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是怎么形成的
小行星成因是指小行星是太阳星云物质凝聚形成的星子,或星子聚集形成行星的半成品。根据小行星的质量出现频率分布的统计,在质量为10克附近,统计曲线出现拐点,表明质量大于10克的小行星可能是太阳星云凝聚形成的残存星子,而质量小于10克的小行星可能是小行星互相碰撞产生的碎块。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是一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行星破裂而成的,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因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天体,它们的全部质量比月球的质量还要小,它的直径只有不到1500千米——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今天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形成行星的残留物质。木星在太阳系形成时的质量增长最快,它可以防止在今天小行星带地区另一颗行星的形成。小行星带地区的小行星的轨道因受到木星的干扰,它们不断碰撞和破碎。其他的物质被逐出它们的轨道与其他行星相撞。大的小行星在形成后由于铝的放射性同位素Al26的衰变而变热。重的元素如镍和铁在这种
情况下向小行星的内部下沉,轻的元素如硅则上浮。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小行星内部物质的分离。在此后的碰撞和破裂后所产生的新的小行星的构成因此也不同。这些碎片中有些后来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