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项目简述
农家乐项目简述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不再只满足于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而是希望获得一次愉悦的经历,强调一种参与和体验。
编者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翁笔下那舒适闲逸的田园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身居都市,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整日为功名利禄奔波的人们。如今,走进田园、走进大自然已不再是想想而已,越来越多的崇尚大自然的人们开始踏入这反璞归真的自然界,享受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相信精明的商家一定不会坐失这大好商机,因为,他明白这后面巨大的商业价值。
概念:近些年来,在市区周边兴起了一种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人们通俗地称之为“农家乐”。农家乐,是近年都市人的一种新玩法。都市人渴望到大自然做深呼吸,而高档度假村的价格让其望而却步,农家猪圈当厕所的习俗让其心生尴尬,于是,一种既能让都市人亲近大自然又保持现状的农家旅馆应运而生,取名农家乐。
特点:“农家乐”的兴起,是城乡消费方式改变的一种新的现象,尤其与成都的特定地域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探析,农家休闲旅游的兴起源于几点。一是城市消费能力。成都是中国中西部的特大中心城市,属居民收入较高的城市,即使是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也有少许余钱可用于旅游消费,“农家乐”因此成为可能。二是现代“城市病”。成都市同现代化进程中的其它大城市一样,也面临着一系列由于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引发的“城市病”。诸如土地资源紧张,住房狭窄、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造成城市人生活紧张、压抑,也存在着大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离现象。市民渴望有一个回归自然的人性化环境,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农家乐”正好满足市民的这一心理需求。三是“双休日”闲暇时间。双休日的实行,使素来较为发达的成都
休闲文化更有了时间上的制度性保证。成都又是传统的消费城市,成都人历来有喜郊游,爱踏青的传统,因此,“农家乐”很快就成为双休日成都人休闲旅游的一种时尚。特是旅游的魅力所在,“农家乐”体现了旅游业的这一特点。就整体而言,成都“农家乐”为游客充分展示了川西坝子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习风情和古老的巴蜀文化,具有浓郁的农耕“川味”。就局部而言,它又依自然条件和区位的不同,形成风貌各异的特类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观念。“农家乐”的吸引力首先是优美的环境。“农家乐”取法
自然,富有农家居家特点。它主要以农家院落为依托,竭力营造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外有田园,内有书香,衣食富足,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展现出川西坝子殷实农家特有的风貌。其次是低廉的消费。作为休闲旅游的“农家乐”,其旅游六要素全部齐备。
(1)吃。“农家乐”各景点在餐饮方面应当说各有特,总的是突出农家风味,让游客品尝到土气但无污染的可口饭菜。农家川味鲜活生嫩,一般消费每餐每人20元,晚餐10元。
(2)住。普通床位每晚10元,干净整洁。
(3)行。“农家乐“大都靠近公路,成都平原路网纵横,汽车可直达各家。
(4)游。大处观郊区田园风光、自然山,小处看农户居家生活,体验农民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之劳作。
(5)娱。卡拉0K、品茗、聊天、打牌、下棋等,有的大型专营“农家乐”还备有民俗歌舞、篝火晚会等项目。
(6)购。主要是土特产品,如花卉,盆景、茶叶、糕点、土制玩具等,价格十分便宜。“农
家乐”休闲旅游的兴起,凸现了市场经济沟通城乡社会的神奇力量,它为打破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的樊篱,提供了又一种有效形式。
它是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农家乐”的勃兴,开拓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家乐”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二是农户收入增强,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它是一条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农家乐”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农家乐”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工薪阶层,他们是现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农家乐”必将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已感受到村民勤劳、纯朴、文明经营、不撒谎、不宰客的良好风习以及幽默、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样,村民也从游客那里领略到现代文明的魅力,如良好的卫生习惯,整洁得体的服饰,大方的言谈举止等。农家乐逐步形成了些共性;地处交通便利的近郊,生态环境较好,适合周末度假,一般规模不大,装饰布置有家味,一宿三餐价格便宜,又农家风味,附设卡拉ok等常见的娱乐设施。
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的"农家乐"旅游形式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目前仅处于起点阶段,主要依托景区开展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一些乡情活动,比如采摘、娱乐,"住农家屋,吃
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参与者绝大部分为近邻城市人,时间短,节目内容不充实,参与性不高,旅游者的"田园旅游"意识不强,多为亲朋好友相约谈天,打牌甚至赌博,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目前"农家乐"在卫生、安全、环保、治安、污水处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目前应在两个方面转变观念;一是"农家乐"的经营者对发展方向不确认,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传统文化恢复与保护意识。一些地方甚至按城里的特点来"改造"所经营的乡村,对田园旅游的内涵尚不清楚。二是旅游者应具有田园旅游的意识,不能停留在观赏、采摘旅游的表面上,应积极参与其中,劳动操作,体验农民生活,真正享受自然,沐浴大自然的恩泽。农家乐逐步形成了些共性;地处交通便利的近郊,生态环境较好,适合周末度
假,一般规模不大,装饰布置有家味,一宿三餐价格便宜,又农家风味,附设卡拉ok 等常见的娱乐设。望城农家乐,双石农家乐,黄瓜山农家乐以及竹海农家乐最为集中和成熟,当地旅游部门为规范其经营行为,都实行了,挂牌制,指导当地农民改造卫生间,客房,厨房,保证饮食和环境卫生,有些还统一了价格,经过几年的发展,农家乐不仅成为游人周末的“家”还配合当地政府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百里果乡赏花节”“茶山竹海开山节”等,成为接待旅客的主力军,成了当地经济的“聚宝盆”。目前,我国的田园旅游尚处起步阶段,主要是
依托景区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融入了一些乡情活动的田园旅游,包括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中秋节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等等。其中,较少时间限制的“享农家乐”民俗旅游最受游客欢迎。田园旅游现正向着游、购、娱一体的方向发展,但也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不良迹象。一些田园旅游业的经营者目前对田园旅游的内涵尚不清楚,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营建和对传统文化恢复及保护的意识,存在着重设施建设和轻乡土文化环境营造的现象。有些业者甚至想尽可能按城里的特点来“改造”所经营的乡村。专家指出,我国旅游业不能停留在观赏农业的表面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开发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现代科技农业观光产品中,应加强传授知识的内容,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现代农业科技。当前“农家乐”旅游发展存在突出的问题是“老面孔”制约新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豆花饭加打牌,形式单调;二是“农家乐”卫生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点多面广,规模小而布局分散。
发展趋势我国的"农家乐"应走田园旅游的道路,把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开发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各地的客人,保持农村旅游的生命力。乡村的魅力
是城市所不具备的,田园旅游的开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旅游新方式,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愿我国田园旅游健康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玩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特旅游。旅游界人士指出,广东农业观光旅游已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农家乐型”(即80年代城里人到田园风光优美的农村参观浏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第二阶段的“农业娱乐型”(90年代城里人到各类农业观光园采摘水果、钓鱼、种菜、野餐、学习园艺),正往第三阶段的“乡村度假型”发展,即将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到乡村度假为主要目的。乡村度假在西欧和台湾等地已成时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少数农业观光园也配套有度假设施。如能超越前两阶段,直接进入到第三阶段,应是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趋势。但是,要实现度假功能必须有高投入,高投入必然伴随高风险。在提案中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围绕“农”字特,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农家旅游品位,创出旅游特。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家旅游走出乐山,让外地游客除了知道乐山的名山大川以外,还有典型农家风格的休闲游。三是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好调整结构和相关产业的矛盾,放水养鱼促进发展,提高服务接待质量,支持“农家乐”这个新兴产业。农家致富项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