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岳的资料
关于五岳的资料
泰山、恒山、华山、蒿山、衡山历来被称为中华五岳。中国自古 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古人曾以“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 如立,蒿山如卧,衡山如飞”形象地描绘出五岳的特。泰山古称岱 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期改称泰山。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古人以 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地,故有“五岳之长、五岳之首、五岳独 尊”之誉。
东岳泰山
泰山成山于 25 亿年前的太古代, 在年龄上也为五岳之中的“大哥哥”。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 1545 米,在五岳中排行第三。泰山气势磅礴雄 伟,峰峦突兀峻拔,谷幽溪深,劲松飞瀑,云海翻腾,景秀丽。山 上名胜古迹众多,为中国名山之首,因而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称。唐 代诗人李白诗中有“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的佳句,杜甫《望岳》 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 金带”、“云海玉盘“为岱顶四大奇观。泰山不仅以雄奇壮丽的风光称 著于世,而且是中国碑刻最多的名山。从公元前 209 年至公元 1987 年,在 2000 多年的历史中,泰山上汇集了中国 14 个朝代 1242 块碑 刻,人称”历代书法展览馆“。其中,秦”李斯碑”、汉“张迁碑”、晋“孙 夫人碑”、北齐“经石峪大字”、唐“纪泰山铭”等都被视为稀
世国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87 年把泰山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二: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 嵩山古时曾称嵩高、崇山、岳山。为中华五岳之一。因居泰山、华山、 衡山、恒山之中,故称中岳。嵩山是在 23 亿年前的嵩阳运动中隆起 成山的,在“五兄弟”中年龄屈居“老二”。逶迤百里的嵩山,雄居中原 腹地,七十二峰,峰峰拱嵩,崖仞屏立、山石峥嵘。古云“嵩高维岳, 峻极天下”,因此有“五岳独雄”之美誉。登峰极目远眺,北望黄河, 明灭一线;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闻名于世的少林寺就坐落 在五乳峰下。中岳嵩山 嵩山古时曾称嵩高、崇山、岳山。为中华五岳之一。因居泰山、华山、 衡山、恒山之中,故称中岳。嵩山是在 23 亿年前的嵩阳运动中隆起 成山的,在“五兄弟”中年龄屈居“老二”。逶迤百里的嵩山,雄居中原 腹地,七十二峰,峰峰拱嵩,崖仞屏立、山石峥嵘。古云“嵩高维岳, 峻极天下”,因此有“五岳独雄”之美誉。登峰极目远眺,北望黄河, 明灭一线;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闻名于世的少林寺就坐落 在五乳峰下。
三:北岳恒山
恒山又称太恒山、元岳、常山,为中华五岳之一。因地处北部,故称 北岳。恒山最老的岩石年龄已有 20 亿年,若论“资”排“辈”,在五岳 中排行第三。恒山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主峰在山西浑源县城南, 海拔 2017 米,为五岳之冠,故有“五岳独高”之称。恒山号称一百零 八峰,诸峰起伏,峰峰出奇,危岩峭壁,高耸入云。“望常山之峻险, 登北岳而高游”就是对恒山的赞誉。山间名胜古迹甚多,闻名于世的 悬空寺,就建在恒山的悬崖峭壁之上。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 晓、玉羊游云等有特定环境和时间的自然景观,更令游人神往。
四:南岳衡山
有“五岳独秀”之誉的衡山,为中华五岳之南岳,其“奠基石”为 10 亿 年前的沉积岩,在五岳兄弟中排行第四。绵延不断的衡山峰,屹于滔滔湘江之滨, 跨越湘中八百里, 山热雄伟, 峰峦叠衬, 千姿百态。 古人有诗云:“行尽千山与万山,衡山更在碧云间。”衡山主峰祝融海 拔 1290 米,可俯瞰山,观赏日出。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 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到南岳,春来游花市,夏能观 云海,秋宜望日出,冬可览雪景,是一个览胜、探奇、度假、云游的 极好去处。
五:西岳华山
华山因“远望之若花状”而得名,又以其西临少华山,而称太华,为中 华五岳之一。因地处西部,故称西岳。华山主体由年龄 1.5 亿岁的花 岗岩组成,是五岳中的“小弟弟”。华山海拔 1997 米,仅次于北岳居 第二位。华山以奇险峻秀冠天下,“自古华山一条路”便道出了华山的 “五岳独险”。华山倚天拔地于 800 里秦川的南侧,远远望去,浑然一 体,四面如削,五峰对峙,万般险峻,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东岳独尊,中岳独雄,北岳独高,南岳独秀,西岳独险”。巍巍五岳, 各具特,为中华名山的代表,历代文人墨客曾为中华五岳留下了几 多赞美篇!
五湖:
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古代的说法不同,如《国语》、《史记》中的五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五湖 : 我国的几个大湖 ,说法不一,一般指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洪泽湖。在《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中 ,原先的五湖名称是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彭蠡即鄱阳湖。鉴湖到了清代则被洪泽湖代替。) 但根据《史记河渠书集解》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
洞庭湖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现在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公里,总共3968平方公里。洞庭湖水质比较清洁,富营养化不明显,主要污染物通过降水使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人湖,是污染物质进入湖水的途径之一,随雨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质是SO、Co、NoX以及烟尘,有害有毒物质主要有汞、镉、六价铬、砷、铅、酚、、硫化物;洞庭湖是我国主要淡水商品鱼基地,现有鱼类113种,分属11目22科,其中102种是与长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鲤科鱼类65种,鮠科10种,鳅科9种,鳍科6种,银科3种,鲇科、鮡科各为2种,其他16种。形态描述: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长江三口、汨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5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巢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为我国
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被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庐江县所包围。巢湖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湖面积达700余平方公里,来水面积有913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7735平方公里(占84.7%),圩区612平方公里(占6.7%),湖区783平方公里(占8.6%)。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等。这些河流都源于山丘区,一般集水面积都大,河道流程较短,比降陡,汇流快,穿过湖周圩区后,进入巢湖,经湖泊调节容蓄后,出巢湖闸经裕溪河于裕溪闸下注入长江。汛期若长江水位过高,裕溪河受顶托倒灌时,裕溪闸、巢湖闸将关闭,拒江倒灌。巢湖四周诸河来水,仰赖巢湖容蓄,防洪压力很大,为了缓解巢湖及裕溪河的防洪问题,1986年冬开始进行牛屯河分洪道建设,分洪流量460~615立方米每秒,入江口水位可比裕溪河口的江水位低0.4~0.5米,工程已基本完成。
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平方公里,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五岳和五大淡水湖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太湖位于富饶的上海、宁波、杭州三角地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阳澄湖、洮滆湖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太湖水域面积约为3159平方公里。
太湖流域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更有当地的居民传说,去太湖打渔的渔民,如果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就永远回不来了,所以也有当地人吧太湖比作内陆海,从而表现太湖的广阔。还有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去太湖周边城市游玩的话,不要忘记品尝一下闻名遐迩的“太湖三白”哦。
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其时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难。当龙舟经过破釜塘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炀帝大喜,自以为洪福齐天,恩泽浩荡,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唐代开始名洪泽湖。
洪泽湖为一"悬湖",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洪泽湖的主要水源是淮河,淮河是我国自
古以来水患最多的河流之一,而淮河水患必然殃及洪泽湖地区。因而洪泽湖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与洪水的抗争史,并因此留下诸多美丽的传说。洪泽湖的千年古堤就是历代为治水而建,与都江堰齐名,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蜿蜒曲折有一百零八弯之说。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古堤目前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