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诚信
2012.No1
摘  要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诚信一词应运而生,本文结合社会和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网络诚信的含义,网络诚信缺失的根源以及改善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方法几方面入手,希望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诚信意识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  网络诚信
如何在网上发布信息2009年10月,重庆某高校一学生因在公共网络言论平台发布“针刺”事件谣言的有害信息,引起众多网民浏览或回帖,造成不良影响,在客观上构成了违法事实,被警方治安拘留3天。
此事件就属于大学生网络诚信的范畴。那么什么是网络诚信呢?
“诚信”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所谓网络诚信,就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交往活动中,做到诚实守信、不隐瞒欺诈、不弄虚作假的一种行为。网络诚信是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
1 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现状
如今,网络走进了社会的各行各业,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调查,超
过七成的大学生日上网时间在四小时以内,一般以娱乐为主,兼顾交流和学习。网络是一种在虚拟世界里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力,在网络平等权力的平台上,大部分大学生遵守了网络诚信原则,但也有一些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严重。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欺骗他人。某些大学生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甚至歪曲事实,恶意造谣,对他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第二,网络欺诈。所谓网络欺诈“是指部分网络使用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先进网络技术,在网上非法散布虚假信息,或者篡改各种数据,盗取某些知名机构的信息,诱导网民,非法获取他人信息、实物或金钱的网络犯罪行为”这种利用网络的虚拟性,骗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折射出了实施者败坏的道德[1]。第三,窃取他人成果。利用网络的便利,把他人研究的成果复制粘贴成自己的成果,例如某些大学生不是自己查资料写论文 ,而是把他人的成果东复制一部分,西粘贴一部分,变成自己的论文,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且是对自身素质的极大贬低。
2 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根源
2.1 网络的虚拟性
所谓虚拟性是指互联网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它以知识、消息、信息、声音、图像、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虚拟性是网络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这些由数字和符号组合的世界超越了现实的生活面貌,使得关系双方互不见面就可进行一
浅析大学生网络诚信
莫丽华  沈小碚
(1.西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
系列的交往活动。某些大学生在现实中不敢做的事情,在虚拟网络的掩盖下也可以无所顾忌。正因为这种虚拟性,导致网络诚信的缺失,把人性阴暗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2.2 网络主体的不明确性和不合法性
在虚拟的网络中,很多网站或是论坛一经注册(很多注册信息存在虚假,并没有经过核实)便可得到批准。一旦网络主体拥有了使用权力的资格,便可在网络中畅所欲言进而转化为滥用权力。这种网络主体的不明确性和不合法性势必会导致诚信问题,因为一旦诚信所引发的事件不能追根溯源,甚至根本不到肇事者,势必会加重网络主体的侥幸性和再犯性。2.3 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不均衡性以及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团体,正处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时期,虽然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还缺乏成年人的理智,其身心特点具有不均衡性。虽然强烈的情感、交友需要和求知欲望等等需求在网络中均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但是,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还有个人利益驱动着是否遵守网络诚信。在网络
中,一旦个人利益占了上风,网络主体便会违背原则,做出一些有悖诚信的事情,再加上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本性,就是尽量享受多的自由和权力,而对于风险和责任,尽量少承担,甚至能不承担的就不承担,大学生也不例外。再加上个别大学生缺乏理性思考,逞一时言论之快,未想到自己行动后的恶劣社会影响,最终使得网络诚信缺失严重。
3 改善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方法
3.1 大学生须提高自身修养
网络诚信属于道德诚信的范畴。诚信与否跟个人素质密不可分。要加强网络诚信,首先应加强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加强自身修养,思想教育要先行,大学生要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做诚实守信的新一代大学生。只有自身修养得到了提高,网络诚信的缺失问题才会得到改善。
3.2 政府须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从小的方面来讲,网络诚信可以说是个人道德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说是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也就是违法甚至犯罪的问题,大学生拥有国家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国家赋予公民的一切义务,一旦触犯了法律,理应受到相应的处罚。但是,目前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缺乏网络诚信的某些大学生有空子可钻,或是在做了缺乏诚信的事情(后得不到应有的惩处,这样势必会导致诚信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政府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用制度来约束缺乏诚信的大学生。
3.3 学校、家庭、社会媒体相结合,推动大学生对网络诚信更深入的认识
学校和家庭是进行诚信教育最好的场所。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更要主动学法、自觉守法。通过开展有关诚信的演讲、辩论等活动,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好的诚信环境。在家庭方面,家长应树立诚信榜样,从小培养子女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诚信行为。大众传播媒体作为信息社会中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最重要
作者简介:
莫丽华(1982-),女,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沈小碚(1963一),男,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2012.No1
的媒介,要担负起维护文明网络环境的责任,要在普及网络知识的同时,告诉大学生如何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要对那些不健康的网站和网页进行处罚[2]。只有在潜移默化中才能加强大学生对网络诚信更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诚信,一方面需要大学生自己的自控力和约束力,一方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鞭策
摘  要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本文试图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培养目标及学生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职业学校体育窗口作用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发挥体育的窗口作用进行探究,以引起大家对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和体育教学的改革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窗口  体育  职业  学校
1 体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
1.1 体育的概念及内涵
1.1.1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1.1.2 体育是一种娱乐消遣活动,或需体力、智慧与技巧的比赛或竞技,它要求用或多或少的体力来完成,能辅助身体成长发育、增强体力体质的教育。
1.1.3 体育是一种通过教育过程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教育活动。
1.2 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内涵
1.2.1 自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遗憾的是“职业教育”的称谓到今天为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1996年9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统统归并到“职业教育”范畴之中,《职业教育法》第1章第4条规定“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培训就是“职业教育”。第2章第14条进一步明确指出:“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1.2.2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一定技术、具备职业道德、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并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者。
2 体育的功能
从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我们不难看出体育具有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笔者认为,这只概括了体育对受教育者个体的功能。但就体育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体而言,体育还有着重要的窗口功能。
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乒乓外交”;世界各国想方设法争取各种体育大赛的承办权等,无论是提高知名度,还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是利用了体育的窗口作用。这个潜在的功能因为较为隐性,所以容易被忽视。
3 职业学校如何充分发挥体育的窗口作用
3.1 发挥窗口作用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如何发挥体育的窗口作用
陈  杰
(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3.1.1 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存在学习基础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低下、活泼好动的特点。体育运动,一方面迎合了学生好动的性格,另一方面,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每天都要面对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操作,不同的专业要求不同的技能,不同的技能要求不同的身体部位。这就需要体育去放松他学习专业技能劳累的身体部位,也需要体育去提高他因为专业技能的需要而忽视了锻炼部位的功能,从而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3.1.2 学校对外交流的需要。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大张旗鼓地组织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赛事,旨在通过大赛检查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3.2 发挥体育窗口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3.2.1 认真分析,制订详实的学校体育工作年度计划,营造校园良好的运动氛围。在认识到体育窗口作用的重要性后,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召集学校体育工作者召开座谈会,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同时,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训练及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及学校运动会等工作进行周密安排,拟定详细的学校体育工作年度计划,旨在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3.2.2 充分发挥学生会体育部的职能作用。学生会体育部应该成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得力助手,他们生活在学生中间,信息来得快,也比较适应学生的口味,组织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较强。效果也一定不错。
3.2.3 重视学校体育代表队的培养。学校体育代表队的队员来自学校不同的班级,由各个运动项目中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组成。课余时间,由教师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技能训练与指导,这一方面是校园的一道风景线,更重要的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启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热爱学校的健康心理。
3.2.4 积极调动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另一方面也要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平台和较好的环境。
当然,体育的窗口功能还涵盖很多内容,特别是针对团体、区域甚至国家等如何去利用和发挥体育的窗口功能,需要作出更多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仅就职业学校体育的窗口作用做肤浅探究。
参考书目
[1]《体育史》  (高等学校体育教材出版社)
[2]1996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力,只有二者相结合,方可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健康,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1月第期
[2]苏美香,浅谈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及综合治理[J],武夷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27卷第5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