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闽南习俗和养生食谱2021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冬至的起源悠久。人们将冬至称为小年,是因为周代建子,以十一月为正月,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秦汉又续沿其制,这个观念一直流传到今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冬至的闽南习俗和养生食谱,欢迎阅读!
冬至养生吃山药好处多
1、益肺止咳
冬季干燥,寒冷,对肺部和喉咙的伤害比较大,在冬季人们很容易会喉咙干燥甚至疼痛,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这两种成分都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所以可益肺气,养肺阴,肺虚,痰嗽,久咳等症状。
2、滋肾养生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况且,冬季蔬菜水果比较少,价格比较贵,食用山药可以摄取维生素,代替蔬菜水果,但山药切记不要和香蕉一起食用,会引起腹泻。
3、预防心血管疾病
冬季,室内温差比较大,加上气温普遍较低,是心血管疾病病发的高峰季之一,而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有降血压、安稳心神的功效,很适合在冬季吃。
4、健脾益胃、助消化
冬季运动量会不自觉地减少,加上因为气温降低,身陈代谢的数率降低,加上冬季吃火锅的频率增多,会使得患上肠胃病的几率增多。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所以冬季煲汤、吃火锅不妨加入山药这一材料。
5、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加入平常的菜当中,也可以防止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的血糖突然升高,长期食用,也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常见山药养生食谱
一、素蒸山药
材料:山药。
做法:将细花山药洗净,切条、切块随意。放在高压锅中,从开始冒气起,压15分钟。端出来蘸上白沙糖吃即可。
蒸山药的时间还与山药的大块、厚度与否有关,如果切得薄的话用的时间就少,如果是一整条蒸的话就需要长一点的时间。
二、山药排骨汤
材料:山药、排骨、葱、姜、盐、黄酒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断,蒸2分钟;排骨洗净,砂锅加满水,煮开,撇去浮沫;放姜片葱结,加黄酒,转小火;煨一小时,捡去葱结,放山药,开中火沸腾后再转小火;半小时后加适量盐,继续煨半小时至山药排骨酥烂即可;
小贴士:山药蒸过后,可去除滑腻的汁,这样煮出的汤比较清。
三、枸杞山药
材料:山药、枸杞、冰糖、白醋
做法:山药洗净表面泥沙,削去外皮,再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使其表面黏液尽量稀释。枸杞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温水中浸泡至完全发起。将山药切成6cm长、1cm见方的小条。锅中放入适量热水,大火烧沸后将山药小条和枸杞放入汆煮3分钟,再取出放入冷水中充分冲凉,随后沥干水分待用。锅中保留少许汆煮山药的热水,再放入冰糖用小火慢慢煮制全部融化,然后调入白醋,将汤汁稍稍收稠,制成酸甜汁。
闽南冬至习俗
2021年冬至时间1、闽南拜床母
饭后人们通常会特意地留下几粒丸子,粘于门上和床边,称为敬门神与拜床母。祈求孩子晚上不哭不闹,睡个好觉。大人要准备荤素五味和美味佳肴,是要红的汤圆,就焚香点烛,
烧纸钱,甚至放鞭炮。拜床母也要有冬至圆上供,这次与清明节的祭祖,合称为闽南的“春冬二祭”。
事实上,因丸子有圆圆的外形,古人便以之象征“阳”,以表示阳气渐生、春天即将到来的意思。更有趣的是,古人不光搓丸子吃丸子,还有比现代人更 讲究的“粘丸子”。他们将餐后留下的丸子粘贴在门扉、灶台或器物上,称为“敬门神”,以传达“丰收有余”的美好祝愿,并祈求合家平安。
2、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泉州旧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3、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4、泉州吃汤丸
闽南人吃丸子的节日,一年共两次,元宵吃“上元丸”(年初的“头丸”)、冬至食“冬节丸”(年末的“尾丸”),寓意着头尾都圆满,一年到头顺顺利利,团圆美满!
说起冬至,闽南人都知道它是吃“汤圆”和祭祖的节日。记得以前大人们常说那句“吃了冬至丸多一岁”的老话。节前“搓圆”、操办的时候,一般会先 煮一锅来让孩子们解解馋,有些老长辈们还边煮还边唱:“丸子汤烧滚滚,中国打日本。鬼子死了了,大家笑哈哈”。以前还会捏些“小鬼子”下锅的,以表示对抗 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的憎恨。
要说“冬节”吃汤丸也不是闽南独有,以前在北方一般是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这边才吃汤圆和麻糍。其中苏州人过节所吃的就是“冬至 圆”,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无馅又小的为粉圆,即泉州人所说的“冬节丸”。吃法有“甜”、“咸”两种,以放糖的甜食居多,加些芋头、地瓜、橘皮作料。也有 加入面线、肉片、海蜊等作成的咸食。
清嘉庆《惠安县志。 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
5、做鸡母狗仔
冬至,闽南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就是“做鸡母狗仔”,即在做冬至丸的时候,用做丸的米料捏成一些小巧玲珑的动物和金锭银宝等,动物的眼睛来 自田野里狗尾巴草的草籽,所以动物们煞是生动。做什么动物,往往取决于家里各个人的生肖或家里畜养的动物。冬至时节,已进入农闲,当人们在盘点一年收获之 时,也难免要犒劳一下那些动物,除了做“做鸡母狗仔”,亦有一些风俗,颇有意思。
闽南童谣《冬至》唱的就是冬至的情景:咱厝人,冬至时,碨米绞粞搓红丸。搓糖粿,无稀奇,捏猪捏狗捏金鱼。做鸡仔,鸡袂啼,落水要捞举笊篱。囝仔人,勾勾缠,想吃你得敢赤钳。野答工,逗支持,阿母挱啊一半暝,敬祖先,望新年,保庇平安趁大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