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第1讲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和人口民族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实用教 ...
第19讲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优越:
(1)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 (4°N—53°N)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最北端:漠河附近黑龙江江心,53°N多(北纬53°31′);
                    最南端:南沙岛的曾母暗沙,4°N附近(北纬3°51′)。
(2)、经度位置: (73°E—135°E),跨60多度,分属东5至东9区
    最西端:73°E附近(东经73°22′),新疆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部;
    最东端:135°E多(东经135°03′),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东西时差在4小时以上。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3)中国地理位置的评价
俄罗斯时差与中国时差地理位置
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特点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纬度
位置
优越:南北跨纬度近50°(5500 km)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①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
经度
位置
从西向东跨60多度(5000),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的5个时区
东西跨度大,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许多地方成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只有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等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才适宜发展耕作业
2、中国的疆域---国土辽阔
(1)陆域辽阔
      我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
(2)、陆界和邻国
陆地相邻:疆界: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4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隔海相望:东面日本和韩国;东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
3)、我国的海域广袤
①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②临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自北而南依次濒临a渤海、b黄海、c东海和d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
③岛屿众多:台湾岛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海南岛。【四大岛:舟山岛(大陆岛)、南海诸岛(珊瑚岛)、澎湖列岛(火山岛)、庙岛岛(大陆岛)】【三大岛屿:台湾岛(大陆岛)、海南岛(大陆岛)、崇明岛(沙质岛)舟山岛】【山东半岛(最大)、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④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
二、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划分
1、熟悉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省会、轮廓、位置)
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5 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
自治区
23 个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台湾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2、根据经纬网等条件定位
三、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中国的人口数量
(1)人口数量大,是世界第一
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13.4亿,占世界的1/5以上。
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2)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使人均资源少,社会负担重,环境破坏大;人口老年化问题严峻。
2、人口的质量
人口的身体素质提高
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3、人口的结构
2011年统计,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1950年为年轻型;2011年统计,自然增长率0.589%。人口结构已进入现代型,接近下图的成年型
4、人口分布特点
(1)人口分布不平均。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
(2)城市人口比重小(43.9%),农村人口比重(56.1%)。
探究: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东部气候温和湿 润,水源充足,多平原,耕地面积广;
西部气候干旱,降水少,多高山高原多荒漠,生态脆弱。
(3)华侨与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约3000多万人
华侨:侨居国外的中国人。
华人:定居国外加入外国籍
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二省最多
5、中国的人口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中国的民族
我国民族的构成:汉族最多,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