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的钛合金车架好像就只有一个航轮
台湾的峰大MOSSO
英国的VOODOO,顶级的钛架就是这个牌子
美国的Merlin,这个牌子好像主要做软尾的钛架
荷兰的范尼古拉斯Van Nicholas Tuareg ,这个也是做顶级钛架的品牌
大概就是这些了,航轮和峰大的可能5000左右,进口硬尾可能要万元左右甚至更高,软尾就要三万左右了
台湾的峰大MOSSO
英国的VOODOO,顶级的钛架就是这个牌子
美国的Merlin,这个牌子好像主要做软尾的钛架
荷兰的范尼古拉斯Van Nicholas Tuareg ,这个也是做顶级钛架的品牌
大概就是这些了,航轮和峰大的可能5000左右,进口硬尾可能要万元左右甚至更高,软尾就要三万左右了
[单车飞行日记](续2)
∙ 国产运动装品牌作者:王若红
∙ 时间:2009-11-05 17:23:52
∙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公路车
阅读器
(3) 单车利器:
运动公路车这种自行车比较特别,看上去极端单薄,但实际却相当强悍,强悍得令你无法想象,我的这架低中档次的单车已经跑过了万里路程,到如今竟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磨损,跑起来除了脚踏以外没有异响。
——骨架:铝架永远都是穷人的劳斯莱斯,轻而硬,美丽而廉价,那些贵族级别的高端碳架又有多少车友能负担得起呢?千万别跟我说他有钱,因为我是一个仇富者,我会和他说[你去开老爷车吧,车友没你的份儿!]。我们这样的工薪族要花费十万八万来买单车基本不太现实,其实这样花钱也就是买来个虚荣心而已,实际的性能提升根本就没有价钱那么大,就像萨达姆坐的镀金座便一样,也如富人家的金尿盆一样,再昂贵也没有什么大意思,老萨该死
运动公路车这种自行车比较特别,看上去极端单薄,但实际却相当强悍,强悍得令你无法想象,我的这架低中档次的单车已经跑过了万里路程,到如今竟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磨损,跑起来除了脚踏以外没有异响。
——骨架:铝架永远都是穷人的劳斯莱斯,轻而硬,美丽而廉价,那些贵族级别的高端碳架又有多少车友能负担得起呢?千万别跟我说他有钱,因为我是一个仇富者,我会和他说[你去开老爷车吧,车友没你的份儿!]。我们这样的工薪族要花费十万八万来买单车基本不太现实,其实这样花钱也就是买来个虚荣心而已,实际的性能提升根本就没有价钱那么大,就像萨达姆坐的镀金座便一样,也如富人家的金尿盆一样,再昂贵也没有什么大意思,老萨该死
还得死,尿盆的功能还是接尿,一个物件而已,花几十万和花几百几千的最终性能差别也没那么明显。当然,铝架的感觉就是硬,总有一点儿硬邦邦的,缺少弹性。别的架子我也没有骑过,不敢妄言。对于单车这种东西,要求车架的性能不同一般,既要硬又要有弹性,可以这样理解,当外力在某个临界值以下时,车架应该刚性十足,一旦外力超过极限,车架才开始线性变形,产生缓冲,这就彷如收音机里的二次AGC控制原理,全程刚性不行,全程弹性更不行。在这方面碳架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有足够的刚度又能吸收多余的震动,其实碳架最主要的性能还是在重量上,对比赛来说,车子轻就意味着极限速度高,这对比赛十分有利。然而碳架的缺点也很严重,结构强度太低,被尖物撞击时会留下凹坑,甚至会被穿出一个洞,车子用久了,不管你怎么保护,都会遍体鳞伤;碳架的强度也令人担心,你不得不经常检查前叉后叉的连接处,看是否有哪个地方开裂了,一旦发现裂痕,那种遗憾与痛苦都会让人几天没有胃口,因为碳架太贵了,连一般的小品牌也要两三万,国际上的大品牌都得有五六万,七八万,十几万,几十万的,虽然那套花花绿绿的涂装可以满足爱好者的虚荣心理,但是大把的血汗银子却让人欲哭无泪,因此,起码我是不太欣赏碳架的。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我这人一直相信金属材料,对其他的有机无机材料就看不上眼儿了。碳车架的材质很像是玻璃纤维,远远没有金属令人信服,在这种情绪下,我经常会关注那种用钛金属制
造的车架。这种航空材料又轻又坚硬,刚性好,弹性更出,永不腐蚀的外表相当靓丽,根本不需要多余的涂装,这是一种砸不烂,压不弯,划不坏的材料,基本上可以永久使用,寿命无限长,目前国外的宇航船和顶级战斗机的机壳才会使用如此高贵的材料,因为昂贵,也因为难以加工,使得钛架的价格也不便宜,但却仍然大大低于碳架。例如国产的航伦钛架,一般价格多在5000-6000RMB之间,性能相当理想,造型也不错。新装车的车友还是买付钛架吧,免得将来再升级,浪费资金。对于穷人,我看铝架加碳叉还是最实惠的组合,碳叉的弹性可以大大改善铝架过硬的缺点,价格上也相当低廉,我的美丽达904加一个法国农行的碳叉,总价格才1350RMB,非常超值。
单车把弯的材质对减震的影响亦很明显,全碳的把弯压上去有一种乎乎悠悠的感觉,弹性良好,而铝的就硬邦邦了,遇上坎珂不平的路面感觉差异很明显,然而高端的全碳把横也是比较昂贵的,像FSA的K-Force要3850RMB,但是你大可不必买那么高端的产品,选次一级的产品就行了,价格大约1850RMB,已经很好了。
把立的材质和坐管的材质也一样,全碳的对减震有好处,但相对而言就没有把弯的影响大了,如果想要省钱,那就用铝的也无妨,否则的话买第二等级的全碳产品,也不算很贵。
车座的质量是直接影响臀部感觉的,好的车座座上去相当舒适,又轻强度又好,表面是真皮
单车把弯的材质对减震的影响亦很明显,全碳的把弯压上去有一种乎乎悠悠的感觉,弹性良好,而铝的就硬邦邦了,遇上坎珂不平的路面感觉差异很明显,然而高端的全碳把横也是比较昂贵的,像FSA的K-Force要3850RMB,但是你大可不必买那么高端的产品,选次一级的产品就行了,价格大约1850RMB,已经很好了。
把立的材质和坐管的材质也一样,全碳的对减震有好处,但相对而言就没有把弯的影响大了,如果想要省钱,那就用铝的也无妨,否则的话买第二等级的全碳产品,也不算很贵。
车座的质量是直接影响臀部感觉的,好的车座座上去相当舒适,又轻强度又好,表面是真皮
的,下面是管钛弓,自身就有缓冲作用。但是高端的车座却十分昂贵,像Selle Italia的顶级,都会在1200-2000RMB之间,San-marco的和fizek的都不便宜,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完全可以选择FSA的真皮系列,有几百元就能搞定了,物美价廉。因为什么呢?美国的车座是流水线生产的,而意大利的车座是手工制作的,生产成本不同,其实质量都一样好。
——车轮:对运动公路车来说,最理想的车轮还是直接装配成品的轮组,虽然自己编轮组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这其中的问题却很多。我这人已经不算太笨了,自己编条调圈没什么问题,我还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发明出几种特殊的编法,但是问题不在个人技术,而在于材料的采购。在国内,目前的单车行业还远远没有国外发达,许多零配件都买不到,还有些零件商家不愿意卖,比如幅条,因为利润低,所以商家即便自己有也不会卖给你,一般你只能得到一些常规尺寸的辐条,而不能买到各种尺寸的产品,这样一来你就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设计编出理想的轮组。就拿我的轮组来说,从网上购买了Mavic Open Sport车圈,质量已经不错了,比较硬朗,但是却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短的辐条,前轮没有办法编成刚性最好的0*0辐射型,无奈之下我只好用普通长度的辐条,加装了自制的一大堆垫环,才免强编成了2*2的形式,算对付上了。当然了,在能够买到各种零件的前提下,自编轮是锻炼自己的好
——车轮:对运动公路车来说,最理想的车轮还是直接装配成品的轮组,虽然自己编轮组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这其中的问题却很多。我这人已经不算太笨了,自己编条调圈没什么问题,我还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发明出几种特殊的编法,但是问题不在个人技术,而在于材料的采购。在国内,目前的单车行业还远远没有国外发达,许多零配件都买不到,还有些零件商家不愿意卖,比如幅条,因为利润低,所以商家即便自己有也不会卖给你,一般你只能得到一些常规尺寸的辐条,而不能买到各种尺寸的产品,这样一来你就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设计编出理想的轮组。就拿我的轮组来说,从网上购买了Mavic Open Sport车圈,质量已经不错了,比较硬朗,但是却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短的辐条,前轮没有办法编成刚性最好的0*0辐射型,无奈之下我只好用普通长度的辐条,加装了自制的一大堆垫环,才免强编成了2*2的形式,算对付上了。当然了,在能够买到各种零件的前提下,自编轮是锻炼自己的好
方式,不仅可以选择到性价比很高的零件,而且自己彻底掌握了编轮,修轮的方法,以后维护都不用愁了,那个零件坏了也好买,价格低廉,实为最经济的方案。
选购轮组首先要注重性能,以我的个人爱好,我不喜欢太轻太软的轮组,现在有很多低价轮组,设计的辐条数量很少,辐条也很细,车圈平整光滑,这种轮组骑起来是比较轻的,但摇车时的刚性肯定不好,辐条也容易断。比较理想的轮组车圈是带凸起加强的,辐条也是宽扁形的,强度大,风阻又小,辐条的数量最好不要太少,20的就很好,16的就少了,刚性差了,还有8根辐条的极限,那就更不行了;车圈的刚性和其造型关系甚大,越宽的圈刚性越大。从价格上考虑,我不主张买低价轮组,当然那些上万的高端轮组也没有必要(你又不是经常参加专业比赛),买中端轮组是最划算的,比如坎帕格挪罗的Zonda,大约4千多元,买玛维克的轮组也行,但似乎价格比较高,性价比差一点儿。
行车千里有一个最恼人的问题——扎带!不断地扎带简直让你发疯!我常常步行几公里推着车子回家,累得通身是汗,遇上好天还行,个修车的师傅补上就能骑回来,可是在风雨天,傍晚,冬天,等等不好的天气里你几乎不到修车师傅,那就只能推车回家了。可气的是,经常有一根铁钉刺入了车胎没有脱落,你如果推车回家,它就会把内胎外胎扎出好多孔,把你的车胎报废掉。所以大街上的行人常笑我,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扛着单车
选购轮组首先要注重性能,以我的个人爱好,我不喜欢太轻太软的轮组,现在有很多低价轮组,设计的辐条数量很少,辐条也很细,车圈平整光滑,这种轮组骑起来是比较轻的,但摇车时的刚性肯定不好,辐条也容易断。比较理想的轮组车圈是带凸起加强的,辐条也是宽扁形的,强度大,风阻又小,辐条的数量最好不要太少,20的就很好,16的就少了,刚性差了,还有8根辐条的极限,那就更不行了;车圈的刚性和其造型关系甚大,越宽的圈刚性越大。从价格上考虑,我不主张买低价轮组,当然那些上万的高端轮组也没有必要(你又不是经常参加专业比赛),买中端轮组是最划算的,比如坎帕格挪罗的Zonda,大约4千多元,买玛维克的轮组也行,但似乎价格比较高,性价比差一点儿。
行车千里有一个最恼人的问题——扎带!不断地扎带简直让你发疯!我常常步行几公里推着车子回家,累得通身是汗,遇上好天还行,个修车的师傅补上就能骑回来,可是在风雨天,傍晚,冬天,等等不好的天气里你几乎不到修车师傅,那就只能推车回家了。可气的是,经常有一根铁钉刺入了车胎没有脱落,你如果推车回家,它就会把内胎外胎扎出好多孔,把你的车胎报废掉。所以大街上的行人常笑我,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扛着单车
回家!你的一副新外胎,在全新时外胎的条纹还有一定的深度,使那些尖刺不容易刺破内胎,但车子磨损了几个月以后,那些条纹变平了,扎带就开始频繁了,我常遇到每出去3次必有1次扎带,恼人至极,逼得你不得不再更换一副新外胎,其实原来的外胎还可以使用半年以上!这样的问题都是人造成的,中国人是很能祸祸的,马路上随便摔啤酒瓶,垃圾遍地,车胎一旦压上那些碎玻璃就会遭殃,我的车胎上还经常会被划出一道一道的口子,看着真心痛!要想解决这样的难题只有两个方法,第一是买防刺的高端折叠胎,例如维多利亚的高端产品,价格都要在300RMB/条以上,它是由多层复合材料构成的胎壁,中间夹杂了抗穿刺性能优秀的致密纤维材料,要刺穿它不太容易,但舍得花如此高价买外胎的车友还是不多,我也一样嫌贵,那就只有采取第二种方法了,买一对专业的防刺垫带。我选择的是Zefal的产品,价格130RMB(也够贵的了其实就是一种致密的尼龙带),把它垫在内外胎之间,轮组的重量会增加不少,但是从此就和扎带告别了,用了它以后我再也没有体验步行回家的辛苦了。这种东西对于远途意义更大。试想,假如你要出去上百公里,如果半途扎带,那后果就惨了,为此你不得不自带一套以上的备用胎,有了垫带就不用了,到哪里都信心十足。还有一个好处,现在你可以把外胎磨到最后,只要不爆胎你就可以一直用下去,这大大增加了外胎的使用寿命,无形中又节省了不少资金。因此,我强烈建议装车的朋友都安装这种防
刺垫带!
——刹车变速:我一开始选择的手变是日本西马诺的Tiagra级别,从功能上讲,这款手变设计得还是不错的,造型优美,性能优秀,但是当我看到它的实物时,却感觉它的塑料件用得太多了,似乎不太坚固,不能耐久,于是又把眼光盯在了105手变上,这款的档次比Tiagra高了不少,但是我却在哪里也买不到,除了西马诺专卖店里有高昂的报价以外,根本不可能有更合理的进货途径(当时在网络上也不到),无奈之下才拿下了自己楼下一家小店里的Ultigra手变,这东西我十分满意,金属用得比较多,手感良好,一连几年用下来,似乎根本就不可能损坏,甚至连磨损都没有,只要你不是暴力摔它,它根本就不会损坏,由于实际骑行当中,刹车用得多,变速用得少,所以磨损率极低。有些新入门的车手喜欢变速,觉得好玩儿,还有专业车手,按照训练要求必须要经常变速,而我们这些老业余车手,根本就懒得变速,多一个动作不如少一个动作,骑行越轻松越好。对于爱好者装车,我推荐选择105或者Ultigra的手变,不要买更低的档次,也没必要买顶级的Dura-Ace,当然也不要买意大利的坎帕格挪罗,意大利的手变性能相当不错,变速快捷,但结构造型却太细小,不好抓握,这对骑行的影响可不小,在道路复杂的情况下我都是双手握手变来骑车的,另外,意大利的配
——刹车变速:我一开始选择的手变是日本西马诺的Tiagra级别,从功能上讲,这款手变设计得还是不错的,造型优美,性能优秀,但是当我看到它的实物时,却感觉它的塑料件用得太多了,似乎不太坚固,不能耐久,于是又把眼光盯在了105手变上,这款的档次比Tiagra高了不少,但是我却在哪里也买不到,除了西马诺专卖店里有高昂的报价以外,根本不可能有更合理的进货途径(当时在网络上也不到),无奈之下才拿下了自己楼下一家小店里的Ultigra手变,这东西我十分满意,金属用得比较多,手感良好,一连几年用下来,似乎根本就不可能损坏,甚至连磨损都没有,只要你不是暴力摔它,它根本就不会损坏,由于实际骑行当中,刹车用得多,变速用得少,所以磨损率极低。有些新入门的车手喜欢变速,觉得好玩儿,还有专业车手,按照训练要求必须要经常变速,而我们这些老业余车手,根本就懒得变速,多一个动作不如少一个动作,骑行越轻松越好。对于爱好者装车,我推荐选择105或者Ultigra的手变,不要买更低的档次,也没必要买顶级的Dura-Ace,当然也不要买意大利的坎帕格挪罗,意大利的手变性能相当不错,变速快捷,但结构造型却太细小,不好抓握,这对骑行的影响可不小,在道路复杂的情况下我都是双手握手变来骑车的,另外,意大利的配
件也昂贵,难买,小日本的性能不错,足够用。
我的单车基本上是不用前变速的,我常常想把前变速给拆掉!就像胳膊粗(阿姆斯特朗的英文意思就是胳膊粗)先生那样,用一个手变,一个后变速来减小整车的重量,本来嘛,放着没用的东西还不如拆掉算了,前变速一般仅仅在爬坡时才可能会用到,在市内马路上没用。后变速我一样推荐105和Ultigra,Ura-Ace的太贵了,也没必要。
刹车系统也一样,但它们的档次与性能之间的变化却小得多了,105的刹车和Ultigra的刹车区别不大,就是Dura-Ace的刹车也一样,都差不了太多,我感觉Sora的比较单薄,Tiagra的就可以了,因此买哪个档次都行,鉴于它们的价格不是太高,买105和Ultigra的比较合理。这东西也基本上是一劳永逸的,永远不会磨损或者坏掉,所以就买好一点儿的吧。至于线管的质量,就直接影响刹车性能了。好的线管非常顺滑,拐弯以后也一样顺滑,用起来相当耐磨,起码能用5年以上。这就像装修涉及的水管,一定要配好的,要中上档次的产品。
——传动系统:这是我要强调的关键系统。之所以我的车子骑过了上万公里还没有感觉出磨损就是因为当初我对传动系统的要求比较高,不惜花钱,选择了质地坚硬的零件的缘故。对单车来说,活动最多,摩擦最显著的零件就是传动系统组件,象牙盘,飞轮,中轴,脚踏,
我的单车基本上是不用前变速的,我常常想把前变速给拆掉!就像胳膊粗(阿姆斯特朗的英文意思就是胳膊粗)先生那样,用一个手变,一个后变速来减小整车的重量,本来嘛,放着没用的东西还不如拆掉算了,前变速一般仅仅在爬坡时才可能会用到,在市内马路上没用。后变速我一样推荐105和Ultigra,Ura-Ace的太贵了,也没必要。
刹车系统也一样,但它们的档次与性能之间的变化却小得多了,105的刹车和Ultigra的刹车区别不大,就是Dura-Ace的刹车也一样,都差不了太多,我感觉Sora的比较单薄,Tiagra的就可以了,因此买哪个档次都行,鉴于它们的价格不是太高,买105和Ultigra的比较合理。这东西也基本上是一劳永逸的,永远不会磨损或者坏掉,所以就买好一点儿的吧。至于线管的质量,就直接影响刹车性能了。好的线管非常顺滑,拐弯以后也一样顺滑,用起来相当耐磨,起码能用5年以上。这就像装修涉及的水管,一定要配好的,要中上档次的产品。
——传动系统:这是我要强调的关键系统。之所以我的车子骑过了上万公里还没有感觉出磨损就是因为当初我对传动系统的要求比较高,不惜花钱,选择了质地坚硬的零件的缘故。对单车来说,活动最多,摩擦最显著的零件就是传动系统组件,象牙盘,飞轮,中轴,脚踏,
车链和花鼓。总体上说,花鼓和中轴的寿命都很长,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每天要骑它几百公里来训练,以我们的运动量,大约5年都不会把中档的中轴与花鼓磨坏。而牙盘,车链和飞轮就不同了,它们的摩擦情况严重,如果不用上乘的零件,一两年就会被磨坏,即便不坏也会降低传动性能,出现异响,增大摩擦力,所以这几个零件一定要买较高档次的产品,例如,FSA的牙盘就比小日本的好,即便是低端牙盘,其盘片也一样很硬,加工精美;Sram的飞轮也会比希马诺的好,可以选择顶级的产品,高级车链的价格也极高,德国的一些产品十分昂贵,我们可以选择Sram的,FSA的,西马诺的Ultigra和Dura-Ace链,而低价的KMC也够硬的,西马诺的HUG53/HUG73我都不推荐,当然HG73便宜,磨坏了再换也可以。如果是新手装车,我推荐FSA的全铝低端牙盘或者碳铝结合的中端牙盘,价格在350-1500RMB之间,不要买中轴一体化的,那种东西死贵;中轴可以配4轴承的ISIS FSA,耐久性很好。
——其他装备:头盔我喜欢中高档的,像Giro, Bell, Uvex都不错。我现在用的是Bell Sweep R,850RMB的价格,物美价廉,其他的顶级就要1350-1600RMB了,比较昂贵,它们是国际上最大的品牌了,常见于各种自行车大赛中,性能绝对属于先进,外观也漂亮。应该注意
——其他装备:头盔我喜欢中高档的,像Giro, Bell, Uvex都不错。我现在用的是Bell Sweep R,850RMB的价格,物美价廉,其他的顶级就要1350-1600RMB了,比较昂贵,它们是国际上最大的品牌了,常见于各种自行车大赛中,性能绝对属于先进,外观也漂亮。应该注意
的是,买头盔尺寸要留有余地,不能太小也不能过大,稍大一点儿好,我的就买小了;直接进口的产品多半是给欧洲人设计的,它们的脑袋像橄榄球,是椭圆形的,而我们亚洲人基本上是圆形的,因此最好选择在国内生产的合资产品,其形状已经改为亚洲型了。
骑行服基本上是看个人喜好了,你买什么样子的全随你,没什么讲究。我喜欢全身比较素雅的,没有太复杂的图案,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英文的最好,因为我们仅仅是业余车手,根本就不属于哪个职业代表队,你穿一身某某车队的衣服,有点儿欺世盗名的意味。我买过几件德国Crane, Movement的衣裤(仿冒),价格都很便宜,在一百多元,感觉质量还满不错的,漂亮又结实。当然了,你有钱可以买原产进口的骑行服,质量更好,样式相同,价格高十几倍,一般都在1200-3000RMB之间,我接受不了。
骑行鞋和手套都相当重要,必须要质量好的,厚实的,我买过多款台湾浩瀚的东西(不是假的),非常满意,感觉比进口的还好,当然价格也不低,办指手套110RMB,全指160RMB, 鞋475RMB。这里有个问题,假如你不上自锁脚踏的话,买骑行鞋就多余了,穿双运动鞋就可以了,但是运动鞋远远没有其行鞋那样精巧美观,鞋带也很容易被绞到牙盘里去,还是不太合适。但如果穿上公路骑行鞋,下了车你就很难走路,这类鞋没有鞋跟,解决之道一是买山地骑行鞋,它们走路的性能比公路鞋好得多,还有山地休闲两用的,最为适合;二是改造
骑行服基本上是看个人喜好了,你买什么样子的全随你,没什么讲究。我喜欢全身比较素雅的,没有太复杂的图案,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英文的最好,因为我们仅仅是业余车手,根本就不属于哪个职业代表队,你穿一身某某车队的衣服,有点儿欺世盗名的意味。我买过几件德国Crane, Movement的衣裤(仿冒),价格都很便宜,在一百多元,感觉质量还满不错的,漂亮又结实。当然了,你有钱可以买原产进口的骑行服,质量更好,样式相同,价格高十几倍,一般都在1200-3000RMB之间,我接受不了。
骑行鞋和手套都相当重要,必须要质量好的,厚实的,我买过多款台湾浩瀚的东西(不是假的),非常满意,感觉比进口的还好,当然价格也不低,办指手套110RMB,全指160RMB, 鞋475RMB。这里有个问题,假如你不上自锁脚踏的话,买骑行鞋就多余了,穿双运动鞋就可以了,但是运动鞋远远没有其行鞋那样精巧美观,鞋带也很容易被绞到牙盘里去,还是不太合适。但如果穿上公路骑行鞋,下了车你就很难走路,这类鞋没有鞋跟,解决之道一是买山地骑行鞋,它们走路的性能比公路鞋好得多,还有山地休闲两用的,最为适合;二是改造
公路鞋,我就是这么做的,把公路鞋粘上一个鞋跟和前掌,打出防滑孔,走起路来也不错了。
骑行眼镜又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在仰面向前疾速行驶中,不戴眼镜是绝对不行的。选择眼镜的范围也极宽,有几十元的也有几千元的,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有假冒品也有真品。我认为重要的是性能,其他都不重要。你不要想用一般的太阳镜来替代骑行眼镜,那绝对不行!人在骑公路时,身子俯得很低,这时要仰面向前看出去,眼镜必须要高架在鼻梁上才能使其镜片中心对准瞳孔,而一般的太阳镜就低落到鼻梁上去了,而且骑行眼镜是紧贴脸颊的,上面有防汉遮边,外侧有防灰设计,镜片可以强烈吸收紫外线,这种眼镜必须是专业的。对于我来说,一年有3个季节骑公路上下班,季节不同,光线的变化极大,夏天里阳光强烈刺眼,冬天里摸黑出门,因此我必须要选择可换镜片的眼镜才行。我的Ruby仅仅花了95RMB,它带有5付镜片,夏天里我用炫彩镜,春秋用茶镜和灰镜,深秋用明镜和黄镜,很好地适应了环境。这种眼镜一般在刚买来时都不是很适合你自己的脸型,必须要给它加热弯取,使之最适合脸型,佩戴最舒适才好。现在的眼镜产品价格被炒得很高,一副100RMB的镜子可以卖到1000RMB,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什么纯进口货!我敢说,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国内生产的,顶多是精仿的,所以还不如直接买国产的,台湾合资的大品牌,图个质量可靠,
骑行眼镜又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在仰面向前疾速行驶中,不戴眼镜是绝对不行的。选择眼镜的范围也极宽,有几十元的也有几千元的,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有假冒品也有真品。我认为重要的是性能,其他都不重要。你不要想用一般的太阳镜来替代骑行眼镜,那绝对不行!人在骑公路时,身子俯得很低,这时要仰面向前看出去,眼镜必须要高架在鼻梁上才能使其镜片中心对准瞳孔,而一般的太阳镜就低落到鼻梁上去了,而且骑行眼镜是紧贴脸颊的,上面有防汉遮边,外侧有防灰设计,镜片可以强烈吸收紫外线,这种眼镜必须是专业的。对于我来说,一年有3个季节骑公路上下班,季节不同,光线的变化极大,夏天里阳光强烈刺眼,冬天里摸黑出门,因此我必须要选择可换镜片的眼镜才行。我的Ruby仅仅花了95RMB,它带有5付镜片,夏天里我用炫彩镜,春秋用茶镜和灰镜,深秋用明镜和黄镜,很好地适应了环境。这种眼镜一般在刚买来时都不是很适合你自己的脸型,必须要给它加热弯取,使之最适合脸型,佩戴最舒适才好。现在的眼镜产品价格被炒得很高,一副100RMB的镜子可以卖到1000RMB,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什么纯进口货!我敢说,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国内生产的,顶多是精仿的,所以还不如直接买国产的,台湾合资的大品牌,图个质量可靠,
货真价实为好。
——买车还是装车:这和装修一样,买精装房还是买清水房自己装?我坚决主张DIY!其中的道理非常浅显。没有哪一个商家不是为了利润去做事的,不管你要哪个档次的产品,他们都要赚取你一大笔利润!换句话说,我的DIY单车如果是成车的话,那起码也要卖到10000RMB以上的价格,而我只花了8350RMB,我还相信,自己的技术水平与施工精细程度远超专业的装车师傅!成车我看过好多,就像成品电脑一样,名声响亮,内在低下。号称四核奔腾级别的电脑,其实速度远远没有我的DIY电脑快,价格却高出我1000RMB,为什么呢?他装1GB的内存,我装4GB的,它用日立的硬盘,我用希捷的黑盘,他的显卡集成在主板上,我装的是蓝宝石的4850独立……所有的配置都不能相比,这种事情只有内行才会明白。
那么装车定什么价位呢?先说穷人,4000RMB以下的公路车根本就不能算合格的运动自行车,而只能算高级的民用自行车,因为这个价钱连最低档的专业配件都不能用,因此车子的性能达不到专业;5000RMB只能装一辆入门级别的单车,6000RMB就不错了,可以装一辆能用得住的低端公路,8000RMB能装出性能良好,经久耐用的低中级别公路,10000RMB
——买车还是装车:这和装修一样,买精装房还是买清水房自己装?我坚决主张DIY!其中的道理非常浅显。没有哪一个商家不是为了利润去做事的,不管你要哪个档次的产品,他们都要赚取你一大笔利润!换句话说,我的DIY单车如果是成车的话,那起码也要卖到10000RMB以上的价格,而我只花了8350RMB,我还相信,自己的技术水平与施工精细程度远超专业的装车师傅!成车我看过好多,就像成品电脑一样,名声响亮,内在低下。号称四核奔腾级别的电脑,其实速度远远没有我的DIY电脑快,价格却高出我1000RMB,为什么呢?他装1GB的内存,我装4GB的,它用日立的硬盘,我用希捷的黑盘,他的显卡集成在主板上,我装的是蓝宝石的4850独立……所有的配置都不能相比,这种事情只有内行才会明白。
那么装车定什么价位呢?先说穷人,4000RMB以下的公路车根本就不能算合格的运动自行车,而只能算高级的民用自行车,因为这个价钱连最低档的专业配件都不能用,因此车子的性能达不到专业;5000RMB只能装一辆入门级别的单车,6000RMB就不错了,可以装一辆能用得住的低端公路,8000RMB能装出性能良好,经久耐用的低中级别公路,10000RMB
是一个不错的价格,但和理想还有相当距离,你还是不敢上钛架与轮组,20000-30000RMB是比较理想的价格,一般的好零件你都敢尝试了,除了碳架以外都可以用。因此,具体的决定就看你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对单车的爱好有多深了。要是可能的话,我主张一步到位,装比较高端的单车,以后仅作小的升级或不升级,这样最节省资金,也减少烦恼。我的单车零件都是从楼下的小店里和网上购买来的,价格都还算合理,网购的结果也不错,好人还是不少的,只有一次上当的经历,损失不严重,绝大多数车行老板都比较讲信誉。(待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