夫。尚书是朝廷喉舌般重要的官职,掌管统领着关键机构,参谋佐助各种事物。银质的官印用紫的丝带挂在身上,特别光明耀眼。更何况凭着萧史一般的才名,婚配那弄玉一般的娇姿。你俩有时在花前挽手散步,有时在月下弹琴奏乐。回头看看我俩当初像汉代王章病卧乱麻牛衣上、夫妻相对哭泣般艰难困苦的日子,不只是人间与天上的差别。唯独可叹的是:有了丝麻,就抛弃了菅草蒯草。我这与你吃糠咽菜共度患难的妻子,到头发白了,还要忍受怨恨。使那宋弘不慕富贵、不弃结发之妻的高尚品行,独擅美名。我是怎样的心情,能不悲痛吗?古代女子最早用什么画眉
唉!唉!算了吧!秋末的水杨,倍加枯萎萧条;昔日深厚的情意,全成梦幻泡影。可叹连理的枝条合而又分,悲盛衰的变化。寺院清晨的钟声一响,万种境界全都变为一片空寂。从此以后,我只有刺绣佛像,长久吃斋,考察佛家“三乘”教说。凭靠观音菩萨的杨枝水,洗刷
脂粉的浓艳,哪里还盼望什么像水中的潞鹕成双,像池塘的鸳鸯成对呢!不过又想,织机上的丝线,来自竹席上的蚕茧,虽然被缠绕,难道就不丝了吗?(虽说是被笼络,难道就变成不思旧妻的无情之辈了吗)?更何况困于生活长途中的人,明达的人士也会同情他们。我不敢奢望你像窦滔那样迎我回去,只希望你稍稍了解我像苏蕙那样的情怀。让我得以占用片刻时间,来尽叙我区区心迹,这就是我的愿望,希望您考虑一下吧。
王肃,字恭懿,南北朝人。少聪辨,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南齐武帝萧赜,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其父王奂,仕萧赜为尚书左仆射。永明十一年(公元494年),王奂辄杀宁蛮长史刘兴祖,萧赜大怒,王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奔北魏,官至尚书令,诏肃尚(娶)陈留长公主。(见《南齐书·王奂传》《魏书·王肃传》)王素在北齐时聘谢氏为妻。他到北魏后又尚公主。谢氏闻讯,给王肃写了此信。作者信中对当初夫妻之间互相倾慕恩爱及别后思念的回忆占了相当的篇幅。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输入及兴盛,作者在毫无出路的情况下,只有寄希望于遁入空门,以求得痛苦的解脱。谢氏给王肃不仅写了此信,另有一诗:“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络逐胜去,颇忆缠绵时。”王肃大概实在没有脸皮作复,由后妻陈留长公主代答一诗:“针是贯丝物,目中当纴丝。得帛缝针去,何能纳故时。”竟以胜利者的得意和封建贵族的狠毒来进一步摧残这位受害者破碎的心。王肃后来造了一座“正觉寺”,谢氏入寺以至终身。
学习辅助网www.5730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