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好人影评(精选6篇)完美版
  《三峡好人影评》
  三峡好人影评(一):
  他不是一个三峡好人在战斗电影《三峡好人》
  一个移长镜头扫过一片朴实的面孔和散发着原始气息的胴体,这个牛逼的长镜头足以让电影院里那白恍恍的馒头和金灿灿的鳞甲暗淡无光。最草根才是最生活,而导演贾樟柯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生活,一种不就应被忽视的生活,一种我们每个人都实实在在参与的生活。
  电影叫做三峡好人,这显然是一个符号,它象征了我们每一个人。主角韩三明能够是你,是我,是另外一个面孔,整个故事能够在城市,能够在农村,也能够在三峡。我们都是草根,都在生活,所以导演命名我们作三峡好人。
  故事是开始于开篇提到的那个长镜头,镜头的终点是煤矿工人韩三明,整船人有兴奋,有平静,有迷茫,最质朴的将情绪写在了脸上,惟独主角韩三明是若有所思的表情,看不到波澜,看不到喜悦或者悲伤。
  他来自于山西,来到三峡是为了寻当年买来却又跑掉的媳妇麻幺妹。透过他的眼睛和骑摩托小伙的对白,导演给我们展示了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三峡工程的一斑。当他寻到麻幺妹的哥哥麻老大时,几句简单的台词和质朴的动作给了他老实淳厚的性格以真实的特写。他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说:我就是想看看孩子嘛。带着一点点的委屈,带着一点点的乞求。然后他拿出两瓶家乡的酒,定格在那里,依然没有放下期望。导演用他的性格夸张表现了这个社会中人们最原始的善良和老实。那里我们能够看出导演是坚信人性本善的。
  韩三明决定在三峡干活拆楼继续寻。这时电影镜头移到了一个女人的近景。她是护士沈红,一个来三峡寻两年没有回家的丈夫郭斌的女人。她的寻经历了已经破产的工厂,那里一个工伤中失去一条胳膊的工人与厂长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经历了拆迁指挥部的园子,那里有一个被砍伤的小伙计,他们的老大就是沈红的男人郭斌。显然拆迁遇到的麻烦需要必须特殊的手段来解决,而郭斌正是操纵手段的人。工伤工人的妹妹争执中提到了法律,而政府性质的拆迁工作却要依靠黑社会的手段。导演前后给出的比较对于所谓的上层建筑进行了讽刺,或许这也是一种警醒。
  之后的沈红最后到了繁忙的郭斌,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起舞,动作笨拙却感人,不加
修饰的原始是最能够清晰表达导演思想的,这点贾大导演比如今某些票房冠军要清楚的多。沈红和郭斌顺利的分手,不需要争执,他们互相理解互相清楚,导演的平民化手法再一次展现,自然而又真实。
  然后故事又移回到了韩三明的身上,他救了那个在船上企图骗他钱下船又恐吓他的小马哥。小马哥嘲笑他好人一生平安的手机铃声,他不以为然。就算小马哥崇拜发哥的情节在现今看来多么的拙劣,可那种孩子般的天真却是那么的熟悉。儿时的我们都如此的天真,我们崇拜大明星,也向往黑社会里那种潇洒的作态。可现实给了我们当头棒喝,小马哥成了三峡工程的牺牲品,死在了坍塌的废石料堆里。那里提到了死亡,导演让他的真实一步步深入,由表及里的震撼我们早已麻木的心灵。
  好人一生平安,韩三明也最后到了阔别16载的麻幺妹,两人在长江边重逢,决定复婚。但是幺妹如今的男人拿出他与麻老大的债务作为理由不允许三明带走幺妹,于是三明决定回山西继续挖煤,因为高风险带来的高回报。虽然三明也无法预知自我是否能够带回3W来赎回自我的女人。
  最后导演将影片的主题再次扩大展现给了我们,那些在三峡和三明一齐干活的工人也决定中国10大黑社会老大
一齐和三明去山西挣大钱,贾导的镜头慢慢划过每一个人,喜悦却又有些担心的脸,凹凸分明光滑黝黑的皮肤,每一个都是上帝的杰作,每一个都扮演着自我舞台上的三峡好人。
  Still Life,继续生存,我们的生活看似草根,但那是最伟大的,最宏伟的舞台剧。三峡工程的宏伟是又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层叠而起的,我们不能随意定论究竟谁更宏伟一筹,因为我们伟大的草根生命是三峡工程一样气势雄伟的工程。
  三峡好人影评(二):
  《三峡好人》是我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的代表作品,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因为拍电影成绩卓著,贾导被誉为是张艺谋的接班人。除了《三峡好人》,我还看过他的《小武》《站台》《任逍遥》《二十四城记》等作品,都堪称佳作,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但是我对《三峡好人》的印象最深,无论是煤矿工人韩三明本出演的憨厚朴实但性格坚毅的煤矿工人韩三明,还是赵涛饰演的具有传统东方美德的女护士沈红,都让我感动过。而影片强烈的现实主义纪实风格更是让我深受震撼,感受到贾樟柯导演用自我个性鲜明的影像艺术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影片主要讲述了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女护士沈红从太原先到奉节,寻她两年未见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共跳一支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老县城已经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该舍弃的要舍弃。
  贾樟柯认为自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他认为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只是中国的几盆盆景,看上去很美却代表不了整个中国的真实状况。要了解真正的中国就务必考察像他的家乡汾阳那样的小城。在《三峡好人》中,他就借用中国建设三峡大坝为背景,描绘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普通人物甚至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很难看到欺压农民工的非法戏班子怎样向被强行拉进来的三明要钱,三峡废墟中出现的向农民工的小们理解挑选,小马哥怎样为了五十元钱去替人打架最后命丧砖瓦中。。。。。。
  贾樟柯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关注:第四代导演执着于伦理道德,第五代导演迷恋于历史寓言,第六代导演在都市摇滚里陶醉,因此他一向高举现实主义、批判主义的大旗,创作出表现底层人物和边缘人物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就是要表现改革开放中内地城镇的境遇,展露那里的发展冲动和被抛弃的恐慌。
  在《三峡好人》中,贾导塑造了一批鲜活的、感人的人物形象:韩三明,朴实的煤矿工人,从四川买了个媳妇麻幺妹,生下一个女儿后,却被公安机关解救,麻幺妹不甘心命运安排执意要走,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幸福,哥哥欠船工三万元钱,被迫让妹妹去照顾船工全家,三明本来是寻女儿,看到麻幺妹生活如此凄苦,决定替他哥哥还钱赎回她。韩三明是好人,不是因为感情,不是因为回报,而是亲情的力量,让他勇担重任,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照亮整个世界。
  沈红,一个普通的女护士,与丈夫郭斌以前恩爱有加,丈夫到外面闯世界她默默支持,可一去两载无音讯,忍受不住地她毅然远赴川渝,却得知他已事业有成却依附于一个女老板,身不由己。眼看感情已是花落去无可挽回,于是静静的说出自我已有外遇想离婚,将职责推到自我身上,让自我以前深爱的男人减少愧疚感。沈红将中国女人传统美德演绎的淋漓尽致,她也是个好人。
  那她的那个负心郎郭斌是不是就罪大恶极呢?恐怕也不是,他的功成名就显然有太多的艰辛,外表风光却摆脱不了对别人的依附,还要和那些政府官员周旋,他只是在苦苦的熬着,但他已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因此对自我的家庭充满着愧疚和逃避,他不能主动抛弃自我的妻子,足见他的良心没有坏透。他也是个好人,只但是这个好人活得太累,太窝囊。
  当然影片的艺术手法也是可圈可点。
  从镜头上看,开头的长镜头足以让人震撼,这是借用中国绘画上的移动焦点透视学观念来拍摄的,就像古代的《清明上河图》一样,勾勒出奉节打工者的人物像。打工者的一个个细节活灵活现的展此刻我们的视觉中,让我们在戏曲《夜奔》的伴随下,感受着这些中国最底层人物的鲜明形象带给我们的些许感动。
  片子还以字幕的形式出现了烟、酒、茶、糖四个字,烟代表着三峡民工分甘同味的奢侈品,三明给旅店老板点烟,小马哥就不乐意了,三明赶紧点上;酒是三明从家乡带给麻老大的礼品,可麻老大却说我不是你的哥哥,我不收你的酒,表现出不友好,而三明和小马哥经常一齐喝酒,小马哥也对三明表现出江湖豪气,要罩着他,只可惜他自我最后生命不保;茶是沈红丈夫留给她的唯一物件,丈夫不知哪去了,沈红只能独自一人品味其中甘苦;糖是喜庆之物,是小马哥赴死前的祝福和愿望,三明和麻幺妹在一齐时分享大白兔,感受着日后生活的甘甜。
  三明和民工一齐交谈时背景是一台电视,正播着《三国演义》,隐喻着社会变迁,古今穿梭。当年刘备建都之地为蜀,就是四川。白帝城托孤的发生地也是四川,体现着时代的变迁。
  影片的特写镜头让我们明白了,原先十元钱的背面风光是夔门,五十元背后的瀑布是山西壶口的瀑布。
  片中还出现了荒诞主义风格,沈红刚出现时就看到了飞碟,而后又看到一个砖头堆砌的类似于外星人基地的东西发射到太空,可人们对这些竟然熟视无睹,体现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社会变化的漠视,他们只在乎自我的生活境遇,无暇顾及其他。
  结尾韩三明看到废弃楼上有人在走钢丝,也许暗示着导演认为这些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命悬一线吧,不明白三明能不能顺利赎回麻幺妹,煤矿能不能出事故,郭斌总在报复别人能不能引火上身,那个舍弃了丈夫的卖到广东之后命运会如何?。。。。。。
  影片在音乐上虽不多却能勾起我们的回忆,小男孩演唱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既能体现人们完美愿望,又能体现人物情绪。开头结尾的《夜奔》体现出对船上的民工生存状态的描述和关怀,而那首荡气回肠的《上海滩》则既体现小马哥的江湖梦,又体现出三峡移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冷酷现实中透露出来的温暖情怀。。。。。。
  《三峡好人》其实是在讲述生命与社会里慢慢流淌的东西,是时光,也是空间,人被它左
右着,并悄悄地改变着。
  三峡好人影评(三):
  看完《三峡好人》心里简单不起来
  一个好的电影导演能够用自我的镜头语言创造一个世界,贾樟柯就是这样一个好导演
  电影所讲的不仅仅仅是两个简单的关于寻的故事,更多的是抉择:
  韩三明最后决定用生命作赌注再次回山西挖煤赎回自我的女人;沈红最后决定用善良的谎言维护自我仅剩的尊严,决然地与丈夫分手,只身前往上海。
  寻过后只剩下失落,在他们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失落的礼貌
  生活的被迫与无奈总让人走向最后的抉择,抉择之后只有前行:
  沈红前往崇明岛的油轮下的长江看似平静,平静下也藏着暗流;
  韩三明背着行囊再回山西,背后画面"云中漫步"走纲丝,正如人生
  尽管前路坎坷渺茫,不管怎样,我们只能也务必走下去。虽然很危险,但因为有期盼有期望,也就很浪漫。
  烟酒糖茶的诠释
  烟酒糖茶,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注意到这四个字,当我看到这四个字时首先想到的是温暖。
  烟酒糖茶也许是人们幸福感的一种象征吧,但是在影片中它们让人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凄凉。
  烟,最先出此刻影片中,它是韩三明用来与麻么妹家人套近乎的工具。另外,韩三明常掏出芒果牌香烟(二十年前的好烟),多少年走过,他依然保留着旧习。重复出现的掏烟,点烟,吸烟的动作,无不折射出他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个不善言辞的山西男人话语简单,那吐出的变幻上升的烟圈是他无声的语言。
  酒,韩三明用来再次与麻么妹家人套近乎。之后也是在喝酒中韩三明与小马哥结下了兄弟情谊,在喝酒中大伙做出无奈的抉择以生命为赌注,与韩三明去山西挖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